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凌晨4点的美国梅奥诊所, 你就知道国内医院 (转自搜狐)

  • d
    dynasty
    看一眼凌晨4点的美国梅奥诊所, 你就知道国内医院
    2016-03-10 13:41医院/医生/问题



    这是凌晨四点时,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梅奥诊所,空荡荡,无一人。





    这是凌晨四点时,全中国排名第一的北京协和医院,一千余人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挂号。他们中,很多人从零点就已经开始排队。


    有人说,美国有严格的分级诊疗制度,平时根本不需要现场排队挂号看病。其实,这只是其一。在这些表象背后,我想谈谈国内的医和患,通过这两个最苦逼的群体,证明一个官方最不认同的结论。


    1、国内的医院缺什么?





    北京协和医院年接待患者约226万左右,员工总数4000多人。美国梅奥诊所年接待患者约116万左右,是协和的的一半;员工总数61100人,是协和的15倍。协和医院是国内众多医院的缩影。


    巨大的反差对国内医院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沦为廉价劳动力,缺尊严!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要饱受职业病痛,缺健康!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沦为风险高危群,缺保障!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沦为猝死高发区,缺休息!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陷无尽医疗纠纷,缺和谐!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遭受无休止打骂,缺安全!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得不到理解支持,缺认同!


    医院赢了门诊量,医护却累死累活不落好,缺地位!


    2、群众为什么看病难?





    关于救命药:举个例子,人民网曾报道:中国慢粒白血病患者近1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约为1.3万人,胃肠间质瘤患者缺乏数据统计,但年发病率约为1/10万-2/10万人,高于前者。这些昔日被判为绝症的病人,因为瑞士诺华研制成功的药物-格列卫,从而看到了生命得以延续的希望。但是新的问题来了,在中国这种药物一个月的服用费用是23500元,尽管诺华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措施,但是一年7.2万的费用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格列卫在中国的价格是全球最高的,而在印度才卖200元。为什么?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超出了我的能力。


    但是,有信息显示,很多跨国公司生产的这种专利药来到中国往往就成了全球最贵的药。在价格这个利益传导的链条上到处都是吸血鬼,价格低了,他们没有利益。





    关于药品审批:现在的医药秩序非常混乱,不仅是大家都为了经济利益,都为了利润而争夺市场,更严重的是过去几年我们政府的部门在药品的审批和药价的核定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我们全国也就七八千种药,但是批出来的药号大概18万、19万差不多,一个品种的药有几十个号,而且批出的价格不一样,同样的药品相差十几倍,这就导致了同药多名、同药多价,难免不产生腐败。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审批制度本身,而是出在审批环节的不公开、不透明,只有少数人秘密审批,这不是制度问题,这是操作的问题。


    关于过度医疗: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是扭曲的,医生、护士劳务价格过低,无法体现人力价值。问题在于重物轻人。凡是跟物有关的就很值钱:导管、钢板等高质量的耗材,核磁、CT等大型检查。但跟人相关的费用却很低:挂号费20多年了一直是5块钱,远低于在医院的停车费;注射费5毛,即使不算其他成本,碘酒、棉签也不止5毛;还有护理费,在北京当今的物价水平下,24小时一级护理的价格是9元。这种导向迫使公立医院靠卖药、卖高质耗材来补偿,而这样的补偿方式非常低效,后果就是过度医疗。





    关于医疗纠纷:我国医院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执行效率低下。理想的情况是医院发生医疗纠纷后,医院或相关机构及时介入处理,当事医生可正常工作。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在很多医院,医生都扮演了处理医疗纠纷的主要角色,这给当事医生带来了极大的苦恼和包袱,有的甚至因此而自杀身亡。血淋淋的事实证明:在医疗纠纷面前,医院、患者、医生,没有赢家。


    关于医疗改革:自从1985年提出“放权让利,扩大医院的自主权”,潘多拉的魔盒就被打开了,医院和医生在逐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医疗的公益性荡然无存。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国医疗体制的突出问题。医改往深了说,缺乏基础理论,卫生经济学长期并未进入一般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领域,而是卫生部下属医科大学的专属。人们不愿意拿和国企同样改制的逻辑来看待医改,因为很多人认为,医疗具有特殊性,然而医疗的特殊性难道比温饱问题还大?当年的国营食堂和供销社在竞争中退场,并未给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造成困扰。


