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通关999,写点零碎感想。

  • シア
    玩这游戏最震撼还是2个瞬间。。
    一个是斧结局,一个是逆向数独。。
  • s
    solduchamp
    这作立绘真算好的了
    你来看看善人死亡的立绘。。。
    那3D真把西村绢人设毁到没有了。。。
  • x
    xibuke
    都把ever17吹得那么神,我就觉得ever17起码作为游戏来说,没有999好玩,本来就是瞎编的科学理论结局能圆上才有鬼呢,ever17未解之谜也不是没有,ever17和999结局都算不上震撼,所以剧情上只能算半斤八两,而999解谜秒杀纯文字的ever17没问题吧,我甚至觉得R11都比ever17强,剧情的气氛烘托,悬疑的感觉,雪山上的绝望感通过文字也能很好的体现出来了,结局圆不上又怎么样,玩游戏到底是过程重要还是结局重要呢?
    我自己玩过的三作综合打分,999:100分,R11:80分,E17:75分
  • 枫紫
    我还以为是善人死亡,还觉得奇怪怎么那么快
  • y
    yueyut
    就你打分的三作来说,哪一作我都没说圆不上。。我说圆不上的是12r。对于999,我觉得圆的挺好,疑问不多。唯一的大疑点只有allice,但这似乎不是圆不圆的问题,反而像是无用线索。因为把allice去掉也不会对整个事件产生影响,那么这个线索的用意在哪呢。至于最后的cg。。我是依照r11犬伏豹变的那张cg去理解的。

    关于e17。理论虽然是瞎编的,但并不显得神棍。为什么呢?因为"你"可以亲身体会到bw的强大力量,而且中心的理论是在最后才公开的,那时候你早上当了。999则比较简单粗暴,全世界的甘油都结晶什么的。其实这只是个剧本设置的次序问题,但对于玩家来说,感受相差很大。

    e17结局还不震撼啊。。。萝卜青菜问题。同理纯文字和密室探索哪个好也是萝卜青菜。虽然我觉得e17改成探索式也不无不可,但那样流程似乎有点太长了。

    r11很好。虽然太恶意。
  • a
    arion_00
    ALICE的问题,请玩续作善人,ALICE明显就是挖的一个坑,为了续作
  • h
    hamartia
    >1、平台DS,哑巴马赛克

    当年的PC-E利用CD-ROM的大容量在很多游戏中实现了语音,但如果以语音作为评定游戏价值的砝码,同期的经典FC游戏都要降一个档次。〈999〉重视的是解谜的逻辑快感,而不是完全由角色对话来进行交互体验。

    >2、只有一个存档位置,要存新档只能覆盖

    这点的确非常不人性化,但对于游戏设计还是有意义的。它让玩者对于线索和情报的累积以积少成多的方式递进,且不可逆,最终在高潮处获得爆发。而且客观的说,哪个厂商都希望尽可能地延长游戏时间。
    但是比起游戏时间的强制延伸,这种设置和线索判断的机制让END 2的棺材结局变得完全没有意义,说是设计上的BUG也不过分。

    >3、Allice和ice9……但我还是没看出这对线索究竟有什么作用

    同感,从角色在情节中(尤其是危险场合)还要刻意掉书袋,以小说的范畴来看,〈999〉的剧本可以说有“信息小说”的气质。表面上旁征博引大量各类领域的信息显得覆盖面广阔,可读性强,其实都是绣花枕头里的稻草。这可能跟编剧个人的自我表现欲有关。

    >4、心电感应……打越在剧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皆为伪科学

    “伪科学”这种观念其实不是太过重要,玩者需要的是那种新鲜而前卫的体验。即使是出现超能力或者魔法,那也是以“现象”的范畴去做不同的解释。但是〈999〉的时间设定在2027年,我们先假设2027年已经有了先进的技术理论,但是游戏中的角色(或者说编剧个人)还在用现有的水平去观察和理解,这让人感觉非常矛盾。一方面主观认定这种现象“不可能”(以游戏中角色的文化水平,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却又尽力想把一种可能且客观存在的现象摆到眼前,演出上的自圆其说是一方面,但能否让人信服是另一方面。

    >999由于体裁所限……但可玩性高了很多

    〈999〉还是有了不起的地方的,那就是把混淆角色扮演观的手法,和平台的硬件特性结合在一起。虽然关于上下屏这个创意就根本上来说很简单,但是把简单的构思以让人满意的方式表达出来,则是游戏设计的水平问题。对于私来说,这作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在进行最后的数独时“逆转”的那一刻。从访谈中也不难看出,这是导演自己最满意的一个镜头。
  • x
    xibuke
    恩恩,其实确实是萝卜青菜的问题,我其实更喜欢游戏过程中感受到的悬疑或者别的气氛,结局好的话当然更好,理论能圆上当然更好。。。。。逆转裁判系列即使知道结局,我还是时不时想走一遍流程,FATE我也很喜欢。。。这些是我的菜呵呵~~~

