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纪录片《大清留美幼童》

  • 相望于江湖
    最有成就的幼童是哪位?
  • d
    dongri
    唐绍仪 詹天佑 都是留美幼童吧 iOS fly ~
  • s
    shin_dynasty
    这片子我记得是2000年左右央视播放的
  • c
    cd2050
    没看片,4那两个后来咋样?
  • s
    seawall
    留美幼童本身家庭条件都还是不错的? iOS fly ~
  • y
    yenkingz
    这片子是不错
    iOS fly ~
  • t
    timeinwait
    不错的纪录片
  • 白鸥
    近代中国牛逼人物有几位没有留学经历?我一时尽然想不到。
    当然,最成功的恰恰是那位没有留学的。
  • f
    fangqiank
    李鸿章功不可没
  • c
    codasky
    回复6#seawall
    不是的,120名留美幼童没有一名是达官显宦之后。 iOS fly ~
  • l
    lystc
    回复12#codasky

    条件好的谁去啊,那个年代生死都不知道
  • c
    codasky
    回复1#ttsy001
    我没看过这部纪录片,但说当时的留美或者去其他国家的幼童是一时之选显然是不对的,容闳自己就是最早的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当时(1846年)香港教会学校学习的时候,美国校长可以带三四个学生去美国学习,提供2年留学费用和瞻养家长,40个学生只有三人报名就是容闳、黄胜和黄宽。就是家庭拮据才上的免费教会学校。

    后续官办的几次赴美留学经常招不满名额,要靠到处招揽,亲戚朋友之间介绍才能勉强找到人。当时的达官显宦怎么可能会把儿子送去他们以为的蛮荒之地,正途肯定是科举考试。 iOS fly ~
  • c
    codasky
    回复13#lystc
    是的 iOS fly ~
  • s
    seawall
    如果都是普通平民家庭,从后来这批留美幼童基本上都在各行各业取得了不俗成绩来看,一流的教育真的是可以改变民族的命运。 iOS fly ~
  • n
    nieqbh
    在留美幼童考选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家长遣送子弟留学美国,不存在"应考者寥寥"的现象。在留美幼童家长群体中,主要有近代中国第一代留学人、早期近代工商业者、清廷官员三大类,及基层民众、教会人士和华侨华人三小类。在留美幼童家长群体中,唐廷枢、徐润、梁泽威、盛世丰、吴炽昌等,均是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他们的孩子并非黄遵宪笔下的"小家子"。
  • t
    ttsy001
    回复14#codasky

    你误会我意思了。一时之选这个词语可能表述的不准确。其实我想说的是当年敢于去留美的小孩都是人才,他们后来在大学和工作的经历也说明他们确实都很优秀
  • n
    nieqbh
    留美幼童家庭出身探析









  • t
    ttsy001
    回复16#seawall

    确实如此。可惜后来五四之后,新青年眼中,这些人都属于老朽和遗老。他们那一代的人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 n
    nieqbh
    普通平民做猪仔有份,留美?

    那时代99.9%文盲都不夸张,普通平民还有学而优则仕想法,呵呵
  • t
    ttsy001
    回复20#nieqbh

    学习了!
  • l
    leelrs
    建议看看香港电台的华人移民史下南洋 之前屁股不歪的时候节目还挺好看的。
  • s
    seawall
    感谢您附上相关的研究文献,来自于各行各业各阶层的父母踊跃响应留学计划更加地显现了大变革时代一部分先驱秉持开放的思想怀抱美好的期待在推动变革,真是令人可歌可泣。 iOS fly ~
  • n
    nieqbh
    当年留洋这种事,普通人是无法及时获知信息的,名额还是很吃香的,作者统计其中只有11人是平民,完全不搭界的平民好像只有2、3个
  • s
    seawall
    也对,这种机会属于稀缺资源估计内部就消化了,或者形式上要照顾到普通大众。当然,真要给一般民众讲这事估计也恐难获得信任,还不如沾亲带故的小范围内推荐。 iOS fly ~
  • n
    nieqbh
    归因还是信息不对称,那年代,当猪仔,下南洋的多了去,养不活儿女的或送或卖的N多,有公派留洋机会大家知道了铁定打破头
  • h
    hferyong
    最牛的那个不是~~~
  • c
    cyberkiller
    这么看不时十分准确。清末民初,能出国见过世面的人真时太少了,国内文盲率有多高!就算资质很差的,受过一定教育,不是太差的,留学回来就算是超级人才了。
  • d
    doublefat
    让贫民去 不是官员自己给自己找事么 刁民可不是简单的两个字
    想想如果是我家,肯定也是不会让去的 家人没这眼界 虽然首批也有2个新会人(江门出来挨打)
  • 相望于江湖
    跳车那两位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 兰亭远望
    再来一个链接就更好了
  • t
    ttsy001
    回复36#相望于江湖

    容揆和谭耀勋。前者是容闳的侄儿,耶鲁毕业后在驻美公使馆工作,后者毕业后患肺病而亡,可惜
  • s
    seawall
    除却这些幼童自身的天资聪颖,就剩下优质的教育了。你想想即便是2019年你把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小孩送过去,他们未必(甚至可能远逊于)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引用维基百科的一段描述如下:

    幼童們被分配到54戶美國家庭生活,其中康乃狄克州34戶,麻省20戶。他們以驚人速度克服了語言障礙,成為各學校中最優秀的學生,所得優異成績令美國人驚嘆不已,據不完全統計,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進入美國的大學學習。其中22名入讀耶魯大學[1],8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6名進入倫斯勒理工學院,3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名進入哈佛大學。 iOS fly ~
  • m
    mh1006
    哪里有资源共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