    关于医保报销:越是进口的疗效好药,越不报销。我们的医保机构对于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非常薄弱,还对居民的健康权益却设置了种种的限制,比方说我们都是参加医保的,大家在看病报销医药费的时候都有一个目录,这个目录内的是可以报销一部分的,但是还有相当多的药品和服务是在目录外的,是全部不报销的。越是贵重的药、越是进口的药物、越是一些疗效好的药,都不报销。现在问题在于,我们的医保部门只监管报销的费用,对群众自费的费用没有人管。如果我们的公立医院为了创收,就引导老百姓多服用自费的药品和服务,群众的负担怎么会减轻呢?我不赞成我们的费用报销体系是采取一部分报销、一部分不报销的双轨制,凡是与治病救人有关的费用和服务都应该纳入到报销的范围。


    关于政府投入:近日,财政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累计全国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916亿元,增长17.1%。作为一名医生,对于财政部公布的医疗卫生支出,我只想问一句话:这些钱,有多少用在了医生护士的身上,有多少用在了老百姓身上?国家投的这些钱,怎么医生、护士和老百姓就没感觉呢?反而看病难、看病贵愈演愈烈!如果政府拨款只用于改善医院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购买大型设备,这种机制怎么能够让医护有尊严,怎么能够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呢?


    关于医院创收:我们很多医院坚持的原则是办事不养人,我可以给你钱买设备、建房子,但是我们不能保证你工资,你去服务创收发工资,这种机制是把我们的医务人员推到了群众利益的对立面,这是导致医患冲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既伤害了群众利益,也伤害了我们医务人员尊严和白衣战士的形象。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2003年非典使我们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于是国家投入巨额的资金加强了基本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所以现在应对各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的能力明显的增强,但我们在预防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慢性病等方面,能力依然相当的薄弱现在,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肾病、肝病等严重疾病仍然在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我们现在卫生控制体系预防控制和疾病治疗是分离的,我们的疾病控制人员大多是应付传染病的传播,而对慢性病、常见病的传播是否没有太多有效的手段。我们的医生大多数是坐诊看病,等病人上门,很少深入到社区、家庭去调查、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这方面我们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


    关于医院扩张:现在只要一说医院扩张,房地产企业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很多房地产企业主动承诺在新建居民住宅区时,同时在周边无偿建一所大型医院。医疗服务的保障是质量,而质量的保证是人才。可以投资盖很多医院、建很多病房,问题是我们的人才从哪里来。如果我们从全国的角度整体考虑,利用社会资本短期内可以盖很多大型的医院或者医疗城,但是培养不出相应的合格的优质的医疗人才,怎么办?事实也确是如此。如今报考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越来越少,生源越来越差,优秀的医学生已所剩无几,最终谁受损?


    3、结论:医生护士是“替罪羊”和“受害者”


    看病难、看病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根治看病难、看病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看病难、看病贵根子不在医生护士,罪责也不在医院。往深了说,医生护士不仅是替罪羊,更是受害者!
  • O
    Oldman
    不要拿中国的专利药和印度的非专利药比价格
  • h
    hugang
    美国人口是中国的零头都不到,这个人均医疗资源就差太多了,不要随便比
  • a
    amm
    是是是 大天朝最牛逼最好
  • e
    elia
    北京协和医院年接待患者约226万左右,员工总数4000多人。美国梅奥诊所年接待患者约116万左右,是协和的的一半;员工总数61100人,是协和的15倍

    一半的人却有15倍的员工,治疗费用至少是30倍啊
  • 错乱僧
    何况大量资源不是给鹅的,分到鹅的更少了。医患都是互相伤害的苦逼。这阵子各地拥挤的儿科就是典型反映,以后医患矛盾更突出。
  • b
    baki
    印度只卖200元,这个作者是傻逼吗不知道什么原因?
  • 错乱僧
    美国医院很多非临床雇员的,医生专心看病,而在中国这些非临床事情却压给医护干了,压榨。
  • A
    Alfons
    1.计划体制导致资源配置失衡
    2.人口太多
  • 加藤鹰
    要求增加医疗财政投入?
    看鼓励中药这趋势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 n
    norush
    这文写的太差 全是常识性错误
  • e
    elia
    如果按比例,这边是1个照顾10个人,美帝就是30个照顾10个人,谁能承受得起医疗费用

