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一说免费医疗系统就是万年急症室的梗。

  • N
    Nightkid
    碰到小病小灾,满大街的family doctor(GP)和社区clinic随进随看不要啊,

    哪怕不要钱,

    金桂,必须去急诊室耗着,

    emergency(room)这词的意思在某些人理解来大概是“大业我来了还不马上伺候着”,

    本人当年学校篮球比赛眼角被砸开当场ems送到医院缝了十几针,

    都在急诊室“慢慢”等候了一个多小时,

    大概就是因为免费医疗太“垃圾”的缘故。

    真是庆幸自己在这样的医疗系统下过了十几年还活蹦乱跳的。

    对了,说的是加拿大。
  • 错乱僧
    中国人不怎么想,感冒看都要去大医院急诊,因为便宜不够贵,效率还高。

    本帖最后由 错乱僧 于 2018-8-29 18:52 通过手机版编辑
  • w
    wj3691556
    社区医院给我开了一大袋中成药,还让我7天后再来,麻痹
  • 上山砍柴
    我现在都说我信教,不吃中药和中成药
  • B
    BD
    LZ你住哪里?
    你家周边方圆30公里车程有多少个Clinic?有哪个Clinic是随便Walkin的。

    我家在Quebec的Brossard,Montreal南岸算是不错的一个周边城市。人口密度和消费能力都是中上的。我09年搬过去的时候,周边大致有5-6个Walkin Clinic,现在大致能保证开的有3个。这3个里面有的要求早上6-7点打电话过去预约,如果电话系统忙,瞬间号就排满了。其他的也都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早晨很早预约。如果你上午9点开始感到不舒服,没有一个Clinic会有位置的。
    解决方案就是两个,要么去私人诊所,要么去医院急诊。前者的问题是数量更少,而且去了只能诊断,检查化验什么的还要离开诊所到医院或者专门检查的诊所去做。所以很多情况只能去急诊。

    LZ你这样显然是没有过孩子,不经常跑医院。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会有突发情况。我等12个小时就是因为我家孩子白天开始剧烈呕吐,最后吐了一天,喝水都吐出来。但是这种情况在医疗系统里面优先级是低的,所以到了医院只能等,而那天晚上救护车送过来的孩子就有4-5个,我一家带着孩子就等了超过12个小时,从前一天傍晚等到第二天早上。
    你那所谓的简单外伤缝合有的时候护士就给搞定了,医生都不需要的。等你频繁需要用医疗资源的时候你就知道问题了。

    另外急诊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另外是误诊的情况。我认识的就有2个骨折没接好,一个是孩子,还不知道青春期发育会不会有影响。另一个是大人第一次没接好,然后打断了再接。为什么?医生水平差,为什么差?因为这种相当于国家管理的医疗体系,医生责任度差,而且医生看病人数量是有数量的,所以医生不需要多看病人积累诊断和治疗经验。更不要说如果需要看专科医生,如果遇到慢性病疑难杂症,排专科医生经常要排一年以上,一些无关生死的手术拍数年也是有的。

    另外,不知道你在加拿大工作了没有,年薪有多少。等你年薪超10W,看到你的收入被收50%税的时候,你就知道所谓免费医疗到底免不免费了。
  • 错乱僧
    就是,当我了解到香港要预约一个肾科专科医生要等半年,简直不可想象,国内三甲医院专科教授号最多几十元吧(副教授,主治更低),提前1,2周约肯定能约到,找黄牛更快。

    医疗不可能做到经济效率水平都好,当然CCTV报道里是做到了。
  • b
    brian_1015
    英联邦的公立医疗本质是保证你绝症不死,本质上就是舍得用药和好的仪器,要好的医生手艺和质量只能去私立医院。

    但是这个标准也是按照发达国家来说,天朝的公立医院的医生手艺可能不逊欧美,但是结合用药和仪器的综合的诊疗和治愈水平高过英美公立我是不信的。

    如果你看对医生,看骨折可能天朝和欧美差不多。但看癌症,天朝绝逼不如欧美公立。
  • 上山砍柴
    这么水深火热还不回来
  • B
    BD
    不是,这些免费医疗系统下,私立医院是很难活得。一方面患者在重税之后很难有额外得钱去选择私立医院。另一方面法律法规也限制私立医院和诊所。加拿大的私立医疗系统也就是这10年左右才放开的,以前是不允许的。

    这和美国的私立医院不同,美国的一半以上的人还是在市场化的医疗系统下。所以医院之间存在竞争的关系,很多医院都是私立医院。

    普通天朝医生手艺不输欧美,特别是门诊,因为看的多,经验多。但是专科和尖端知识比较差,这个很难说是怪医生,应该是大学的问题。欧美这方面强是因为医学院强,而且这些医学院和医院知识共享,共同科研关系非常紧密。
  • B
    BD
    需要的时候自然可以回来。现在是养孩子模式,让孩子在这边接受教育。
    从目前体验角度来说,加拿大医疗比天朝还差。

    美国医疗制度其实很好,负面新闻都是因为媒体。因为极左的媒体要追求大政府,鼓吹所谓免费医疗,绑架纳税者和选民。
    我认识的朋友从加拿大到美国的,都盛赞美国的医疗系统选择多,效率高。虽然要花钱,但是又不是废柴,都有保险,怕什么。
  • B
    BD
    对了,再说两句Family Doctor。Family Doctor好处是和患者家庭关系紧密,长期追踪健康状况,并且安排定期检查和打疫苗什么的。

    如果你不舒服了,可不是电影里面打个电话,人家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你给人家跑腿费和诊费人家也不会来的。一样要预约。预约的时间从几天到1-2周不等。遇到你家庭医生休假,你就等上个把月吧。
  • d
    djkiller
    我老板年初滑倒颧骨都摔碎了,在家等了一个礼拜才去做手术,坐标东京
  • N
    Nightkid
    在ontario,

    额,魁省都没配置 家庭医生 么?

