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心理咨询

  • 阿华
    之前转了个帖子,是关于心理咨询的三大门派的,里边将心理咨询分为三个门派,分别是医院,学院,以及江湖派。那篇文章对江湖派的描述太过于简单了些,描写了江湖派里比较低端的一部分,虽然那部分占了大多数。作为一个江湖派的准专业人士,我想说如果有人认为江湖派不好,那医院和学院派只会更差。为了这个论点,我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大家先别跟帖。

    具体大纲如下:

    了解心理咨询前必须提到的几个重要的理论

    心理咨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人的心理是怎么生病的)

    中国目前流行的几大心理流派(医院,学院,江湖派,国外,国内都混在一起说)

    心理疾病如何选择心理咨询师。
  • 阿华
    先占几楼,大家先别跟,大概会写上几天,自己写了再贴上来似乎就没有写的动力。所以大家先将就看吧。
    概念一,人的五感,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识,意识又分为意识及潜意识,前者是指已经被我们觉察到的意识,后者是我们未曾觉察到的意识,而潜意识又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我认可的完整的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找到,但是较早提出这个概念的荣格的理论可以帮助理解“集体潜意识”的概念。

    概念二,情绪与心智模式。

    把情绪与心智模式结合在一起说,是因为心智模式其实与情绪密不可分。撇开情绪说心智模式,其实就是漏了很大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心理咨询,很大的一部分作用力是发挥在情绪上。

    概念三,系统思考

    说完了心智模式,自然要说到系统思考,系统思考的定义就不说了,只说几个关键点,系统的范畴,也就是如何定义一个系统,系统的循环是怎么样的,系统的边界在哪里,系统的时间延迟,问题的应急解,问题的根本解,系统的变量。
    这些概念也请大家自行查找,只提几个问题帮助大家思考:
    系统的边界,如何界定一张桌子的边界?到哪里算是桌子,到哪里就不算是桌子了?你能详细的定义到多少多少微米还是桌子,多了一微米就不是桌子了吗?
    时间延迟,有的时候时间影响并不大,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呢?例如每个小时砌一块砖,能够修建好一间房子吗?如果每天砌一块砖呢?如果变为每年一块砖呢?这个房子能够修建好吗?

    以上概念只能是提一提,因为都有不少书籍可以查阅的,我主要还是要说心理咨询。
    吃饭去了。
  • 阿华
    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大家别期望太高
  • 阿华
    中国目前流行的几大心理流派(医院,学院,江湖派,国外,国内都混在一起说)
  • 阿华
    心理疾病的类别
    抑郁症其实不是精准的诊断。
  • c
    citroenc5
    抑郁症到底是不是一种病?国内哪里能准确诊断?四军大能不? iOS fly ~
  • l
    lic
    看一下…
  • v
    vavayu
    马克等养肥再看 iOS fly ~
  • n
    nokia638
    我知道你一个秘密
    是我说还是你说?
    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HiPDA·NG
  • R
    Ricepig
    是疾病,各地精神病专科医院都能判断 iOS fly ~
  • 洋叶子
    马克等养肥再看
  • 小帅猫
    马克来了
  • 小帅猫
    突然想起了巫花,搜了下已经两年没上D版了
  • 超自然
    马克。等养肥 iOS fly ~
  • t
    tubusu
    有一个同事号称自己是心理咨询师,但我一直觉得她是神经病。考了个国家的中级咨询师的证,然后就有几次看见她把人带到办公室跟人家摆活。平常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比如没事老要催眠别人什么的。或者别人一个不经意的说话的动作她就要跟人家分析潜意识问人家童年快不快乐什么的。

    前年还是去年,有一次,跟她同屋的同事看见我桌子上摆了一本 乌合之众(下面小字写着大众心理学云云),瞪大眼睛惊恐的问我 你不会也开始搞心理学了吧?

