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高考口号。。。。。

  • 腚眼冒热气
    【速读】“哪怕头破血流,也要进一本大楼”“今生只为高考狂,冲进重点孝爹娘”……2014年高考即将到来,一些学校里流传着各种疯狂口号,为紧张的气氛平添了不少“硝烟”。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高考口号,一方面可以激发考生斗志;另一方面也会不同程度加重考生心理负担,而且这些“劲爆”口号还折射出“用高考决定人的一生”的狭隘教育观念。





    各种类型的口号、标语已成为不少高三学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口号有的“励志”、有的“功利”,有的则显得“惊悚”。

    励志——“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功利——“熬一个春夏秋冬,享一生荣华富贵”“拼十载寒窗,赢一生荣光”等等。惊悚——“宁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个”“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



    “在高三这场马拉松中,学生们需要不停地鞭策和刺激才能始终保持冲劲儿。”一位长年带高中毕业班的教师告诉记者。

    长春市一位高三学生说:“励志、平和类的标语读起来会舒服些,而一些‘打鸡血’的标语会让我紧张,感觉考不上大学就要完蛋。”



    偏激口号扭曲价值观

    “人生能有几回搏”、“挺住就意味着一切”……河南一位大四学生雯雯告诉记者,自己高三时写满励志话语的卡片在家里随处可见,每当早晨赖床不起或者晚上心生困意时,就反复拿这些话刺激自己。



    就在这些口号激励下,雯雯高三时顶住每天15个小时的苦学。“但大学四年上完,那些知识基本都还给了老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教育一定要知识和人格并重,喊口号的目的应是鼓励学生学习知识,而不是一味鞭策孩子“死拼”高考,偏激的口号甚至更容易扭曲孩子的价值观。“如果喊口号只是为了让孩子进大学校门,那么高等教育的价值就会被贬低。”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金振邦指出,“口号上的高考”一方面突显了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也突显了我国目前单一化的社会评价标准,财富、权力和名望成为社会对于 成功的唯一判断,进入大学校门仿佛成了成功的唯一渠道。用偏激的口号将学生裹挟到高考决定论中,很容易误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quote]
  • G
    Gameislive
    我表示十分赞同这些偏激的口号,没有应试教育我现在连狗都不如。。。
  • 瓦西里
    高考还是最公平的
  • 处男也是人
    一群即得利益者的呼喊
  • w
    westlost
    安心做牛做马呗,是不是这个道理?
  • w
    woodwalker
    我也算是高考的受益者吧,没有它,我得窝在小山沟里子承父业做铁路巡路工,或者回老家种田呢。

    目前来说,高等教育依然是实现阶级流动的最好途径。
  • 凤凰天驱
    祝高考顺利
    师兄工地见
    师姐东莞见
  • 洗地
    我也支持这种口号,因为它起码真实。
  • J
    James50
    我当初高考时口号是: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 q
    queenkiller
    那天看新闻某个学校喊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