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三十,对听歌的一点感悟

  • 夢桜花吹雪
    因为喜欢一首好听的歌而去听其歌手整张专辑时,总是希望“每首歌都像那首歌那样好听”,可是往往一开始听却是“每首都不那么好听”或是“好听的不多”,但耐心静心多听一段时间后,会发现里面好听的歌渐渐都冒出来了,直至最后真的就达到了“每首歌都那么好听”的感觉

    这盘专辑是当年让我有这种感觉中最有代表性的,前几遍真心没听出什么感觉,后来越听越喜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当然,我朋友里面也有那种自称第一遍就能听出好坏的人,大概是乐感特别好,各人构造天赋不一样吧……

    所以,听歌其实有时候也是需要耐心静心的,年轻时候有那份耐心静心和周围的大环境所以可以将当时流行喜欢的歌手一张张的专辑去听,可到了一定年龄,要承受的东西越来越多,渐渐也没了欣赏歌曲音乐的闲情逸致,其实也就是渐渐失去上面所说的那些心态,对新出的歌曲音乐就渐渐接受不进去了

    这就形成经常见到的“音乐断层”即一代人只爱一代歌——典型的如50后邓丽君,60后心雨那一批歌,70后张学友张国荣齐秦,80后BEYOND,张信哲等,85后周杰伦什么的


    后一想。打游戏何尝不也是怎样呢

    [本帖最后由 夢桜花吹雪 于 2013-9-10 16:04 编辑]
  • h
    hwj10ten
    是的,任天堂必须死!
  • c
    clockworkjian
    好听的不是歌 是自己的心情
  • h
    himrlee
    磁带时代我有和lz一样的感悟
    但是到了cd时代尤其是mp3时代之后,30秒听不顺耳的全特么下一首
  • Y
    Yit
    用大奥听周杰伦了没有
  • 一直都在胖
    我现在就爱听音乐广播,不管是什么歌都有,不喜欢的也得听,听着听着就好听了
  • 飞翔的天空
    磁带时代是这样,初听就一两首好听的,翻来覆去的听渐渐觉得其他歌曲也不错,听到最后会发现十首歌里八、九首都好听。
    MP3时代就浮躁了,第一听感不佳的基本就不会再去听,所以现在的流行歌曲越来越口水化越来越强调节奏,讨好却不耐听。
  • a
    asj
    真的碰到对胃口的乐队/歌手的话,应该是“这几首都比主打歌要好听啊”的感觉吧。
    频率同步,所以接受风格化更鲜明的歌更多一点。相反倒觉得相对中和的主打歌不够过瘾了。
  • C
    Clipher
    从最初学生时代喜欢周杰伦,后喜欢hip hop,到现在喜欢听金属乐。风格一直在变~^_^~
  • 心之一方
    确实,和楼主一个感觉,所以刻了周华健的专辑放车上,新歌听不下去
  • s
    stkoichi
    觉得akb都好听的怎么破……
  • 大手
    高中开始听古典,表示几十年的差距不是很明显…

    流行音乐就这么点花头。
  • 雾桑
    无比赞同
  • 大手
    好歹多听点东西,不要老是听流行…

    本帖最后由 大手 于 2013-9-10 20:46 通过手机版编辑
  • s
    stkoichi
    现在经常开电台听歌,听到好听的就手机微信摇下来,回家再找来下载。。
  • 春华
    很赞,转走了:D :D :D :D
  • 小李子大脸猫
    音乐是一种后天的人生感悟

    很多人从幼年到青年早先对旋律型优先主张,属于对音乐优劣选择的本能反应,而后期逐渐根据自身的性情转向到歌词型和鼓点型,再结合一点属于自己年龄的时代性

    但本质上欣赏水平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音乐制造出来时音乐制作人的水平之别,什么人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又喜欢上了什么样的音乐完全是一种造化和缘分
  • D
    DarthVadar
    小时候学乐器听古典,也没什么研究纯粹觉得好听,到十年前刚开始听摇滚听金属,都是洋乐,越听越重,对国内和流行乐不屑一顾,后来各种风格都浅尝辄止,听得多才觉得都无所谓,个人喜好没什么高下之分。
  • 夢桜花吹雪
    我采用的方法就是,硬听,从头到尾不跳跃,一天放一次,不多久就跟于耳朵磨合好了似的觉得好听了
  • f
    fatehe
    是的。
    尤其现在是MP3
  • b
    bingdunan
    一般就是这样,感悟什么都是放屁,一切都为了满足自个的心情。
    其实还是四个字:听的太少。
  • 朱爷吉祥
    什么都吃,好吃就行

    什么都听,好听就行

    什么都看,好看就行,不过国产片真的不好看。。。。

    什么都玩,好玩就行,任天堂必须死!
  • 你爹临死前
    昨天无意中找到十几年前911和范文芳合唱的private number
    今天就杯背杯背杯背了一整天。

    那时候的范文芳赞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