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政府债台高筑了的?无锡斥资100亿打造华莱坞!

  • 痔疮流脓了
    中广网北京8月1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有个“宝莱坞”、中国有个“华莱坞”。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力争3到5年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华莱坞”,自开园以来就备受关注。尽管有人认为这或许是国内影视业的转机,但是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整体性亏损、国内2000家影视园区倒闭80%的背景下,有人对“华莱坞”技术、价格、可行性等多方面产生质疑。

    按照规划,“华莱坞”力争通过3到5年的发展,把无锡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数字影视之都,引进影视及衍生产业企业500家,集聚影视人才3万到5万人,实现影视及相关产业年产值200亿元。这个宏伟的目标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就在无锡,不久前刚刚传出某园区因为资金不足,暂停发放公务员工资的消息。在资金如此紧张的背景下,上马投资如此巨大的项目令人惊讶。更不容忽视的是,无锡已经有央视下属的影视园,但近年来影响力逐步减弱。

    据报道,除了现有的影视基地外,国内已经立项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有110多家。在新建的影视基地中,95%的项目投资超过过亿,总投资约500亿元。

    最新消息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国内80%以上的影视基地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无锡的这个大笔投资项目引来了一片质疑。

    有报道说,两年前“华莱坞”曾经被定位成为“好莱坞加迪士尼”的集合体。但一期的影视配套区的招商[简介 最新动态]困境使得“华莱坞”放弃了影视旅游和影视制作基地的定位。目前“华莱坞”的定位是“以影视后期制作为主的专业技术产业园”。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认为,促使“华莱坞”对项目的角色定位做出调整主要是基于现实原因。

    魏鹏举:从影视旅游的角度看,前一阶段学界和舆论界普遍都有关于圈地搞文化地产的质疑,所以国家的审批非常严格。而且影视旅游在国内来大概90%以上都是亏损状态。从影视制作的角度看,也就是所谓迪斯尼模式,显然不具备它的条件。上海这两年在这方面比较成功,不论是迪士尼的引进还是东方梦工厂的引进,无锡自然是无法再深入,所以转向数字影视后期制作的专业平台。所以基于现实原因,它不得不放弃原来的选择。实际上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影视的数字后期制作需求在放大,尤其是IMAX电影、3D电影出现以后,需求越来越大,而且我们有人才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

    现在“华莱坞”打算主打影视后期制作,但是它的定位并不是首创[简介 最新动态]了。2008年北京怀柔就已经有了一个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依托于中影集团,同样是主打数字后期制作的。魏鹏举认为,“华莱坞”定位后期数字制作已经是进步了。

    魏鹏举:从怀柔影视基地的成功可以看出,定位到后期数字制作方面相对还是比较成功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这方面的需求这几年在迅速放量,无锡来这样的定位和北京相比显然没有竞争力,但是相对他前期的定位,已经算是进步了。

    作为电影制作里面重要的一环,像无锡国家电影产业园这样的业态平台,100亿元的投入最终到底能有多少产出很难估计。可能是200亿,可能更高,但风险也是未知数。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立项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项目,如何避免这些项目沦落到只赚面子、赚吆喝却不赚钱的境地,魏鹏举认为,需要各个园区做到脚踏实地。

    魏鹏举:这确实是普遍问题。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属于战略转型期,要向一个新经济形态转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转型的重要方向,各地都希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所以有类似于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制作基地的大量上马。上马的方向是美好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但是要做到不仅能赚吆喝、赚面子,还能真正赚钱,不仅要有前瞻性眼光,更重要的要脚踏实地。一个方面要真正做好国际电影后期制作加工工作,但是我们在后期制作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还有相对低成本的优势等。另外,让这些园区、基地踏踏实实的做回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制造业、有创意内涵的制造业,这是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我们本身的制造业就有很好的基础,但是制造业本身需要转型,通过文化创意做引领和带动,并加以传承。

    原来文化创意产业都归于服务业,但是这里又非常明确提出来是制造业的一部分。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魏鹏举给出了解释。

    魏鹏举: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是以文化创意为内涵的长产业链形成的结合体,比如我们熟悉的迪斯尼,他是从内容的创造、剧本的打造到形象的塑造,然后形成具体的影视产品,后期更多的盈利靠的是传统的业态,无论是旅游业态,比如说迪斯尼乐园,还是制造业的业态,包括大量的授权产品,书包、文具、服装等。其实从文化创意大产业链来看,前端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后端结合文化创意内涵、一系列传统业态形成的产业链才是真正的盈利点。

    近日,卡梅隆都到中国设立公司,要涉足中国电影的3D制作,这个市场还是足够大、足够吸引人的,能不能抓住,脚踏实地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国内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有110多家,有人认为这对于中国的影视制作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对此,魏鹏举表示,这是难免的,但是真正能经历大浪留下来的,才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魏鹏举:确实有点多了,不过有时候也是难免的。因为很多行业的发展一开始先是从量上起步,然后经过大浪淘沙最后是真金,能够坚持到最后的,有好的商业模式的,最后一定会成为品牌、成为亮点,成为支持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其他观点: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教授应丽君说,到目前为止,一些城市还在做影视基地与主题公园结合的梦,这种项目在规划时一定要清楚,是为影视产业的拍摄制作服务,还是为旅游观光的客源服务。如果定位不明确,在运作中很可能出问题。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认为,“华莱坞”现在的定位比较准确,符合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好它的发展前景。

    不过,上海一家大型影视投资公司的市场扩展负责人却持有不同看法。他说,这个项目全靠物业租金收入和企业税收,已经投进去了几十亿元,到后来很可能赚得了面子,却赚不了钱,它的商业模式离成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说,影视文化产业不同于制造业,地方政府亲自操办很可能面临经营等各方面风险,产业园的经营情况很可能与当初的目标大相径庭。
  • x
    xiejia31
    原来无锡成功就是靠影视城!不过目前的问题就是无锡在其它产业没落很快。所谓的100亿那都是宣传而已。别认真。有的优惠出地皮,你搞项目带动其它产业。
  • k
    kaiseryin
    上半年接触到一个无锡的融资理财产品,给客户的年化收益就有12%,这利率,啧啧
  • s
    shramm
    无锡当年不是搞了不少什么唐城 三国城之类的东西么....
  • 2
    2000枪
    更上一层楼
  • E
    EVA1
    三国城水浒城现在起码也算无锡一个景点,外地去玩的蛮多
  • 朱爷吉祥
    我觉得无锡的旅游景点是最坑爹的没有之一!

    三国影视城 90

    灵山大佛210

    鼋头渚景色还算可以,也要105
  • E
    EVA1
    所以我待了几年一个也没去过
  • o
    opquuu
    无锡都是骗子!去年中了一个无锡的创业板"吉鑫科技"发行价22元,给我跌到了最低7块多!100亿?谁信谁傻逼!
  • r
    realclone
    没人吐槽这名字的么?土加难听到爆
  • V
    Verhoffin
    造不出华莱坞,只有早出一泡污
  • d
    death5343
    无锡的没听说过这东西。骗人的吧。
  • T
    TG春上春
    就算真有100亿, 也都是拿地作抵押问银行贷出来的吧
  • h
    hideki1986
    无锡的影视基地也算是国内比较成功的了
  • k
    kenzo64
    无锡土著表示没去过三国城和水浒城。。。
    觉得无锡没什么好旅游的景点。
    也就每年鼋头渚樱花可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