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相声基本就是笑话集锦

  • 陆逊
    前两天听广播,才知道,原来马三立的《吃元宵》,最开始只是一个相声里的一个段落,后来才单独成为一个相声。

    这个相声,从孔圣人带着子路颜回要饭,到三人吃10个元宵,再到三人比着喝汤,到最后不给钱,其中N多笑点,都被这个故事串起来,让观众听起来,这是个故事,有很多可笑之处。

    即便是《扒马褂》这种段子大杂烩,无论是茶碗淹死骡子,还是蛐蛐比火车头大,虽然每一个都是单独一个段子,但是每个段子,都骨肉丰满,最后还是服从于一个人为了借马褂而不得不给人打圆场这个局面。

    最经典的,就是马三立的《偏方》,为了最后的“挠挠”,马三立前边铺垫了很久

    现在的相声,都是段子集锦,很像国外那种每一句话一个笑点,下一句话和前一句基本没有关系。

    请问现在还有能说传统相声的吗?
  • 陆逊
    马三立还有个相声《卖黄土》,最后的包袱就是免费找人给他家搓煤球,你看看马三立前边铺陈了多少

    现在的相声,为什么不可乐呢?

    因为没有悬念,就是一两句话的段子,基本就是硬咯吱观众,你笑不笑,不笑,我就换一个
  • z
    zhaolinjia
    最喜欢马志明黄族民茅房话,俩人一捧一逗,绝了!

    本帖最后由 zhaolinjia 于 2012-9-17 12:0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还珠楼主
    以前的相声都来源于生活和民间嘛~
    现在都坐在房间一个人搞创作能有什么好笑的能想出来~更多的也只能在网上找点段子来充数~
    以前港片也是,很多笑料都来源于香港的市井小民~
  • 星无火
    现在的社会节奏太快,传统的东西没人买帐。
    观众恨不得每句话都搞笑,已经没有闲情逸致听长篇了,相声演员只能去迎合。
    假如马三立、候宝林复生开剧场,恐怕还竞争不过郭德纲。
    去现场听过一次老郭,出口成脏,大量借题发挥的即兴荤段子,和东北那伙人半斤八两。
    不这样就没人去听。

    [本帖最后由 星无火 于 2012-9-17 14:26 编辑]
  • f
    floweryc
    这是快餐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人都这么忙,下班去听点段子就图个乐,铺垫太长都累打鼾了。
  • 陆逊
    如果传统段子没人爱听,为什么电台广播电视总放呢?

    嫌收视率太高了?
  • 陆逊
    马三立的铺垫能让人打鼾?
  • l
    lhwxp
    深有同感,现在的都是小段子推在一起
  • f
    floweryc
    要真是马三立自然不会啊,往那一站,大师风范,谁会心急吃热豆腐。

    但你看现在的相声演员都跟骂街的似的,等他们先放黄段子铺垫么。。。。。
  • 陆逊
    前两天坐出租车,司机放电台相声,单口的,那个男的大概也是个小名人,说的那叫什么玩意儿

    刘宝瑞的《连升三级》,有谁从开始听就不乐的?

    刘宝瑞有个相声名字我忘了,急性子慢性子和贪小便宜的,也是段子合集,但是那个水平我就不说了

    还有个满不懂和假行家

    我觉得现在这帮相声演员,放解放前都得饿死
  • s
    st00ar
    传统段子可以闲扯20分钟,最后为了抖一个包袱。然后才让那个包袱回味无穷。你换现在试试,五分钟笑不出来,茶碗就是上来了
  • 易水寒风
    现在的网络笑话很多也都是玩儿文字游戏,接地气的不多了。
  • 陆逊
    闲扯也是看功力的

    比如马三立的偏方,前边就有“萝卜就热茶”这种小笑点

    相反,现在的相声演员的一些闲扯,那才是真闲扯,一点也不可乐
  • 人民军医2
    什么样的观众决定什么样的艺术能流行。别怪相声演员。实在分析不清楚原因,要不就怪政府吧。
  • 古兰佐
    感觉主要问题还是相声两个人的分工法导致了主要表现手法就是一个讲故事一个边上嗯嗯啊啊的,相声里捧哏的大多数就是说,嗯,啊,您说,去你的。但是创作一段小故事的话,相声写手写的东西怎么可能和网上铺天盖地的各种小笑话集锦比,结果就是只能抄。

    相比之下日本的漫才就很少讲故事,更多的是演故事,而且吐槽这边的人需要下的功夫就很多。由于搞笑方式不同,基本也就不存在抄网上段子的事情。
  • 浦岛
    相声是表演艺术
    功力深的演绎那些观众都了然于心的缎子还是会满场
  • s
    shixn
    不明白你想表达什么,你所谓传统相声跟的再早200年比又不一样了吧。

    这年月的相声就是这样的,风格随着时代有些变化是理所当然的,说相声的水平有高有低,没有水平差的做铺垫,高水平的从哪来?
  • 裴雁
    马三立的相声"买猴",即使是在当年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出来的作品,现在听依然可乐,你不得不佩服什么叫大师。
  • G
    Gandhi
    马三立的《打油诗》,当时把我笑岔气了
  • 裴雁
    其实传统相声的历史并不很长,要说与时俱进是对的,但把老传统技艺都扔了,那也就不是相声了。
  • 忠肝义胆卡普空
    下场迟早和传统戏剧一样
  • i
    ich09
    你现在还能在春晚上找到小偷公司这样的映射机关人浮于事的优秀作品么?