    999噱头我很喜欢,手表数字组成影响结局什么的(虽然其实和普通文字游戏的选项是一样的),善人死亡的噱头也很吸引人~不知道好不好玩~~
  • x
    xibuke
    对了借这个帖子一问。。。。999有个潜水艇结局,人都被砍死了,到底谁是凶手。。。。。。
  • h
    hamartia
    虽然事情如此,但其实任何游戏都不能用续作解答的方式来辩护剧情上的刻意为之的。首先所谓‘坑’这种伏笔是要能填上才可以被称为‘坑’,不然一个没可能测算的坑对于玩家来说就是无底深渊了。而是否对伏笔做出解释不是玩家所能掌控到的范围之内,让游戏结束后保留悬念和不把游戏内容讲清楚不能一概而论。

    为什么《鳴神学園都市伝説探偵局》这个游戏被公推为2007年度掌机游戏部门的垃圾之王,就是因为在没有预告的前提下,游戏的内容只是一个序章的程度。当玩家知道脚本家‘有可能’以同人软件的方式来‘补完’,才被制作人这种不符责任的态度彻底激怒。
  • シア
    1是凶手
    1+9+8
  • h
    hamartia
    1号吧,剧情里有说他拿走了8号的手表,结合其他路线的情报,可知他手上有9号腕表,他以为1+9+8的组合可以打开9号门。
    他通过拿走的手枪杀害3号,4号,6号,诈死之后杀害7号,8号,最后以9号的刀子或是剩下的一发子弹杀害主角。
  • a
    arion_00
    ALICE的问题也不能算是完全没有解释,毕竟最后还是让ALICE露了一面的。而在游戏里扯一些跟主线不相关的伪科学理论也是打越的惯例了,属于混淆玩家思维的行为。E17里空跟武说的那么一大段伪科学理论就很类似于ALICE和ICE9,至少我在玩到999里解释ALICE和ICE9的时候立刻就把这段和E17里那段对应了起来。
  • o
    oldq
    沙漠里有潜水艇已经很震撼了
  • y
    yueyut
    关于“超能力”,请容我再废话几句。游戏初期走4号门,可以得到小狗图的信息。当时的说法是:“一群人”的认知影响到了不相干的”另一群人“的”潜意识“。我当时还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听上去没那么假,说不定还确有其事。后来发展到”全世界的甘油都结晶“,我还一直在相信打越可以利用这个理论写出绝妙的情节。但最后怎么就变成”一对一“ “跨时空” “直接通讯”,这出入有点大啊……

    再就是主角的”收信“能力。主角收到的信息,是从其他时空的自己那里所发送来的,和最初的理论又是一种不同形式的出入……其实我认为完全可以改得更合理些。比方说棺材的密码,主角为何要突然开始玩手表呢?四叶不是从船长室那里带回一份笔记吗?安排四叶读笔记,主角再灵光一闪,这就很合理。

    理性上,我知道最终谜题的逆屏绝对是演出上的一大亮点;但感性上,我只有对这个小姑娘的无尽吐槽……

    游戏过程中我还想到了killer queen商业版。同样是拿数字做文章,打越再怎么伪科学也比大先生靠谱多了。

    关于流程设置,各位怎么看呢?我个人觉得流程有点坏心眼,凭什么4-7-1就是好结局,4-7-2就不行。选门时的提示,在我看来相当不足。虽然通关后可以后知后觉地分析:"3和6总是一起的“、”4会黑化所以要照顾她“等等,但独力通关时只是一片茫然。
  • h
    hamartia
    有的。

    还是说到“伪科学”的问题,如果仅是因为自己有这方面的考察喜好就没有重心的去灌输,对于商业创作者来说是过分自我本位的行为。“混淆思路”这个命题,有一个前提是线索必须与玩家(=游戏中的分身)的利害产生直接纠葛,就像古典推理中各种为了伪装而使用的诈术。并非只要是迷雾就是为了掩盖真相,也许有的时候只是废气排放的过多了。

    在追求刺激和冲击的过程中,科学也好魔法也罢都是为了让观众看到基于现实却又超出现实常识的梦幻景象,并为之迷惑。美剧《Fringe》里的演绎就很精彩,缺乏专业知识的观众大多并不会去刻意考察真伪,但是首先一定要让现象自体保持在似是而非的微妙平衡上。
  • a
    arion_00
    至于伪科学方面的问题,打越就是喜欢解释一堆伪科学,然后基本都与主线毫不相干,这是为了混淆玩家的思维