    想象一下现在医疗费用上涨10倍以上是什么情况
  • c
    cdlizhong
    得了吧,你问问 在美国呆过的人 不出人命敢去看急诊么
  • Z
    ZHAOJING123
    屁股文,医老九早晚要挣脱锁链的,到时候屁民还是练练O功吧
  • 狗娃
    人口太多了!~~~~~~~~~~~
  • 错乱僧
    所以说中国是医患两方都不满意,矛盾突出,tg坐看两方撕逼,俄亥俄最好了。
  • 7
    7分黑木耳
    每年2000多一个人买个海外重疾医疗,再办个美国十年签证,梅奥,哈佛,MD安德森任你挑选。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 ... 0014149792300233621
  • 错乱僧
    本来急诊就只该看紧急的疾患,国内什么伤风感冒,睡不着觉都去看急诊就是浪费医疗资源,提高门槛才行。
  • s
    starclan
    2000多大概只能买18岁身体完全健康的年轻人,找manulife的同学问了下30岁以上的三口之家全保报飞机票的价格在45000左右
  • p
    ppigadvance
    现在医疗利益链是蛮恶心的,上次娃高烧不退带去医院看急症,挂号费5块,安乃近滴鼻子药物+操作费10多块,开了3盒中成药140块。刚真我愿意140块全给看急诊的医生和护士也不愿意卖这3盒药。
  • V
    VODKA
    急诊挂号费应该100起,现在太便宜了,很多根本不急的病也去挂急诊。。。。。
  • 7
    7分黑木耳
    不是啊,18岁以下是600多一年,18岁以上是2519一年。
  • k
    kingjob
    作者不傻,只是坏

    专利药品不保护专利,鬼才去开发新药

    唯有国家补贴,但是钱不是随便印了就能用的
  • n
    nai
    天朝的高级医院和睦家啥的,不也是这样?
  • 错乱僧
    去美国看病的保险才这点保费不可能吧。
  • f
    foxerfly
    都懒得吐槽
  • 7
    7分黑木耳
    问题是和睦家也就是好点的三甲水准,梅奥可是这个地球上最好的医院。

    真正要对比的是香港养和医院吧。
  • 兔子的姐姐
    安乃近也不该用
  • 错乱僧
    投、被保险人常住地需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深圳、江苏、浙江、辽宁(除大连)地区。

    什么玩意啊,还限定必须北上广深,包游国。
  • p
    ppigadvance
    泰诺无效,美林2小时就失效,高烧41度,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吗?
  • f
    felixxiao
    医疗保险两千多一年,打电话叫救护车的钱也能报,也不用排队

    朋友囊尾炎的叫车电话还是我帮打的,散了吧
  • 今夜打老虎
    这都老生常谈了。
    直接原因在结构,根本原因在钞票。

    成熟的医疗模式应该是分级诊疗,小病社区医院,大病难病三甲。

    但是现在医保吃紧,大医院为了盈利剥夺大量社区医院的业务,而社区医院常年亏空,弄不好的病也常年拖着病人不转诊。
  • r
    robbi
    新华医院皮肤科还有人挂急诊看痤疮,喷了
  • 7
    7分黑木耳
  • b
    banditcat
    感觉价格不错啊
  • a
    aiplus
    和发达国家中最烂的美国医疗比,脑子绝对有问题

    哪天TG医疗体系如果全面美国化了,你们哭都来不及
  • p
    pikachu
    呵呵,北京三甲专科医院,同事老丈人手术,刚给了大夫1万红包,收了
  • 错乱僧
    美国医疗最烂?呵呵,美国才是最有活力和持续性的,医疗技术发展水平也是最高的,欧洲那种大福利养懒人吃红利根本持续不了。
  • x
    xiao3301
    论水平美国全球第一,fda在新药认定上相当于人类普世标准,只要出得起钱一定去美国看大病
  • y
    ylgtx
    美国人均医疗费用9000美元,中国人均gdp 8000美元。想享受美国的医疗待遇,先想想付得起美国那钱么。
  • y
    yiluanxinghui
    哪个保险?
  • 来自六年前
    为什么我国老百姓越来越看不起病
  • a
    allenjr2
    mark保险
  • c
    cloudian
    各行各业都一样,TG随便X你,反正最后皇帝最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