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没用物理了,做个伸手党

  • r
    realfatboy
    计算这种情况的公式是什么?

    假设室温 33 度,把1000毫升的水,从室温放进 负18度 的冰箱,那么大概多长时间,这瓶水的温度变成 0度?

    我想速冻,但不要结冰,愚钝的我已经不知道怎么计算了……
  • s
    songco
    制冷能力没说

    另外物理一般讨论比较理想的场景,冰箱太复杂 I have spoken.
  • 屋大维
    虽然不碰物理很多年了,但知道有热交换系数啥的就可以算…… iOS fly ~
  • 风一样的sb
    还跟你冰箱功率有关。
    到0度不结冰,最优解是装在瓶子里直接扔一大桶冰水混合物里面。时间只需要考虑热交换能力了
  • B
    BuleGood
    条件明显不够小尾巴~
  • t
    treotreo
    接触面积都没有,怎么算
  • r
    realfatboy
    回复5#BuleGood

    求教,缺什么条件,物理都还给老师了
  • d
    difro
    这个估个大概得了,你的器具是又长又细还是又短又粗,冰箱壁离开你器具的距离,是不是风冷,都有影响。
  • a
    abcbcafe
    单位时间减少的热量没有,减少速度是线性的还是有函数公式,怎么计算?
  • h
    hotgirl109
    这种实际场景很难算吧… One Day
  • s
    stlendor
    你用保温杯装水,和用带鳍片的铝瓶装水,时间相差50倍以上。
    还有冰箱的容积和制冷能力,车载小冰箱估计半天都难。
  • s
    so_cool
    热交换取决于温差和接触面积,你的冰箱能稳定保存在-18°吗?功率够不够?你的杯子是什么样子,接触面积是多大?这个根本不是拍脑门能算出来的,自己掐秒表多实验几次吧,经验数据更靠谱。
  • r
    realfatboy
    回复12#so_cool

    谢谢,我再琢磨一下,物理真的都给回老师了
  • k
    kingsjack
    你们居然记得,这些知识点25年没接触过都忘光啦 iOS fly ~
  • l
    lf0026
    算啥算 丢进去15分钟看一次
    就算最后一次有结冰也是薄薄一圈
  • R
    R32
    放机器里旋转就不结冰了
  • d
    difro
    这可不是高中物理,本科热能相关专业也不一定能算得好
  • x
    xmf
    温水比冰水结冰还快,穆宾巴效应了解一下
  • p
    pataren
    试一下
  • x
    x8blaze
    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热水进去冰箱内部产生热交换,冰箱内部逐渐升温,温控探头检测温度升高,达到阈值压缩机开始工作,冰箱内部和外部开始热交换,内部温度逐渐降低。温度升高和降低过程中内部和外部都有不同的热交换速度你觉得应该怎么算
  • j
    jeffshijing
    这个我记得目前物理好像还没有解决。之前非洲有个学生发现,高温的反而更容易结冰,好多物理学家都很吃惊,不符合热力学定律。
    人们通bai常都会认为,一杯du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时,冷zhi水结冰快。事实并非如此。1963年的一天,在地处dao非洲热带的坦桑尼亚一所中学里,一群学生想做一点冰冻食品降温。一个名叫埃拉斯托·穆宾巴的学生在热牛奶里加了糖后,准备放进冰箱里做冰淇淋。他想,如果等热牛奶凉后放入冰箱,那么别的同学将会把冰箱占满,于是就将热牛奶放进了冰箱。过了不久,他打开冰箱一看,令人惊奇的是,自己的那杯热牛奶已经变成了一杯可口的冰淇淋,而其他同学用冷水做的冰淇淋还没有结冰。他的这一发现并没有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相反成为他们的笑料。

    他去请教物理老师,为什么热牛奶反而比冷牛奶先冻结?老师的回答是:“你一定弄错了,这样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后来穆宾巴进了伊林加的姆克瓦高中,他向物理老师请教:“为什么热牛奶和冷牛奶同时放进冰箱,热牛奶先冻结?”老师的回答是:“我所能给你的回答是:你肯定错了。”当他继续提出问题与老师辩论时,老师讥讽他:“这是穆宾巴的物理问题。”穆宾巴想不通,但又不敢顶撞老师。一个极好的机会终于来到了,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主任奥斯玻恩博士访问该校,做完学术报告后回答同学的问题。穆宾巴鼓足勇气向他提出问题:“如果你取两个相似的容器,放入等容积的水,一个处于35℃,另一个处于100℃,把它们同时放进冰箱,100℃的水先结冰,为什么?”奥斯玻恩博士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不过我保证在我回到达累斯萨拉姆之后亲自做这个实验。”结果他和他的助手做了这个实验,证明穆宾巴说的现象是事实!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科学家为了揭开上述令人费解之谜做了大量实验,惊奇地发现,不同初温的水结成的冰的结构不同。这就启发科学家观察水正在结冻时的情况。结果果然不同。冷水结冻时:冰成包围状由外向内层层结冻。而热水则多数是:先在内外同时形成絮状冰,然后迅速同时结冻。这足以证明冷水结冻时内部还没能达到冰点。而热水由于对流较强内外同时达到冰点,这种水在絮状冰出现时对流仍然存在,能把内部散热及时导出,所以这种水先完全结冻。热水最后结成的冰是上下纵向排列的“立茬冰”,这就是絮状冰出现后上下对流仍然存在的物证。冷水结冰是由外向内层层渐进的,只有外层冰温度低于0℃后,才能使内层散热开始结冰,其结冻时以热传导途径为主散热,所以从开始结冰到完全结冻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两杯水初温与冷冻室温度差都低于20℃,冷却时均难形成较强对流,则散热都以热传递为主,这样两杯水同时冷却则初温低者先结冻。若两杯水初温与冷冻室温度差不同时,且只有初温高者对流较强,可以形成絮状冰而内外同时结冻,先完全结冻。若两杯水温度都较高,而初温低者率先结成絮状冰,则初温底者先完全结冻。所以并非温度越高结冻越快,也非温度越低结冻越快。
  • j
    jeffshijing
    这是物理学的未解之谜,我初中的时候,还用这个坑老师,老师当着同学的面算不出来,还说不可能。里面还牵涉到微生物学,等等一大堆的东西。
  • 烂人村村民
    细细一分析,感觉我上个博士也不一定能算出来
  • r
    realfatboy
    回复20#x8blaze

    看了各楼层的回答,我才意识到我提了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 r
    realfatboy
    回复21#jeffshijing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