    请问楼主,这样的人算哪一门派。

    还有个朋友上一代就是搞心理学研究的,自己是心理学博士,但人看上去就很正常。

    我那同事不会剑走偏锋,走火入魔吧?跟她一起工作有什么危险或者需要注意的?
  • 洋叶子
    把情绪与心智模式结合在一起说,是因为心智模式其实与情绪密不可分。撇开情绪说心智模式,其实就是漏了很大的一个关键环节,

    心智模式又是什么呢?
  • H
    HeavenQin
    严重关注

    其实国内心理咨询这行业太乱,缺乏监管 iOS fly ~
  • c
    chim
    小地方的心理咨询师水平怎样 比如温州的 比较严重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要看多久HiPDA·NG
  • z
    zlq125
    内容马克学习下
  • 5
    555840
    马克斯密达
  • k
    kkzxak47

    锤子看谁都是钉子
  • w
    wang88795
    普及心理咨询知识的好帖,江湖派是不是在医院和学院派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呢?HiPDA·NG
  • 1
    1106524
    回复15#tubusu


    大部分的心理从业人都是有问题的,只不过大小区别HiPDA
  • 小花儿
    我所理解的流派应该是: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 行为三大流派。
    楼主说的应该是国内提供心理机构的分类:
    1.高校,又分教育类和医学类,侧重点不同
    2.医院精神科,或精神病医院(有的医院有专门做心理咨询),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3.就是完全商业化的机构
    每一类都有靠谱的,也都有不靠谱的,擦亮眼睛
  • 小花儿
    回复25#1106524
    每个人,都有要解决的问题。
    有些人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去了解心理咨询,一部分会受益:自我察觉和探索,更好的亲密关系,更好的沟通;也有一部分,很大胆的给人“治病”
  • 1
    1106524
    回复27#小花儿


    我的意思垃圾桶做多了基本都有问题HiPDA
  • 小花儿
    回复28#1106524
    心理咨询师也有自己的咨询师和督导,处理在咨询中的问题,情绪的和心理咨询技巧的。
    成熟的咨询师会慢慢分清楚边界。
    另外,很多来访者很优秀,也给很多养料给咨询师。
  • w
    wane
    内容好帖马克。
  • 阿华
    这个流派分法是精神分析或者是医院以及考证书的分法。现在精神分析流派在中国的使用的比例上来看,是最多人用的,医院,很多有名的咨询师,学者都是精神分析流派的。精神分析的流派细分有佛洛伊德,荣格,拉康,沙利文,克莱因,阿德勒,他们都提出了新的精神分析理论。你文中提到的中德机构,是德国大学的老师来教中国的医生。依据某国内精神分析流派的专家说,德国在某一个时期,精神分析已经弱势到没有精神分析流派了,所以美国的精神分析流派看不过去,又跑回去重新传播精神分析,所以所谓的德国流派,其实是属于美国流派。而且,不是德国的心理医生传授心理知识给中国的医生,而是德国的学院里的老师传授中国的医生知识。(这里边的区别,懂的人懂,不懂的,我不解释)




    行为认知流派基本上是弱势了,被融入到很多流派里了,广义上,所有的咨询都可以说是认知流派,因为都要促使来访者的认知发生改变。行为疗法则治疗的有效性是不够的,例如因为它只是治疗表面症状。所以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技术。说它是三大流派之一太抬举它了。

    人本流派是在前两者之后才出现的流派,人本流派其实不是一个流派,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流派集合,里边包含了成千上万种流派。只是所有的这些流派都是“以人为本”,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所以都称为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则相对不是那么人本,因为它的创始人华生的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 – 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这个说法,就否定了人是不一样的。不是以人为中心。而精神分析流派,我特指初期佛洛伊德流派,是以咨询师为中心,咨询师是高于来访者的。后期的精神分析流派我了解不够,不想乱下定义。
  • 阿华
    心理学博士也不一定是做心理咨询的,心理的范畴太大了。至于你的同事,评价别人没有意义,不要给别人贴标签。也许她成长了会给你眼前一亮的感觉。

    做心理咨询的人基本就三类吧,
    一个就是不清楚这是做什么,但是他学了这行,所以就做了这行(其实这个是不负责的说法)
    一个是内心非常敏锐,也可以说是人精,非常知道别人的感受,想法,所以虽然没有学过什么心理知识,但是大家很喜欢找他倾诉苦恼。因为他太懂别人了。如果这个人他原本就自我整合得很好,那么当这个倾听者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整合的不好的人,听多了,是会受到影响的。
    一个是知道自己有问题的人,因此对心理咨询非常有兴趣。(第一类其实是不知道自己有问题的),其实谁都有问题,都会有冲突,人生的信条也会遇到打架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就是他的觉察力不够。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里说得感觉上有点武断,以后我说到创伤部分,大家就会明白人人都受过伤,但是我们也许不记得了,潜意识记得所有的一切。

