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广州部分方便面已受塑化剂污染 后续:方便面含塑化剂疑是酱料包迁移

  • G
    Geo
    方便面含塑化剂疑是酱料包迁移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6-0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刘俊、何颖思


    论文报告中问题方便面塑化剂含量图。

    本报讯 (记者刘俊、何颖思)昨日,本报率先报道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人员的一份最新研究显示,大陆市面部分方便面也遭到塑化剂污染。事件又有新的进展。

    记者昨日拿到的这篇论文原文显示,两种塑化剂DBP、DEHP的检出率在实验样品(2010年10月从广州市各大型超市随机采购不同品牌和口味的56份方便面和25份方便米粉)中均超过50%,且方便面调味酱料中的含量最高,方便米线调味酱料次之,方便面面饼中的含量较少。

    论文指出由于食品中DBP和DEHP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包装材料的迁移和环境污染,因此,本次试验中检测到的残留也许与这两种污染有关。

    记者注意到,方便面面饼、调味酱包均有样品检出塑化剂,其中后者检出率高达94.6%,含量最高达到172.15毫克/公斤。论文解释:“调料包酱料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如棕榈油或猪油,因此推测本次检测中调料包酱料中的PAEs(注:即酞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简称)含量较面饼高,可能与其富含油脂有关。”(检测见附图,图中“ND”表示未检出)

    按照英国农渔食品部规定,以采集样品中DBP、DEHP平均含量计算,成年人(体重60公斤)食用一份方便面(面饼90克,调味料酱包8克),则DBP、DEHP的暴露量分别为0.24毫克、0.15毫克,分别占每日耐受量(TDI)的40%和50%,也即:如果一个人一天食用这样的方便面超过两包半或两包,DBP、DEHP的暴露量就有可能超过规定的TDI,其潜在的危害显然不可忽视。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由于食品只要和不合规塑料包装正常接触就可能被塑化剂污染,含有脂肪的成分更甚,为此怀疑食品厂家可能没有使用足够好的包装袋。

    对于非油脂类蔬菜、水果、甚至香港人血液中都验出塑化剂成分,学者推测和现代社会塑料包装大量使用有关。“人们到处丢弃塑料制品,环境中就有了增塑剂。”据介绍,人体内是不应该有塑化剂的,因此只能是食物中摄入或透过皮肤、呼吸道进入。




    专家称广州部分方便面已受塑化剂污染
    2011-06-02 14:34:53 来源:羊城晚报(广州)

    华农副教授研究表明:部分方便面受塑化剂污染

    羊城晚报讯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柳春红6月1日晚证实,其与同事最近刊登在《食品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受包装中的塑化剂溶出影响,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

    柳春红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连线专访时称,她多年一直在做富脂类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去年10月,柳春红及其同事从广州市各大型超市随机采购不同品牌和口味的56份方便面和25份方便米粉食品作为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检出率均超过一半。柳春红解释说,这是方便面类食品塑料包装中最常用的两种塑化剂,在塑料加工时添加,可增加塑料的柔韧性。但添加了这两种塑化剂的塑料,一般不能用来包装富脂类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容易从塑料中溶出,污染食品。

    方便类食品受塑化剂污染将带来多大的危害?柳春红在论文中援引英国农渔食品部规定的DBP、DEHP耐受量,即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分别不超过0.01毫克和0.05毫克。如果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食用两包方便面(每包含面饼90克和调味料酱包8克),DBP、DEHP暴露值就有可能超标。

    柳春红在论文中建议,政府应规范方便面和方便米粉生产,完善或制定相关标准,制定上述塑化剂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许含量,加强监测,并开展人群暴露的风险评价。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作者: 夏杨 )


    [本帖最后由 Geo 于 2011-6-3 20:06 编辑]
  • c
    casaba22
    支持这种敢于爆出自己姓名的教授

    这种新闻才有价值,
  • 来自六年前
    我们大陆的塑化剂使用的食品范围比台湾更严重吧
  • f
    fatehe

    都有的
  • G
    Geo
    更新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