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给忽悠了

  • 红叶
    老外老是觉得中国人自己统计的数据不准,

    比如:GPD数据被高估

    中国统计的对美贸易顺差比美国统计的对中贸易逆差要高40%

    即使是中国人自己,有时也会对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产生质疑

    现在,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统计局在统计数据时,把不利于“政绩”的一些数据给“和谐”掉了,未放到总样本里进行统一计算,为此,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

    例如,统计CPI时,未把房价因素考虑进去,08年一季度,中国的CPI是8%多一点,如果把房价放进去,那么CPI就不是8%了,大概要28%了,房价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建立,我认为,一个达到收入中位数的在职人员(所有在上海有工作的人按照收入高低排序,排到二分之一人数的这个人)一辈子的收入(注意,不是所有在上海有工作的人的平均工资*总工作时间)也买不起一间100平方米的房子,这么重要的房价因素却未放进CPI统计里,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再谈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工资收入问题

    中国统计局和上海统计局所有对社会公布的所谓的“200X年某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统计数据”里,未把一个私营企业的员工划入统计范围内,他们所认为的“职工”指的就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里的人。
    现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在所有行业里,实行“民进国退”,除保留该行业龙头国有企业外,其他的国有企业全部转制,转为“非公体制”。
    这样来看,行业龙头国有企业的职工的平均收入根本不能说明上海在职员工实际收入水平

    正是由于统计数据覆盖面太狭窄,得出了如下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结论一:CPI增加值远低于GDP增加值

    结论二:CPI增加值低于“职工”收入平均增加值

    结论三:“职工”收入平均增加值超过10%,与GDP增加值基本同步

    结论四:低于2000元月收入的“职工”比重由02年的82%降低到07年56%(昨天《新报》上的数据)

    总结论:社会一片和谐

    为此,我呼吁大家不要被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给忽悠了,大家要辨证看待这些小范围内统计出来的数据,辨证看待如今中国的实际现状

    最后再说一点:

    所有在上海有工作的人中,如果真的只有56%的人月收入低于2000元,那么这个社会可能真的和谐了,但那可能是10年后的事情,那时,可能统计局统计的“职工平均工资”这个数据要达到6000元了
  • 藕是张力
    GPD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