    出问题也常常出在受伤的咨询师身上,很多咨询师他们去做咨询后面的潜意识是因为他们希望疗愈自己,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疗愈自己,所以潜意识驱使他们去通过疗愈别人来疗愈自己,这样的潜意识很难觉察到。很多医生会选择做医生,是因为童年亲人的伤病导致他们有做医生的愿望,其实是他们希望当初能够救到自己的亲人。

    一个受伤的咨询师是危险的,这个危险不光是对来访者而言,还是对咨询师本人而言, 当我看到咨询师说自己陪着来访者哭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心里会想,拜托,把自己先疗愈好。一个没有成长的咨询师,是会卷入到来访者的事件中,甚至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情绪受影响,心理资源枯竭,生病,甚至得癌症,早早去世。所以我认识很多的咨询师,做一段时间就做不下去了。

    成长好的咨询师,也就是把自己的大部分重要的创伤给疗愈好的咨询师并不多,因为太难太难,我的一个好朋友上了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心灵成长课程拿了各种证书,都觉得自己还没有资格做心理咨询师。我们从前还一起抱怨说,某某同学,其实成长还远远不到位就去做咨询师了。当然,我们也都知道,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合格的,如果一个好的成长者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而不去做,被一些条件不是那么优秀的人去做了,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他有一天就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所以常常会说,咨询师陪着来访者一起成长。咨询师最好是成长高于来访者,这样,在来访者在心理误区,咨询师可以有很好的提示,如果咨询师没有成长好,很可能就会看不到症结所在,治疗的时间就会加长,不过要知道,这样也是有机会去解决来访者的诉求。因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来访者本人,不是咨询师,咨询师起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
  • 大地之影
    其实很多心理上的问题是生理导致的,身体上的一些疾患会导致性格,心理的问题。这一类型,单找心理咨询用处不会太大。 但反过来说,佛家亦有云,心能转物,物能转心。个人以为一般还是身心同调较好。
  • 冷月秋樱
    我們一門課的老師是給心裡咨詢師做心裡咨詢的。
  • 阿华
    江湖派主要分为精神分析流派和人本主义流派,我前面说了认知行为势弱了。怎么知道这个咨询师属于那个流派的呢?看他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基本上说中德的,说个人体验多少多少个小时的,都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一个星期要求你见咨询师三次,治疗期限长达半年到一年以上。基本就是精神分析流派。


    人本主义流派里边也分很多种,不过基本上治疗期限短,有时一次就可以治疗出成果,长的也会略长,因为我没有真正从业,所以我无法确切的说出有多长,不过可以是几年后遇到问题再去找回同一个咨询师,每次咨询不同的问题,获得不同的领悟。


    很难看出这个咨询师到底是不是成长好的。不过勉强来说,上的课多的,一般比上的课少的要好。因为他一直都在自我成长,也因为上的课多,说明他经济不错,经济不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收入来源于来访者,那么他肯定是好的咨询师,一个就是他其他来源的收入,这时的好处体现在于,他不会特别在意你这个来访者是不是继续在他这里咨询,如果来访者跟他不匹配,他可以大方的转介给更合适的咨询师。但是如果他是个穷的咨询师,那么,请别那么高要求他,因为他会知道你是不适合他的,可是如果把你转介走了,他连租咨询室的钱都不够了。提醒一下,不要用收费高低来评价咨询师的能力。


