我生在北京,我也想老死在那里。可北京竟然先死了

  • 还珠楼主
    晕,字体用不着这么大吧~
  • n
    neversc0t
    冲着题目来的
  • O
    OpEth
    文章太长了,俺来归纳一下大意以方便楼下:



    你们这些北京穷鬼就应该几家人一直都挤在清朝时候修建的小胡同里的四合院里面,几辈子都别想搬家。。。。。

    你说什么?房子太旧?住得拥挤?没地停车?交通不便?火灾隐患?这些算个屁,老子就喜欢看你们住在那儿,这可是俺宝贵的童年回忆啊,你们就应该一辈子老死(或者病死烧死冻死)在这里,以满足俺说不定几年回国看一眼的欣赏欲。。。。。

    什么?俺住在哪儿?老子是德国人,怎么也得住五星级酒店吧。。。。。

    [本帖最后由 OpEth 于 2010-7-3 14:10 编辑]
  • 绯雨流
    该拆的不拆,不该拆的什么都没剩下
  • a
    aceblood
    这些话也许是对的,但一个德国人没权利从这种角度批评我们中国人
  • 骨软症
    现在的四合院是有钱人住的地方
  • o
    oracle
    无论外国人到中国,还是中国人到外国,大部分都只能看到表象吧。

    [本帖最后由 oracle 于 2010-7-3 15:19 编辑]
  • O
    OpEth
    这厮说的是以前,几家人挤在一个四合院里面,家里连个厕所都没有。。。。。

    现在富人住的四合院明显不在讨论范围。。。。。
  • b
    bseye520
    十分讨厌北京的密密麻麻的鸽子房似的住宅楼,十分讨厌那排的跟地铁似的的公交车。
  • 骨软症
    以前住的也只是大杂院,而不是四合院
  • n
    netcbk
    窗子以外的事,你看了多少也是枉然,大半你是不明白,也不会明白的
  • a
    austin316
    藕叶~~~ 你们得有点土地方让我们有钱的欧洲老爷们忆苦思甜,有地方装逼怀旧啊!!

    冬天烧蜂窝煤,夏天潮热无比开了空调没一会儿就跳闸,家里没厕所只能去臭气熏天的公厕的胡同,让你们住2天你们就受不了。
  • z
    z0406
    对于四合院的改造,建筑界一直在进行不断的尝试,其中最有名气的便是吴良镛先生的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历史悠久的菊儿胡同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一个缩影,但也曾是危旧房较为集中的街区。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用“有机更新”的理论成功地进行了这片胡同的改造。



