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的二代农民工买房仍难:从一个案例说起

  • d
    djwooo
    当下,越来越多的二代农民工在打工经济中有了一定积蓄以及小家庭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准备进城买房。笔者的妹妹和妹夫就属于这其中的一分子。他们2017年结婚,2019年生了小宝宝准备买房,选择的区域是老家的县城——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房子看中了,首付凑够了25万元左右。
    在买房这个事情上,从上半年到下半年,两口子操心了近一年的时间,家里的父母也帮着忙前跑后,原本计划年底之前把房子买了,过年回家的时候能皆大欢喜,但是房子最终仍没有买上,难免会很失落。
    钱都已经有了,二代农民工想买个房子有那么难吗?
  • d
    djwooo
    选择
    笔者的妹妹和妹夫婚后去了广州上班,目前在广州花都区一家私立医院工作,两人的工资收入还算稳定。去年,他们计划在城里买一套房子。
    做出买房这个决定并不是很难,但是选择在哪买,买什么样的房子,什么楼盘,花了不少的心思。他们告诉我,从上半年开始谋划到下半年十月份开始看楼盘,直到十一月份才确定在老家县城的一处楼盘买房。如果清楚了他们买房的心路历程,就会知道选择是有难处的。
    最初他们计划到广东惠州买房,一个宜居且临近发达地区的城市,对于他们这样的收入状况来说,生活压力也不会太大,而且作为南方人,他们很适应那边的气候。当时去看了不少的房子,也有合意的户型,但问题是,在广东买房,首付需要支付全款的30%,这个对他们的经济能力来说有很大的压力,在惠州买房的想法只能作罢;在经济压力以及未来工作不确定的情况下,买房的地点只能选择在老家江西了,江西省买房的首付是全款的20%。
    一开始选择的是在老家地级市买房,房价每平米1.2-1.5万元左右,也可以凑够首付,但是没有能够找到满意的户型,后面通过不断收集房源信息以及经朋友的介绍,看中了县城的一个楼盘,他们对户型很满意,而且周边的配套非常好,有大型商业中心,娱乐购物都非常方便,尤其是在小孩教育方面,从小学到高中上学都步行可到,按照笔者妹妹所说,他们这个年纪就是比较注重宝宝以后上学是否方便。
    选择买房的地方,前后花了十个月。两口子在广东工作,遇到需要看房的时候,赶上假期,就开车回来自己亲自去看房;没有假期和时间紧的时候,就委托家里的父母或者朋友去看房。
    开盘
    选定了楼盘,买房这事似乎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但其实买房才入正题。
    首先是房子户型,笔者妹妹看中的那个楼盘有高层住房和洋房之分,洋房总共11层,南北通透,属于两梯两户,双阳台,每户136平米,每平米8500元;高层住房是两梯四户,每平米7600元,舒适性和美观性都比不了洋房。
    大部分人是宁愿多出钱买洋房的,而且是要选择4楼到10楼的位置,因为低层太矮且蚊虫多,灰尘大,采光没那么好,顶楼也不是最理想。这也就意味着一幢楼里购房者中意的户型只有14个名额,因此对户型的激烈争夺直接在楼盘开盘时体现。
    楼盘每月底开一次盘,每次出售两栋,一栋高层,一栋洋房——洋房22户,高层154户,售完为止。售楼采取排队摇号,排号靠后的一般情况下买不到自己合意的房子。
    妹妹他们在广州上班,一般是赶不回来开盘的,都是让两边的父母帮忙。2019年11月,家里的父母第一次去排队摇号,现场200多人参与,妹妹的父母摇到了60多号,结果不出所料,喜欢的房型都被选完,空欢喜一场。
    他们说,旁边还有一套洋房的户型也不错,等到腊月过年回来再去摇一次号,但如果没有选上中意的户型就要看其他楼盘,重走一遍买房的过程了。
    事实上,根据笔者在湖北、江西、河南、安徽等多个农村地区的调研来看,二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平均工资收入在逐年增长,他们的受教育年限更长,有着更广阔的就业行业选择。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他们可以在教育、医疗、技工等行业获取更高的收入,据我们访谈的情况来看,工资普遍可以达到4000-5000元左右。
    但是由于所在务工地往往都是发达省份中二线以上的城市,房价平均水平基本超过了1万元每平米,首付比例超出了其经济能力,而且二代农民工在这部分大城市的生活融入困境也一定程度上使其望而却步,他们更愿意退而求其次到消费压力更小,医疗和小孩教育更有保障的老家县城和城市。
    另外,一般来说,二代农民工的工作并不是长久稳定的,存在较大的变动性,当下的返乡潮就是很好的例子,越来越多的年轻打工者也开始选择回到自己家乡务工。结合多方面的因素,二代农民工在老家县城买房就成为了最终的选择。

