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胀的一些忽悠

  • h
    henryzyl
    防忽悠公式:MV=PQ这个公式需要牢记。其中M指货币供应量,V指货币周转率,P指商品价格(也叫物价总水平),Q指商品总量。

    当市场化发展到一个稳定阶段后,V可以看作是常量,不必考虑。那么如果M的增长率超过Q的增长率,P就会增长,也就是通胀。通胀的定义就是:货币超发(即M/Q增长),或者物价总水平P上涨,二者是一回事。

    忽悠一:结构性通胀据说,中国发生的一直是结构性通胀,也就是粮食涨价,衣物不涨;或者说菜价涨了,电子产品反跌,总之涨价的是局部的商品,就叫结构性通胀。

    我们再看公式二:PQ=P1Q1+P2Q2+……+PnQn。即每种具体商品的数量与它的价格相乘,然后加在一起,就是物价总水平乘以商品总量。从这个等式可以看出,如果P不涨,即没有通胀的时候,是不是那些P1、P2就一成不变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显然不是,不同种类的商品总是在不停的此消彼涨,有的涨价有的跌价。反之,如果P增长,也就是通胀了,那么P1、P2们必然同时增长吗?显然也不是,不管什么时候,市场中总有一些商品在跌价。所以,如果局部商品涨价就叫结构性通胀,那么这个结构性通胀就是永远存在的正常现象,我们有什么好关注的呢?又何必要起这样一个名称呢?正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说,结构性通胀并无实际意义,只是听起来让人感觉通胀还不那么严重。有了结构性通胀,就有结构性调控,比如P1如果是猪价,那么不许猪价上涨,似乎通胀就控制住了。但是公式告诉我们,M和Q没变,P还是那个P。表现在公式二中,就是P1虽然小了,但指不定哪个Pn又涨了呢,即钱不变,商品总量不变,那么钱不在此商品处兴风作浪,必在彼商品处推波助澜。…[详细]


    忽悠二:输入型通胀厉以宁先生同时表示,“国际上的油价,铁矿石价格,粮食价格继续上涨的话,输入型的通货膨胀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再用公式检验一下。比如现在国际油价涨了,中石油拿7亿人民币去央行换了1亿美元,拿这1亿美元买了石油在中国市场上卖,那么对通胀影响几何呢?首先,因为少了7亿人民币,所以M减少了;同时,不管国际油价多贵,总之是买进来了东西,Q增长了。M减少Q变大,则P变小,也就是通胀反而减轻了。表现在公式二中,就是等式右边增加了一个PnQn(买进来的石油),等式左边反而变小了,说明必然会有其它PnQn在减小,即钱减少,商品增加,则钱在此商品处耗费,必在彼商品处节省。厉以宁先生还说“如果原料短缺的话,那么就会产生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或许厉先生还可以说出其它五花八门的通胀来,至于对不对,请读者拿着公式自己检验吧。
  • 离神最近的人
    呵呵,中国的砖家就会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