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亚"探月”进入倒计时

  • s
    supernova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宣布,将在本月22日至26日间发射首颗无人月球探测器“月亮之船一号”(即“Chandrayaan—1”的中文译名)。ISRO称,印度研制的“月亮之船一号”已于10月1日被运往东南部海滨的斯里哈里克塔发射基地,准备与承担探月任务的极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PSLV-C11衔接。这意味着印度的探月计划已进入紧锣密鼓的最后阶段。一旦发射成功,“月亮之船一号”探测器将在今后两年环绕月球,勘察月球表面,绘制三维地理图,为印度登月计划做准备。

    “月亮之船一号”原定于今年4月9日发射,但印方科研人员表示,由于合作伙伴欧洲航天署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未准时而有所推迟。

    将首次勘测整个月球表面

    承担此次绕月任务的是“月亮之船一号”无人月球探测器,发射重量1304公斤,体积约1.5立方米。飞船将装载6个印度研制的科研探测仪器和6个美国、欧洲国家的科学仪器,完成对月球表面的化学、矿物、地形和重力场探测研究,寻找月球表面是否有水(冰)以及有机物。

    “月亮之船一号”计划绕月的时间长达两年,将首次完成对月球整个表面包括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地形勘测。期间将释放一颗重约30公斤的着陆器,为下一步登月计划的月球车以及宇航员着落做准备。

    如果各项条件允许,“月亮之船一号”计划在10月22日早上6时20分升空。卫星将首先在近地点240公里、远地点24000公里的椭圆形地球轨道上运行,以获得足够的速度。在脱离地球引力后,飞船将点燃自身动力系统,经过一系列的姿态调整后到达月球引力区,先进入距月球表面1000公里的“捕捉轨道”,再慢慢调整到100公里高度的稳定绕月运行轨道。此高度将达到日本月亮女神的水平,精度上要比中国已久无消息的"嫦俄"一号高一倍.

    印度科学家表示,“月亮之船一号”对月球表面的物理、化学和水的探测,将有助于人类了解月球和地球的形成及演化进程。此次“月亮之船一号”绕月还将首次实现对整个月球表面的拍摄成像。

    成功发射面临三重考验

    随着发射日期临近,最后的准备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着。除了抗震、抗高温和低温、抗噪声等物理性实验外,目前最忙碌的要数负责轨道运行控制的数学家了。他们目前仍在进行着大量的轨道参数运算,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形,并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轨道运行方案。

    “飞船经过38万公里的飞行,需要多次精密地调整轨道,最后‘捕捉’到一个运转中的目标(月球),这当然不是件小事情,而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月亮之船一号”项目负责人阿纳杜莱表示。印度虽然已有能力将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静止同步轨道,但要操控卫星准确飞向月球仍是一项“跳跃式的进步”。这项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位于班加鲁鲁郊外的印度深空网络地面站上。印度空间科学人士表示,深空技术是印度的优势之一,相信印度有能力迎接挑战。

    火箭推进系统是另一个关键因素。2006年7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和印度国防发展组织的“烈火III”型远程弹道导弹在两天之内连发连落,导致人们开始关注印度火箭推进系统的可靠性。据报道,两次发射失败的根源都是火箭初级推进器的技术故障,造成火箭点火之后迅速失去平衡,偏离轨道。此次“月亮之船一号”的发射将使用印度自行研制的“极地轨道卫星火箭”C-11型,该系列火箭仍保持着印度成功发射率最高的纪录。

    天气是可能影响发射的又一个因素。“月亮之船一号”将在位于印度东南部海岸的斯里哈里克塔宇航中心进行,这里距离南部著名城市钦奈有120公里距离。“东北部季风是目前我们最担心的,因为它比往年来得猛烈一些,”一篇媒体报道引述印空间官员的话说。“月亮之船一号”今年的第一发射“窗口”在10月22日至26日,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在11月和12月还有两次机会。

    竞争与国际合作并存

    印度媒体文章称,“月亮之船一号”的发射意味着印度将成为继俄、美、欧,日,中之后第6个掌握探月技术的国家和组织,这标志着印已在国际空间俱乐部中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同其他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但印度的空间研究和发展仍是走过了一条国际合作的道路。1963年11月21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发射独立以来的第一颗火箭,就得到了美国、法国和苏联的技术支持。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一直是印度空间技术的有力支持者,印度第一位宇航员是乘坐苏联飞船上天的,印度的火箭技术尤其是低温火箭技术也得到了俄罗斯的帮助。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印美关系的升温,印美的空间合作也成为两国间“三位一体”战略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06年5月,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首次访印,提出两国在空间领域合作的新计划,包括分享技术研究成果和未来为印度培训宇航员等。实际上,此次“月亮之船一号”上搭载的6个其他国家的科学仪器中,有2个就是来自美国。

    关于同中国开展空间合作,印度第一位宇航员夏尔马表示,中印两国的空间技术各有特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这构成了双方合作的基础。印度基础科学研究所的班达来还提出,鉴于2009年内可能有包括日本月亮女神,中国“嫦娥一号”在内的三颗卫星同时绕月,建议有关国家在“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的机制内开展合作,包括分享数据、在月球轨道内进行卫星间的通信联络和协调等,以使研究成果达到最优化。
  • r
    redpill
    饿米托福
  • 四裤全输
    让我想起前几天天涯的强帖,恒河边的尸体。。。
  • o
    odin_cp
    还在用原始社会中用树或竹枝吃饭的愚蠢的中国人

  • d
    digikey
    2L的文章明显是印黑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