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半球的暴雨是不是与北极升温有关啊?

  • s
    saintwei1979
    应该就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副作用吧,虽然目前江浙沪看起来凉快,但估计暴雨一过就是高温了。总感觉与北寒带的升温脱不了干系。可惜的是面对全球气候异常全球瘟疫未见合作只见吵架。
  • B
    BestM
    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微乎其微,别在这儿瞎扯淡了
  • n
    nosmoking
    厄尔尼诺
  • z
    zuccbtpig
    人类这点时间对地球来说就像过了几秒。
    你会注意身上螨虫的生死吗?
  • s
    saintwei1979
    自己找到答案了。
    6月以来,我国南方已出现五轮强降雨,全国暴雨预警连发了28天。或许多数人难以相信,今年我国多地频现的暴雨天气居然和北极的极端高温有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指出,从今夏我国降雨的频次和强度来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北半球的气候格局或已发生改变。

    6月20日,位于北极圈内的俄罗斯维尔霍扬斯克地区入夏,气温达到37.8℃,创下新纪录。往常,该地6月的最高气温平均值为20℃。而据气象专家估计,该地区的人们很可能会很快见证又一个高温新纪录的诞生。气象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今年的北半球比往年偏暖。丁一汇表示,去年冬天至今,北半球的平均气温比往年偏高0.5℃左右。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值,要知道,2015年是自有现代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其气温也仅比1961年—199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约0.76℃。

    北半球的持续偏暖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导致碳排放增加而产生的温室效应;二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海洋的冷暖变化周期或循环。当前,北半球大西洋海水处于正位相,即海水也是暖的,这进一步加剧了海冰的融化。温室效应叠加海洋变暖,“正正”叠加,北半球高温热浪频发,也加速了新一轮增温周期到来。据全球科学家观察预测,到2030年,高温热浪很可能成为全球气候的常态。

    近年来,南方多雨大都与厄尔尼诺现象“脱不了干系”。那么,今年多地暴雨也是厄尔尼诺造成的吗?“据我们观察,今年厄尔尼诺是比较弱的,这意味着近期我国连续遭遇强降雨的背后另有原因。”丁一汇告诉记者,早在两年前举行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上,他就提醒公众注意,北半球的高温热浪会导致全球暴雨和洪水的风险增加,海平面也会随之上升。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过去南北温度分布是北冷南热、赤道—极地温差较大的大气环流格局中,北半球形成的是较强西风带;而当全球变暖后,极地和中纬度之间的温差减小,西风带强度减弱,从而更易形成大振幅大气波动。在中纬度地区的大气高压脊不断向北推进,压迫极地冷气团向南移动,向南的冷空气在地球自转等力的作用下形成高空冷涡,较强冷涡中的冷空气可到达长江流域与暖空气交汇,形成频繁发生的强降雨。“所以,高温热浪向北推进形成的高压脊向极地伸展,压迫极地冷气团南下形成冷涡,是形成全国多地降水的主要原因。”丁一汇说。

    今年入汛以来,上海已出现四次暴雨过程,这种“雨雨雨”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在丁一汇看来,今年是观察高温热浪对北半球气候影响非常关键的一年。按照往常经验,上海一般在7月10日至15日左右“出梅”,“如果梅雨带能够如期推到华北地区,那么上海汛期有望在7月中旬结束,反之,则意味着汛期还要延长,关键看高温热浪能够向北极圈‘输送’多少暖空气。”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预计未来两周中高纬环流有所调整,东北冷涡较前期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将维持偏强偏西特征,我国主雨带还将在江淮—江南之间摆动。这也意味着,上海很可能还会出现几轮较强的降水过程。

    不论是今年初出现的“最暖小寒”还是我们正在遭遇的“暴力梅”,无不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影响我们的生活,曾经的习以为常被打破,人们要做好提前应对的准备。
  • v
    vccde
    我猜是转轴倾角改变了一点点。
  • 幽游
    参考广东 ,今年五六月份的降雨十几年来最猛,然后就一直开启干蒸模式了
  • a
    ahzhuo
    今年是不太正常,广东端午前倒完龙舟水,然后到现在连个台风都没有
  • k
    kame_lau
    之前看公众号居然说是因为澳洲大火导致的冰川融化
  • h
    hsd
    为什么渺小的人类总试图解释自然?
  • 总设计师慈禧
    因为地球进入了冰川期,所以恶劣自然天气频发。
  • h
    hisame
    冰变成水,固体变液体,混合比例过了某一个临界点,整体流动性大大增强。
    去年报道老家植树造林几十年不及近两年雨水充沛。
  • 夏拉非
    人类在地球面前连个蚂蚁都算不上,就不要胡乱往脸上贴金了
    两千年前中原还有大象、犀牛这些动物。要不要批判一下当时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热岛效应
  • 穆托姆博
    坐标广东湛江雷州,干旱快一个多月了,水库都干了。
  • m
    moyanljx
    减少碳排放,就算无法逆转变暖,人类有什么损失呢?
    美帝强烈反对巴黎协议的就是现在反对带口罩的。反智总是相似的。
  • 不紧张的不
    汉以前,南方能住人的地方比现在小

    南方水太大,中原文明发达
  • M
    Mr.眼袋
    这两年一系列气候 抵制 病毒 蝗虫 感觉都跟全球变暖有关
  • j
    jqq
    上个月有过一次台风,好像往东南亚去了
  • L
    Loslandy


    全球短时间升温都是科学家和政治家的阴谋,大家不要相信
  • n
    naughtyben
    人类诞生时长在地球生命里才等于过了一分钟,再过几分钟也行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