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确定人类文明破灭的时间

  • 文丑但颜良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宣布出了其所确定的太阳“超级大爆炸”发生的时间,认为这次爆炸将毁掉人类文明。
    根据这些学者进行的研究,这次毁灭一切的爆炸将在750年后发生。公布的这片文章中表示,“我们的结论认为,超级大爆炸的危险性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估,人类可能成为这次超级大爆炸的见证者,这次爆炸将会对千年以来的成果造成毁灭性的经济和技术损失。”消息还指出,太阳爆炸将会使得所有的卫星和电子系统全部失灵,此外,爆炸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它会破坏保护地球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将会导致进行光合作用的机体受到抑制,同时破坏DNA。
  • B
    BestM
    感觉像哈尔滨佛学院出来的
  • 哎呀密
    同理,750年后的地球其实已经被毁灭,现在的我们只不过是活在一个幻镜里,就像古代的人也有属于自已的片段一样,但现在已经是2017年了,
  • b
    baki
    2012地球早就重启过一次且上帝保证一万年内地球不会再遭受重大打击了,我们都是劫后的新新人类,这科学家居然不知道?
  • A
    Alloyo
    死就死呗,地球翻炒几轮,等生态环境稳定了,又会有适应生存的生物出现
  • 达尼.阿尔维斯
    再活75年都困难,还750年
  • y
    ylgtx
    750年后人类要是还没走遍太阳系,那以后就没希望了。
  • 查理王
    对太阳来说750年屁都不是,怎么预测出来的?靠嘴?
  • 3
    3wa
    流浪地球
  • 文丑但颜良
    是的,我也怀疑专家是不是少打了个亿
  • z
    zichuanle
    凯奇的电影《先知》
  • 绝赞好评
    这是记者他妈又被科学家弓虽女干了,还是整个就一地摊新闻
  • h
    himura
    Link
    ?
  • 来自六年前
    估计200年后。人类都可以星际旅行了。
  • 隆子的三少爷
    在1969年登月后,人们也是以为进入21世纪就能星际旅行的,结果……
  • 很苦的熊
    然后没提现在开始信什么有救吗?
  • C
    CLJ
    赶快建造迦勒底观测未来地球的人类生存情况
  • c
    clockworkjian
    太阳就算明天爆发你今天也不一定能知道
  • c
    cc0128
    星际旅行这个受限于燃料问题。
    微型可控核聚变成熟就真能星际旅行了。

    得益于电脑,算法的发展。。现在各行各业处于大发展时期。过200年星际旅行还真有可能。。
  • c
    clockworkjian
    你觉得有了微型可控核聚变 能达到几分之几的光速 要带多少燃料要多久 才能飞到最近的星星
  • r
    raptor111
    臭氧层破坏,人类要是死光光了,在过几亿年,地球上就会出现新的代替人类的物种称霸地球了,,只要地球不毁灭,,都有可能
  • p
    pradafx
    插管生物感受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 a
    at89s52
    天文望远镜维护和升级很烧钱的,这是骗预算来了
  • n
    nosmoking
    我估计人类到灭绝都走不出太阳系
  • a
    aso
    其实人类对太阳基本一无所知。。。
  • 网图心语
    《大气层消失》
  • z
    zuccbtpig
    我们都是电脑里跑的数据。
  • g
    gaojia005
    不是说好了太阳寿命过了一半,还有50亿年吗?怎么一下变750年了?猝死?
  • 隆子的三少爷
    感觉能源密度的问题这几十年没有太大发展,火箭还是用的化学燃料。
    人工冬眠也还未能实现。
  • j
    jimtao
    其时就算有超级大爆炸,要喷到地球可能性也非常非常之低
  • k
    konami最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泥潭更相信外国朋友圈内容,还不赶紧转发朋友圈
  • p
    pspgo
    算得太精确了,如果让我算我会说大概700到1200年后
  • j
    johentai
    脱水!脱水!脱水!
  • V
    Victoria
    星际探索还差不多,旅行这个词还是算了。

    想想看星际牛仔,你想旅行,也得有外星和外星人让你旅啊。
  • d
    dadacool
    雄安怎么办千年大计啊
  • s
    sunner
    对于你坛现在所有的人来说,100年以后的事情都无所谓了吧,大浪滔天又能咋地?
  • e
    equaliser
    目测假新闻

    本帖最后由 equaliser 于 2017-8-22 14:52 通过手机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