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打电竞这批小孩是不是太娇气了?

  • 佐伯香織
    格斗游戏的情况可能是,大家都能反应或是大家都反应不过来,就比如卡琳的2mk确认,都说punk反应牛逼,但普通玩家也是可以有一定的确认成功率,只是没有那么厉害的稳定性,嘉米2mk则是没有选手能确认。

    —— 来自 OnePlus GM1910, Android 9上的S1Next-鹅版v2.2.0.1
  • 苏沃雷生
    那开普腾拆那

    —— 来自 Xiaomi Redmi K20 Pro, Android 10上的S1Next-鹅版v2.2.0.1
  • 星野航
    EH的问题嘛,邪恶双雄+xinq的问题更大嘛
    我开扑腾拆那能做什么呢2333
    现在还有个600名树老师,难了
  • m
    mazin001
    好多老将其实是职业年龄,有的人十五六岁开始打打到二十多
    还有中韩体制一天12个小时高强度训练把很多人身体练废了,不是说uzi胳膊已经老化到五六十岁的状态了吗,等他老了要是护理不好怕是要截肢
  • 纯战士
    其实跟游戏没关系,出名了就容易这样。
    程序员工作是辛苦,然而抱怨没人听。
  • 久安aster
    隔壁星际二十二二十三也叫老将了
  • 久安aster
    三十多岁了打十年?如果真能打,不变捞,一年一签会没人要?说到底还是不能打了,新鲜血液太多了,长江后浪推前浪。
  • P
    PENTAX-DA
    ceb就是以前的7ckmad,有多鱼腩懂得都懂
    至于现在他能打到欧服前10,除了掌握了先进理论外,
    我觉得跟这个人的性格和团队凝聚力有关
    要不然以前那么菜也不会有人还带他玩了
  • P
    PENTAX-DA
    不是统一健身,是每人都安排了专门的健身教练,当然练不练选手自己的事
    意外机会跟以前lol某还算知名俱乐部的财务负责人聊过,lol俱乐部的砸钱能力真是让人咂舌
  • 纯战士
    然而他们具体到每个人其实没人管没人关心。当前的信息传播基本就是这样,你得先有人看,才谈得上内容。而且一旦有了知名度话语权,虽然很多事情会被多数人看不顺眼,但是总有部分人是支持的,而这部分人足够了。
  • P
    PENTAX-DA
    moba成绩吃的不单是个人能力,吃的是5个人对游戏理解的一致性和先进性。
    回看历届ti冠军,都是符合这一规律。与其说是个人的胜利,不如说是打法的胜利。
    这就是为什么ppy怎么组队都不差,重视团战的ig能一故做气,rat的A鱼能无敌,坚持同福就是干风格的haomu能暴打rotk,fear快30了能拿冠军,wings全员杂技能冠军,gh拖把奇迹流能3-0,打野og能双冠。
    个人我最不喜欢的就是og这种开局走在翻盘路上的打法,但是功利打法就是能赢,结果ti9开局不用翻盘了就更ez了。
  • 星野航
    这倒也没问题
    还是适合OG。这个东西还是蛮关键的,有个团队能让他发挥长处,那就有作用嘛
    他自从到OG之后,成绩一目了然
  • ロラン・ローラ
    很多小孩子三四岁就开始下围棋了,而且还是专业训练专人辅导,能打职业的别看年纪小,哪个不是已经下棋十年八年经验丰富的?搁MOBA圈格斗圈,不是老将是啥。电竞玩家如果也是三四岁开始练习,那我承认格斗玩家二十岁以后确实该走下坡路了
  • ロラン・ローラ
    那你举点格斗游戏刚入坑就无敌手,然后没多久就变得平庸的例子?天才见过不少,要么是新游戏大家同一起跑线,要么本来就有其他格斗游戏的对战经验,零经验的素人随便玩几个月就吊打全部的我真没见过,再怎么天才,也就是上手比别人快,成长比别人快而已,积累经验的过程就不要了?天才只要坚持玩,出头之日肯定不远,谈不上什么大器晚成,但肯定也不是一蹴而就
    至于所谓的大器晚成,所有人都在进步,别人甚至还更快,在天赋选手没弃坑的情况下还谈什么后发优势?除非这人玩的是难于上手难于精通角色,那这种例子可太多了,玩弱立回强择的名人基本都是这样,游戏初期强势的基本都是立回型选手,各种简单粗暴易上手的立回型角色,后期大后期就是各种强择型角色的天下。罪恶装备月姬格斗里这样的选手还少么?至于天才新人,择练会了吗,对策都懂了吗,没被人用各种套路揍得鼻青脸肿也有资格同台竞技的?手跟上了,那你脑子跟上了吗

