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防治禽流感)

  • 枉凝眉
    生物学特性:

    八角茴香为热带、南亚热带耐阴植物,主要分布于北纬25°30′以南的山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广西主产区年平均温度19℃-23℃,最冷月平均气温lO℃,绝对最低温-6℃,气温在-2℃--4℃时,果受冻害,气温低于-6℃,部分植株将受冻死亡。年降雨量1397-2904mm,相对温度78%-82%。其幼树喜阴,成年树喜阳,光照不足,成年树开花结实不良。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壤土或砂壤土,碱性土壤生长不良。八角茴香树寿命120-150年,幼树定植后7-8年开花结实,15年后进入盛果期,如管理得好,盛果期可持续60-70年;之后树体衰退,产量下降,逐步衰老死亡,此阶段如管理得好,可维持60年。八角茴香每年抽梢2-3次,通常春梢于2-3月抽出,夏梢于4-5月抽出,秋梢于8-9月抽生。具一次开花两次结果习性。春果(小造果)于3-4月成熟,为上一年8月中旬前开的初花之果,其果实瘦小,种子发育不良,不能作种用;秋果(大造果)10月份成熟,为8月中旬以后盛花期花授精发育之果,其果大饱满肥大,质量好,数量大,占总产量的80%-90%,种子发芽率高,可作种用。种子千粒重10O-11Og,不耐干藏或湿藏,过干或过湿均易丧失发芽力,故通常随采随播,如不能立即播种,可用种子3-4倍的黄泥土加水拌成泥浆,将种子放于泥浆内,搅拌,使种子裹上一层泥浆,取出放荫凉处贮藏至翌春播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5-20m,主干挺直,树皮灰白或灰褐色。叶互生或3-5枚簇生,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革质,全缘,上面有光泽或透明的亮点。花两性,单生于叶腋,花被粉红色或深红色,8-12片,排列为2-3轮。??果多呈八角形,顶端呈鸟嘴状,鲜果绿色,干果棕红色,每果含种子1粒,种子椭圆形,有光泽,棕色。花期7-11月;果熟期翌年3-4月和10月。

    现代研究开发:

    八角茴香为常用中药,始载于《本草品汇精要》。现代研究表明,八角及枝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大茴香醚、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茴香酮、黄樟油素、α-蒎烯、l-水芹烯等,此外尚含脂肪油、蛋白质、糖等成分。

    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细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胃部胀闷,受寒呕吐,腹胀,腹痛,疝气痛,腰部冷痛等疾病。在制药工业中,八角茴香油是合成雌性激素己烷雌酚的原料。

    在香料工业中,可用于提取大茴香脑,为合成大茴香醛和大茴香醇的重要原料,广泛地用于食品、牙膏、香皂及化妆品工业中。

    果实除作药用外,还是人们喜爱的调味佐料。八角茴香树是我国南亚热带珍贵的经济树种,八角油为我国对外贸易常年出口商品之一,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结合花椒茴香不能吃帖,还是该吃什么吃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