    “钱”是问题
    研究指出,二代农民工在生活习惯、文化生活、价值追求、就业选择、休闲等方面更接近于城市居民, 虽然他们在身份上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但是他们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多了自主和自觉意识, 具有强烈的市民化倾向,更愿意选择进入城市生活。
    因此,二代农民工结婚之后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城市化的问题,实现居住条件的城市化,从而可以更好服务于二代农民工自身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以及小孩教育的城市化。与大多数年轻群体一样,二代农民工婚后经历了从一个人生活到要维系小家庭生活的转型,首先面临的是生活压力的加大,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可以很体面,生活也很自在,但是结婚之后需要考虑到家庭积蓄和家庭发展,生活和就业都要有所调整。
    笔者妹妹原先在家里的县城医院上班,每个月的基本工资接近四千元,这个工资足够她生活,而且还能有一些积蓄,但是当她结婚之后,她考虑的就不再是个人的生存和消费了,而是一个小家庭的发展。对于一个小家庭来说,没有财产积累就不可能有家庭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发展目标,比如小孩教育上的目标实现。
    为了应对这样一种转型,在生活方式和就业上面都要有所调整。首先,在生活方式上,需要开源节流。但问题是,许多二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城市化了,吃喝娱乐都需要花钱,短期内要转变很困难,就意味着“节流”是不可能了,只能从增加积蓄上入手。
    妹妹与丈夫离家去广州上班后,一人平均下来每月有7000-8000元的收入,可以有一点积蓄。但即使在务工市场上做出改变,按照妹妹的话来说,他们带着小孩,一年下来也存不了多少钱。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当下的二代农民工进城买房的钱基本上是凑起来的,而不是自己攒起来的。凑的钱也是东借西借,妹妹买房的25万首付当中,她公公出了10万,剩余的钱,自己拿出一部分,亲戚那再借一部分,这算是把买房首付给凑齐。妹妹单位的一个同事在老家买房,首付30万全部由父母出资。妹妹说,“我们借钱买一套房子边还贷边挣钱,几年后手上还能有一套房子,不然一点钱都存不到。”
    结语
    由此看来,买房不是你能买,想买就能买。年轻人自己的小家庭基本上没有能力买得起房,一个二代农民工小家庭的城镇化买房往往是凝结了两代人和一个亲缘社会网络的支持才成功的,包括买房前后的一些跑腿的活,大部分需要委托给家人或者家里的朋友。
    分析看来,二代农民工进城买房的城市化路径是家乡附近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化选择,这一选择的背后是基于多方面因素考虑的,二代农民工家庭积蓄能力有限,而且其本身又有城镇化需求以及很关注后代教育的问题。
    在这一城镇化路径中,县城买房的行为是与二代农民工的积蓄能力相挂钩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地带就业带来了工资收入的提高,却也增加了消费项目和消费支出,这使得二代农民工原本相对于就近务工市场提高的工资收入水平式微,其本身开源节流是一方面,但是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带来必然的消费支出增加又是另一方面。
    于是,二代农民工发达地区异地务工但在县域范围内买房来进入城镇生活就成了一个中间平衡性的选择。他们父母的帮持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这是以代际合力支撑起的二代农民工的县域城镇化。而二代农民工他们对于城镇化生活的期待以及在子女教育上面的考虑又使得买房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买房需要合人意,即使二代农民工有钱有能力也难买上房子。
    (作者朱云系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 d
    dabing
    有还款能力就行.
  • b
    bolsen
    136平,很多一线城市白领精英也住不上吧
  • j
    janma
    楼盘每月底开一次盘,每次出售两栋,一栋高层,一栋洋房——洋房22户,高层154户,售完为止。售楼采取排队摇号,排号靠后的一般情况下买不到自己合意的房子。
    妹妹他们在广州上班,一般是赶不回来开盘的,都是让两边的父母帮忙。2019年11月,家里的父母第一次去排队摇号,现场200多人参与,妹妹的父母摇到了60多号,结果不出所料,喜欢的房型都被选完,空欢喜一场。

    太挑了,恕我直言,在大城市大几万的房子购房者也是只能摇到号就买,没那么多房型供你选择的,能上车就万幸了。
  • A
    Acme
    感觉小地方的房子都蛮大的。
  • 傲笑乾坤
    十八线是什么地方?定日县?
  • 暖冰
    还是得看价格
    以前我们这里3房的125平方起
    去年新楼盘85平方就有3房了
  • 我老婆的老家,可以用宅基地换镇上或者市里的指定地点的购房资格,而且价格极低,其实就是变相的政府拆迁。
  • 田中健一
    喷了,我这楼盘270套,我排170,一样买,后面都是高楼层高公摊。那种赠送大阳台的也就不到20套。
  • w
    whfnet
    收入不稳定,银行肯放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