    城市是在不断发展的,有它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也有一个延续的过程。一个城市是怎样发展过来的,这对城市建设而言至关重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首都北京,实行的大规模危旧房改造的模式对于各个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起着示范作用。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和发展。”这一理论在菊儿胡同改造时得到成功实践,建立了“新四合院”体系。200多户居民居住在这条438米的菊儿胡同里。两条南北通道和东西开口,解决了院落群间的交通问题。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单元式公寓组成的“基本院落”,即新四合院体系。原有树木尽量保留,结合新增的绿化、小品,新的院落构成了良好的“户外公共客厅”。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高度基本上是胡同—院落体系,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 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利用连接体和小跨院,与传统四合院形成群体,保留了中国传统住宅重视邻里情谊的精神内核,保留了中国传统住宅所包含的邻里之情。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曾获1992年世界人居奖,这也标志着世界对菊儿胡同及其文化内涵的认同。菊儿胡同改造不仅是北京旧城改造的成功范例。
    吴良镛认为,“今天盖房子数量特别多,规模很大,所以现在不是盖房子,实际上是在盖城市。”因此,他认为建筑师应当认真研究城市环境,否则,给城市风貌带来的破坏,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
    上一世纪的70年代起,吴良镛提出了“如何保护北京古城”这一命题。90年代初,他设计的“菊儿胡同”获得了联合国1992年世界人居奖、亚洲建协优秀建筑设计金奖。1999年,他在国际建筑家协会第20届建筑大会上,以这次大会的科学委员会主席和国际建协《北京宪章》起草人身份走上讲台,郑重向中外建筑师提出了“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北京宪章》提出:“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它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对城市的营造和市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
    城市的灵魂就在街道、胡同、四合院这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里,这些场所就像细胞一样,就像表皮下面纵横交错的血脉一样,组成了城市的肌理,要保护好古城风貌,关键就在于保护好古城的肌理。
    他认为一个城市总是需要新陈代谢的,但是,这种代谢应当像新老细胞更新一样,是一种“有机”的更新,而不是生硬的替换。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古城的整体风格与肌理。吴教授一向重视地域文化。他认为,不同的文化名城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内涵,其城市风格与肌理也各不相同,譬如苏州的城市肌理就和北京不一样,但是,都可以运用“有机更新”的思路,来保护好古城的肌理和灵魂。
    吴良镛设计“菊儿胡同”,就是对传统四合院的一种“有机更新”。它不是简单地抄袭过去已有的建筑模式,而是前所未有地创造了一种既适应于北京老城原有的肌理,又适合于现代人居住的一种新的场所。他认为把“菊儿胡同”说成是新四合院,不如说“类四合院”更好一点。
    吴教授说,现在独门独户地居住四合院的人少了。传统的四合院通常都是“独院”,而实际上,现在多数“独院”早已变成为“杂院”,许多人家挤在一个小院里,没有煤气,没有卫生间,有的甚至还没有厕所。显然,这样的四合院,居住质量是并不高的。
    既要满足老北京对居住四合院的喜好,又要让他们住得舒服,这就是设计“菊儿胡同”的宗旨。可以说,“菊儿胡同”就是专门为普通老百姓设计的。
    “菊儿胡同”里也有一个共用的院落,里面仍然住着多户人家,但人们相处在一起不显得拥挤。齐全的煤卫设备,使生活舒适方便。
    在营造“菊儿胡同”时,吴良镛始终坚持了以下几条原则:第一,采用普通材料,造价不能贵;第二,面积不能太大,每家使用面积分别为45、70、90平方米,让中等收入的家庭也能买得起,住得起。此外,他特别提出,“菊儿胡同”中的院子都围绕老树设计,因此很有趣味。胡同中原有的每一棵老树,不但受到精心的保护,而且,在设计中享有一席之地。
    北京菊儿胡同里的人居气氛的确十分优雅:黑瓦白墙的色彩,高低错落的楼群,安静宜人的环境。那里看不到旧四合院那种拥挤和随意堆放的杂物。
    吴教授认为,北京的四合院,有些属于文物建筑,要加以认真保护。有些年久失修,最好还是按旧城的原有肌理加以维修。如果属于必须全部拆除的危房,一旦新修,也应当与原有的城市肌理取得协调。“菊儿胡同”属于危房重建一类。他指出,国际上对历史文化名城大拆大改差不多没有成功的范例,而小改小修可使旧城常改常新,城市的传统也得以传承。
    可悲的是,近代中国的城市建设史是一部“拆”的历史。传统建筑、古代民居被一大片一大片地拆除了,拔地而起的是一座座隔断了我们传统文脉、迫来的方盒子。而城市建设应该是有继承性的,没有了继承、没有了传统、也就没有了东方建筑的未来。好在已有像吴先生这样对中国式的现代住宅的探索者,但这刚刚是个开始,将来的路还很长。
  • 米线
    科普文章,好,本人正在帝都迷茫呢
  • g
    gggg9999
    寸金寸土的地方保留低密度住宅区?
  • 四百击
    不多说了,在宣武住过20多年胡同大杂院的飘过
  • y
    yesword
    嗯嗯,一边住在五星酒店里一边感叹没有保留文化。
  • 無駄無駄
    中国除了RMB一无所有系列?
  • l
    limboking
    小时候院子里古香古色的,种着枣树,还有假山和喷泉。
    那会夏天在院子里躺着乘凉数星星,是非常惬意的事。
    后来,房子越来越多,树越来越少。。。十几年后,假山推平了,院子里几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了。
  • z
    zz0zz
    不用看了,稍微有点价值的城市都被TG拆光了,美曰其名为“让路给经济发展”
  • 藕是张力
    城墙拆了,马路扩这么宽还堵成这样
  • j
    jack9358
    古城西安欢迎您
  • 放浪的无责任男
    其实你们去逛南锣鼓巷的时候就可以去看看菊儿胡同,我每次去都会到那儿看看,菊儿胡同的改造还是有争议的,但我自己很喜欢,如果北京旧城都这么改还是很有味道的,可惜了吴先生的心血了
  • t
    tanglee4950
    posted by wap

    腊肉馆注定会像城墙一样。
  • 雄狮亨利
    想当年为了准迁颐和园的宫殿都出租,我朝廷连宫殿都舍得,会舍不得你们这几个P民的四合院?
  • d
    dog
    林语堂居然说北京人不似南方人的懒惰样子?

    这自我感觉真好的没边了
  • l
    loveCK
    mark!!!
  • 雄狮亨利
    奇妙的是林语堂自己是南方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愿意去安定门外闻味儿,然后评为举世无双也是各有一好

    [本帖最后由 雄狮亨利 于 2010-7-5 12:52 编辑]
  • 水星的爱
    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拿了全国人民的钱,为啥不允许全国人民来凑个热闹啊?
  • 我是谁的主人
    我很不理解一些人的想法
    为什么别的国家保留古香古色的建筑就是保留文化
    咱们就不行了?谁让你们来拆的?
  • 水星的爱
    别人国家那些古色古香的城市,早八百年以来人口就没有太多的增加,我们的首都人口增长速度那是飞快啊
  • 雄狮亨利
    可以另建新都啊,比如说在河南洛阳定都我觉得就不错,北京就这么大地儿,庙小容不下銮驾不可久居啊
  • l
    literry1
    为了外国大爷的回忆,全中国就不准搞现代化了
  • l
    literry1
    取消北京市现有的行政区域划分
    把河南河北等与之合并,人员自由流动,
    统称王都
    这才是正道
  • c
    carnon
    还是全拆了建套房吧
  • 雄狮亨利
    这样即使叫也是王畿L君又露怯了
  • k
    kazeni
    德国哪个学者针对当年北京拆城墙的时候说过了:“我们有的东西你们将来也会有,你们有的东西我们永远都不会再有。 ”
  • 雄狮亨利
    不过德国的城墙倒是也拆了
  • 狗娃
    拆赶不上建
  • d
    ddr911
    谁TM拿的找谁去!
    又不是北京的老百姓拿你们的!
  • d
    ddr911
    你们想怎么搞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