    另外你都举了围棋的例子了,为何不举更容易类比的乒乓呢。
    中国乒乓选手从小练枯燥的正手反手,不练到一定年纪教练根本不让小孩练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
    日本乒乓选手从小钻研各种必杀技和发球神技,突出的就是一个花里胡哨操作万能
    “你反手无力,正手不精,脚步松散,反应迟钝,没一个动作像样,就你还想和我同台较量吗?做你的美梦!”
    不把基本功练到吐,还想和国乒队员同台竞技?
  • ロラン・ローラ
    够能杠的,学生族是玩游戏时间最多的,当了上班狗还有几人能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间?不被俗事缠身一心打游戏的本来就是少数,即便时间安排上能够做到,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会小吗,真的能做到心无旁骛吗
    在只有极少数人能打职业的格斗游戏圈,哪个大龄青年会这么傻把人生赌在这条路上
    再有一点,十几岁就开始打格斗的话,二十三四就算老将了,能不能打出水平来心里都该有数,三十岁之前没打出名堂那只能说天资驽钝,还是当个休闲玩家比较适合
  • K
    KYO(T)
    举个例子,小孩,KOF14
    虽然小孩现在并没有统治力,但是不可否认他是KOF14顶级玩家之一
    然而即便有着顶尖的水平,世界大赛中他经常被对手突然掏出一个冷门角色打懵逼

    这就是格斗游戏和MOBA以及其他PVP的区别
    再厉害的玩家,在格斗游戏里突然碰到不知道的东西,情况严重的话那一瞬间王者跟新手没啥区别
    而且一局一分钟左右,没有时间让你回城出装调整反杀,关键的一秒甚至一帧,输赢就决定了

    另外不要说全民都玩的话很快就不会有没人知道的东西
    就说9798,玩到现在都有高手表示有些小细节小套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或者知道有但不知道怎么用
    再比如KOF2000,前两天才有人在实战中新触发了一个迄今为止都没人发现的BUG
  • K
    KYO(T)
    你恐怕理解错了概念
    不是说大家一起玩一年格斗,30岁的人能比10岁的厉害
    而是10岁的人很难靠年轻优势用1、2年打败20岁玩到30岁的人
    同样的事在MOBA以及其他PVP虽然也不能说简单,但肯定比格斗容易多了
  • 绿
    绿冰
    zero成名时也差不多这年纪
    要不是有些格斗游戏没新鲜血液补充,要不就是有些格斗游戏经验门槛高得离谱
  • 梦回星海
    大概是职业格斗玩家圈子太小了,虽然批判一票大佬很不合适,但俺寻思如果这个圈子大到每年都有几十万新血涌入,筛出来的尖子迟早会把体力下降的老前辈淘汰下去。
  • K
    KYO(T)
    这或许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
    至少目前看来,格斗游戏缺乏新血最大原因就是新人太难冒头了,新人兴冲冲花几百块买了格斗,玩了几个小时通关了CPU觉得自己有点水平了,然后联网被大佬虐的怀疑人生删游退坑是常态,所以现在格斗游戏都想方设法降低门槛吸引新人入坑

    不过就算真的有大量新血涌入然后筛出相当数量的尖子,对顶尖的老玩家威胁还是有限的,毕竟能站到顶层的都不会是泛泛之辈,真正受到冲击的,应该是中层水平的人
    当然我也不否认,假如有一天环境变成了大部分格斗玩家都是十来岁入坑并且都一直坚持下去,那么三四十岁大叔可能就真的混不下去了
  • 杨雪崩
    doinb式打法打了两三局我就受不了了,太累了…