    至于直接讽刺公款吃喝的“领导,冒号”的经典桥段现在还有可能在春晚上播出么?

    只怕第一轮就被毙了吧

    现在春晚上的相声除了歌颂领导歌颂太平扯些小夫妻拌嘴的段子还剩下啥?

    相声的堕落,和政府的河蟹政策不是没有关系的
  • T
    Tiaros
    同感,现在的相声段子太简单粗暴了
    你笑不笑,不笑,不笑我就挠挠你
  • s
    smilemiles
    就凭这帖子我觉得你算得上懂相声的……
  • 人民军医2
    那为什么那些小品相声以前能播出?你以为你口中的政府是自发转变的?什么样的观众决定什么样的相声,什么样的群众决定什么样的政府
  • Z
    ZHAOJING123
    我真没恨不得这样
  • H
    HEIREN
    +10000
    大家都知道内容梗概 但是好的相声演员说出来一样可乐
    都是实打实的功夫 说到底还是一门纯粹的语言艺术
  • 风之勇者
    以前你这样铺垫N久最后丢出包袱大家哈哈一乐可以

    现在什么都快餐化了,这样搞估计接受的人不多了
  • 陆逊
    马三立、马志明都不是在春晚上出名的
  • H
    HEIREN
    论坛里面喜欢相声 传统相声的人应该也不少
    现在一堆人心浮气躁 都没听过就开始喷
    给个提议 有谁给来个整理合集,分开风格流派门户
    加上视频 录音,把好东西拿出来给大家听听
    自己对比一下 高下立判

    我觉得相声真不是一定要走三俗路线
    相声本身就可以三俗 这没什么 但是玩命三俗讲荤段子
    就和做菜玩命放油放辣椒一样道理 只不过是掩盖手艺不精而已
    直接上重口味的把其他都掩盖了事
  • l
    leica
    当年磁带时代,相声的磁带可是一大摞的,都是传统的段子,啥时候,啥地点,不论在哪里开始,只要一按下播放键,一段下来,肯定乐了。。。。。。。。。。。。。。。
  • 陆逊
    我觉得存在这么一种情况

    比如一些80后相声演员,是年轻观众捧红的,所以就有亲切感,你马三立再牛逼,你是老一辈人的,不是我们年轻人的

    为什么李宇春这个破唱功能总开演唱会呢?因为他是玉米自己选的

    年轻人不喜欢让人家替他们做主,他们要自己做主

    但是客观的说,李宇春的确唱得很差,哪怕她的名气再响,80后相声演员的水平也不高,哪怕给他们捧场的再多(其实真不多,比玉米少多了)
  • 大宋忠臣黄文炳
    报菜名里人不就为了那点钱嘛

    纠纷里从头到尾巴也就俩骑自行车的为了个压脚的事

    街头巷尾天天发生那么多市井小事。

    也都挺可乐啊。 现在怎么这种段子都写不出了
  • 陆逊
    因为阅历不够啊

    纠纷这种段子,起码你得了解社会上这种人的说话办事方式和心理活动变化,还得了解派出所的处理方法,这都需要生活积累
  • l
    lue
    啥都快餐了 咳
  • l
    leica
    以后啊,传承下来的依然是老一辈的段子。。。。。。。。。。。。
  • 陆逊
    一个相声的好坏,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评判,就是是不是有人喜欢反复听

    郭德纲的一些段子,第一遍听是笑,第二遍听就是贫,第三遍听……就没人听了

    郭德纲不是没有好段子,比如《西征梦》,这就不错,可以反复听

    现在80后演员的段子,有谁的能够多听几遍的?

    更别说当年马三立的相声让人听了50年,笑了50年
  • O
    OpEth
    现在年轻人喜欢听新段子也正常。。。。。

    俺们都老了。。。。。
  • O
    OpEth
    西征梦本来就是传统段子。。。。。
  • 陆逊
    新段子新在哪呢?

    我们过去也看过《幽默大师》这种漫画和笑话的书籍啊,可这不是相声
  • 陆逊
    原来谁说过?我没听过啊
  • 陆逊
    不让讽刺的是春晚,不是小剧场

    郭德纲也是靠讽刺出名的

    这个不是理由
  • 易水寒风
    好多老段子我最早听的都是田立禾的版本,特别是托妻献子,自他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传统相声是这么有味道。
  • 易水寒风
    西征梦不就是得胜图嘛。老郭自己都科普过
  • O
    OpEth
    你没听过就是没有?你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自己百度去。。。。。
  • 陆逊
    哦,这个《得胜图》我的确没听过
  • 星无火
    当年没网络,老百姓只看新闻联播,都像SB一样,根本不知道领导的生活什么样。
    听些领导无能出丑的相声小品,只会觉得很有趣很可爱,上面自然也不介意闷声发大财。

    现在本来就有仇恨,再说这些就更激化了,自然不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