    主角的收信能力你理解错了,并不是从别的时空的自己那里发送来的,而全部都是茜发送给他的。游戏的上下屏的关系你要搞清楚,以及最后为什么要逆屏操作。实际上除了最后的逆屏数独以外,都是茜(下屏)的行动和选择在影响淳平(上屏)。

    至于门的路线,游戏菜单里的预告影像你没看过么?其中很明确的给出了门的选择顺序,而且是根据你的游戏进度更新预告,拿到金库密码后就会更新真结局的预告,所以并不是完全没有提示。
  • h
    hamartia
    呵,因为游戏发生的舞台被误导为轮船上,在轮船这种封闭环境内去船长室解开谜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浪漫来着。

    说起3号和6号,屡次出现的验证腕表的构图里,只有他俩的腕表是戴在袖子上的,其他人都是直接戴在手腕上。这一点相同之处是让私对他们产生怀疑的主观,不过游戏中看来并没有对这个细节做出解释。
  • y
    yueyut
    上下屏的关系照阁下这么一说,就很有意思了啊。那么多周目的意义是什么呢?即使小茜能够控制淳平的行动,她应该也不能控制多个时空的淳平。。。吧。那么她为什么要先指示淳平去拿一次保险箱密码(而且代价还挺大),再让淳平走礼拜堂,然后传给他密码呢。2018年的小茜,有点细思恐极啊。

    那影像我还真没看……但必须依赖外部信息去解开剧本内部的谜题,这算犯规吧。
  • a
    arion_00
    多个时空中的淳平并不是一个先后的顺序,而是一个并行的过程,因为时间不能逆流。每当经历一次门的选择,时空就会产生分歧,而不管是哪个分歧的淳平,茜都能接收到信息,但是这些分歧的时空是不分先后的,也就是说拿到保险箱密码和收到密码开棺材(还有其他结局)这些路线是同时进行的。

    游戏本身内含的预告影像,怎么也不能算外部信息吧。而且这些影像出现的条件符合游戏本身从别的地方获得信息去解决事件问题的规律啊。
  • x
    xibuke
    说到伪科学和结局无关,我觉得那个医疗室的“假人”学说貌似和主线也没有什么关系吧(我忘了叫什么了,反正就是除了某一个器官其他器官都换成其他人了,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人么,还有那个船的理论也是,名字虽然还在但是零件全部换掉了,那么这艘船还是不是那艘船之类的,还有细胞多长时间就会变成新的细胞,那么换成新细胞的这个人还是原来那个人吗,好像是这个意思,玩的太久了都忘得差不多了。。。)
  • a
    arion_00
    实际上最后的逆屏数独一旦想明白,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因为游戏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茜(下屏)在影响淳平(上屏)

    只有逆屏数独的时候,我们才是在属于淳平的上屏操作来拯救下屏的茜
  • x
    xibuke
    我也同意这点,我觉得可以说是点睛之笔,明白了上下屏对整个游戏就有一种豁然开朗原来如此的感觉,我觉得比乌拉乌拉说一大套理论要给力的多~
  • y
    yueyut
    看来小茜的确是能和多个时空的淳平连接了……我现在的感想有2:1是最后还是被打越骗到了,我很满意;2是小茜越发的神棍了……

    影像是我的疏忽。就和R11的110号tip一样,的确是不能当做外部信息去考虑的。
  • a
    arion_00
    茜绝对是这帮人里面最神棍的一个,别人都是只能单方面发送信息或者收到信息,而只有茜既可以发信息也可以收信息。。。。。。
  • h
    hamartia
    恰恰相反,这才是有深意的。“忒修斯之船”这个哲学命题是要让人思考“身份”的本质:在构成自身内在的变动中如何确立自身的存在?作品的最大诡计就是对“身份”的混淆,当知道一切的真相后,再想起这点就会回味出自己的答案。

    >放到999中也是如此……从我当时的理解……

    剧本家的手法和癖好要就事论事,就作品论作品的来看待,这其中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定律。按照你自己所说,在其他游戏里线索会干涉玩家的思考方式,那么在那个游戏里干涉就是线索的存在目的。而在本作品中关于ALICE和ICE9的“干涉”与主人公的利害不同步,个人如何对线索赋予附加解释属于主体的主观,不能代表客体的目的。
  • 伏羲茶
    玩的時候很興奮,玩完瞬間明白這遊戲是個大坑的開始……
  • w
    wingofsilver
    999超赞的喵玩的DS一定要玩 剧情咱觉得不错的说

    谜题其实可以变相的跳过的,好多房间的保险箱可以直接输密码通过的,这也从侧面呼应了那个贯穿游戏的理论w

    最后谜题是数独好简单喵w

    P.S.话说3DS上放续作的试玩版了YOOOO赶快来玩喵w
  • 狸狸狐
    新作看有没有美版或者直接等文字整理、影像吧
  • P
    Pluto_Shi
    哑巴也配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