    —— 来自 HUAWEI VOG-AL10, Android 10上的S1Next-鹅版v2.1.2
  • 纯战士
    其实我觉得对战门槛高还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再门槛高,只要你能持续匹配到同样水平不高的对手,那也还是能玩下去的。关键还是没形成良性循环,基数本身低了,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对手。
    还有就是格斗游戏是修罗场,胜败就你自己一个人的事,不能靠队友也不能让队友背锅,打不赢那是真打不赢,确实容易让人放弃。而且,以上的这些所谓缺点,恰恰又是格斗游戏最好玩的地方,又不可能舍弃。
  • k
    kf9999
    梅园是职业雀士好吧,后来街霸4大热复出,还把另一个打麻将的拉了过来,好像是波产
  • a
    abzoon
    说到这个就想起WTF有一期安皇火猫丢玲珑心吃魔棒反杀
    当时就觉得这个选手对线菜归菜,细节确实做得好=.=
  • O
    Ofanim
    说白了还是没有新人,格斗游戏每年劝退的新人加起来能达到LOL每年新增玩家的百分之零点几吗?
  • K
    KYO(T)
    格斗游戏每年劝退多少新人我不知道,LOL每年新增多少玩家我也不知道,所以没法算
    但是我之前看过一个调查,龙珠斗士Z在发售一年之后,常驻玩家的数字不到销量的1/3
    然后我搜了一下VGC,龙珠PS4、X360、NS三个版本销量超过250万,这还没带上STEAM
    这么看也不是没有“几十万的新血”,然而这个数量级的新血还是不够
  • s
    stepbystep
    论反应lol是孙子级别的。多去看看fps和格斗游戏。
  • b
    bilibiligo
    没意思,不看。
  • b
    bm7号
    不懂,格斗游戏有职业这个概念么?有的话跟零几年中国星际1的状态比呢。
  • 0
    000000
    其实应该是JP新血不行吧,或者格斗本身比较吃经验?马甲波看起来还在打,有点鸡生蛋蛋生鸡了
  • s
    stepbystep
    格斗游戏虽然小众,但是年轻人还是不少的。不过格斗游戏反应只是重要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知识量和对策是2d主流格斗游戏的最重要的一环。
  • F
    FUZE
    格斗类还不是三大原因
    玩家少
    观众少
    还都是穷逼
  • o
    onezeron
    少太少了,国内尤其少,国外略微好点也不多。你看反应可以看punk就是年轻仔
    现有足够多年轻人出来以后,在讨论格斗游戏要什么的问题
  • o
    onezeron
    少太少了,国内尤其少,国外略微好点也不多。你看反应可以看punk就是年轻仔
    现有足够多年轻人出来以后,在讨论格斗游戏要什么的问题
  • K
    KYO(T)
    错了,龙珠欧美销量远超日本
    其实这贴关于格斗游戏的部分主要就是在讨论一个问题:
    是格斗游戏新人太少导致出类拔萃的更少所以老玩家才能长期站在顶端,还是因为新人缺乏经验无法在短期内靠年轻优势战胜老玩家或者直接被老玩家打退坑
  • 七堂伽蓝
    竞技体育,十几岁出来,20出头不行不是大把的,比如花样滑冰,没几个人能滑到20多岁还能保持世界水平,现在多少强力新人是14-18岁之间的
  • K
    KYO(T)
    PUNK虽然年轻,但是也玩了好几年了,今年才算真正成熟起来(或许也还不好说)
    前几年有过惊艳的昙花一现,但是那次被打崩之后一蹶不振了很久,这也是年轻人心态上的差距
  • O
    Ofanim
    实际上龙珠斗士Z的总销量已经超过400万了,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龙珠系列游戏的销量超过6000万,是漫改游戏的第一大IP,这400万销量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格斗游戏玩家?比如超宇宙就卖了600万份,漫画粉丝贡献的销量占比不容小觑。

    之前倒是有一个街霸4玩家的算法,街霸4每次更新必须买新版本,否则就只能玩旧版本,每次更新的销量大约都是200万,这200万就是街霸系列的核心玩家了,结合总销量来看,流失的玩家可能是4分之3到3分之2?
  • K
    KYO(T)
    那么LOL的玩家都是LOL相关的粉丝才入坑的吗?而且所谓新血当然是指以前不是格斗游戏玩家
    因为是龙珠的粉丝,所以入坑龙珠斗士Z,这应该是一种动力才对,然而即使有着这样的动力,依然无法让新血留下来
    由此对比,格斗游戏的劝退度比LOL高多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