    还有现在很多咨询师需要自我宣传,这样他们才会有来访者。这里有一个特别注意的,就是我曾经在豆瓣上看到有咨询师说别的咨询师是靠出卖色相来谋生的,她自己如何优秀有立场,不会那么做。我不管他说的是不是事实,这说明这个咨询师她也不知道自己工作的重心在哪里。呵呵,这不怪他,我学了心理咨询的前五年时间里,对心理咨询也依旧是一知半解的。还有的咨询师在个人介绍里说,找她咨询等于无条件的接受将来会作为案例写进书本里。这样的咨询师其实也是非常恐怖的,她不是真正以来访者为中心,她把自己的成功放在了来访者之上。而且来访者也会有不安全感,不敢暴露太多。还有,就是宣传自己创立了一个新的心理流派的,这样的咨询师也不要看了(中国只有两个自己创立的流派,一个是林显宗的深层次沟通,一个是朱建军的意向对话。这两个流派是在外国的流派里加了中国元素进去,跟别的流派没有特别大的本质区别)
  • l
    leica
    马克一下HiPDA·NG
  • 阿华
    专业的术语是你的老师是给咨询师做督导的。
    督导分两种,一种是专家督导,一种是朋辈督导。朋辈督导是经验上差不多的咨询师之间的互相支持,督导的重心不是放在如何完成咨询师手头的个案,而是放在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情绪反应,让咨询师去发现在咨询的过程中,他的内心有什么样的变化,指出成长的位置。咨询师成长好了,他自然能够带领来访者去应对困难。
    萨提亚流派也有一种很好的成长小组,就是三人小组,在这个小组里,一个人是咨询师,一个是来访者,一个是观察者。
  • M
    MiCa
    能当上心理学教授,不一定能当咨询师。 iOS fly ~
  • 阿华
    今天先到这里,先回答了些问题。原定的内容没有更新,所以容易显得乱。还是要按原有的结构来写才容易明白。
  • 冷月秋樱
    回复38#阿华

    LZ知道霍大同不?上他的課很有意思,就是不知道實際水平怎麼樣。
  • 阿华
    这个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回答。感觉好恐怖。

    在精神分析中,尤其是客体关系(克莱因)理论之前的佛洛伊德视角,对人性有相当悲观的观点,这一观点将人刻画为从根本上受到性和攻击冲动的驱使但又必须控制这些冲动。由于精神分析的起始根源和医学从业者在精神分析界占据了主导地位,精神分析大体上已处于医学领域当中,它采用了生物-医学分类系统和精神病学术语如“症状”,“诊断”,“病人”。(引用自《精神病理学模型》)


    人本主义的创始人罗杰斯,强烈反对精神分析的病因归类。人本主义在考虑个体痛苦的时候,以一个整体的体验去观察和接收,而不是选择具体的病症作为关注的焦点。人本主义不会把来访者的诉求看作是问题或者是疾病,而是定义为失能,是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导致人与某些部分是失联的。人本主义主张的是把人看作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重视创造性,重视自我超越,强调人的选择权,允许并鼓励来访者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方式去成长。(以上来源于《精神病理学模型》和《个人形成论》,非原文,我做了一些归纳)(《精神病理学模型》不推荐大家看,因为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询师写的,写到人本流派的时候有很多错误)


    人本主义的马斯洛评论了在心理治疗情境中对“病人”这一术语的应用:“我厌恶他们所指的医学模型,因为医学模型暗示来找咨询师的人是病人,是被疾病围困,寻求治疗的病人。实际上,当然,我们希望咨询师是能够帮助人们培养自我实现的人,而不是帮助治疗疾病的人。”


    看完了以上的概念,大家会选择什么样流派的咨询师呢?我的选择是人本。我认为人本主义咨询师与来访者是平等的,人本主义的取向更为积极,能够调动的资源更多。


    所以什么抑郁症,还确诊!!!事实上网上就有抑郁症自评量表,是可以自己测量的,不需要去医院就可以贴标签了。还有一大堆的人格分析量表之类的。但是贴了这个病人的标签,对于病情的治疗有好处吗?吃药?
  • C
    CraZyPC999
    我所知道的XX
    貌似是当年一套很火的历史书
  • 阿华
    不知道,刚刚查了一下,精神分析的中欧流派的,我迟些会转些某个也是大牛写的中德,中欧流派的短评。
  • 9
    99maya
    马克一下。。
  • 茅延安
    在中国,算命先生就是最早的心理医生,察言观色分析你的心理问题,然后给你暗示或解开你心结,比现在所谓心理咨询师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我咨询过一个北大附属的心理诊所,水平真是无语
  • 美好向往
    做个记号 iOS fly ~
  • h
    helloSB
    上海

    你去58或者赶集

    那些

    什么情感问题心理障碍夫妻沟通的心理咨询

    到头来都是热情服务 价格还死贵
  • 超人不会飞
    good topic iOS fly ~
  • y
    yoyo8808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