    多伦多downtown的clinic基本都是walkin,

    至少我或者LP去过的都是,医生半小时左右肯定见到。

    要看专科或者做检查找GP约一般都是很快的,

    医院等急症室医生最久一次记得是4小时多,

    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能接受的,

    去看的原因是因为便血。

    联邦省的税是最高的,

    也带来了移民国家里一流的医疗福利保障,

    个人觉得是没毛病的。
  • 耶律德光
    别听bd胡说八道,英联邦几个发达国家的医疗都伺候不了他的话,一回国肯定就在医院杀人了
  • b
    brian_1015
    加拿大不清楚,澳大利亚45%的人有hospital cover。数量方面截至2015年,公立701个,私立630个,床位公立60000个,私立33000个。

    [本帖最后由 brian_1015 于 2018-8-29 19:47 编辑]
  • a
    aweiwei
    外伤只要不是危及生命的,一般都要等,急诊没那么急的。

    我丈母娘膝盖摔骨折了,救护车送到急诊的,人家都是等到下午才给办的住院,处理了一下等排队手术了。
  • h
    homepig
    在美帝待了7年还动过手术的我真的深有体会,美帝的医疗体系对普通人来说都是渣,别说那些高福利国家了,特别是小城市,基本一个专科医生预约时间都在1个月以上,那种walk in clinic真的是搞笑的,你们指望它能看病?基本上连医生都不多,很多时候是执照护士在处理病人(很多人恐怕分不出区别来),只能看看感冒之类的,真正的大点的病还是得找专科医生。
  • N
    Nightkid
    233,这边的家庭医生walkin一点问题没有额,

    如果on vacation直接换个家庭医生看就好了,

    上门服务那是私人医生

    说起来,袋鼠国的家庭医生也是walkin的,至少在Vic。
  • B
    BD
    安省比魁省稍微好点。
    家庭医生我上面说了,不解决急诊问题。急诊的事情通常孩子身上体现很明显,大人谁不能撑个3-5天啊,撑不了的去急诊肯定高优先级。
  • B
    BD
    我在另一个帖子里面说了,加拿大每年出境就诊人次统计是4w人次,在一个只有3000万人口的国家不算低了。
  • B
    BD
    换家庭医生?怎么换?安省允许有多个家庭医生?魁省是一个人只能有一个家庭医生,换医生要转的,还不是说转就给你转。
    魁省很多人还没有家庭医生呢。
  • b
    brian_1015
    大部分GP都可以walk-in,我不知道国内抱怨国外看病难到底是在哪一点?

    非要跑去公立医院看emergency这是什么习惯?国外的emergency其实事救命部。。。。。

    国内的公立门诊相当于国外的GP,仅此而已。
  • b
    brian_1015
    没有GP吗?
  • N
    Nightkid
    额,孩子有事也是先GP有需要再转医院,

    除非是晚上,可能是因为这边不需要等吧,

    去emergency怎么都得等,只要不是critical condition。
  • N
    Nightkid
    纠正一下哈,加拿大现在已经快4千了
  • B
    BD
    孩子的问题是一方面作为家长不愿意等,另一方面是Clinic不好约。
    比如孩子白天不舒服,Walking Clinic能最早是第二天早上约到,见到医生的话是第二天中午了。如果约家庭医生很可能是3-4天后。只有去急诊才可能在几个小时内见到医生。我的急诊体验是平均8小时等待时间。

    别说这不是事儿,加拿大很多人都是在这种等待时间内被耽误了,孩子老人每年不要等死几十个。
  • B
    BD
    有区别么?如果加拿大医疗制度这么好,为什么还有人自己买医疗保险?为什么还会出国就诊?

    另外,用不用医疗资源都是交重税,导致收入上不去,整个国家不思进取。福利制度对于社会影响问题多了去了。这个制度也就建立了不过30-40年的时间,欧洲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加拿大也就因为地缘的原因好点罢了。
  • B
    BD
    美帝烂的是便宜的小医院和小诊所。
    但凡有份像样的工作,有保险,诊所和医院随便选,基本不用等。
  • N
    Nightkid
    约家庭医生要三四天是神马鬼,

    walkin不能马上看么?那是挺神奇的,

    可以考虑搬来多伦多,

    绝对不用等吖
  • m
    mitaosi
    天朝主要问题是药物滥用和重病看起来太贵,屁民得了重病没钱基本上只能等死,这点发达国家好像只有美国和天朝有得一拼

    普通不是特别严重的病看起来就诊效率、花费其实并不高,重病如果药物、医疗器材国产化也花不了多少钱,碰到要用进口药、进口医疗器材那就GG了,一个月花十几万几十万轻轻松松
  • B
    BD
    约家庭医生要3-4天是因为每个家庭医生的患者都很多,而且家庭医生也不是每天都是家庭医生,有的时候还需要去医院门诊等等。

    我命薄,去多伦多怕被枪击。

    而且你说的Walkin随便进的情况估计也就多伦多,安省其他地方医疗资源也没有这么密集。我有朋友在London和Kingston这些地方,和魁省也差不多。
  • B
    BD
    屁民没钱天朝多数人有情可原,美国绝大多数都是活该。但凡父母有份工作的,父母的保险就够孩子到20出头,然后孩子工作了就有自己保险了。
  • y
    yang117
    魁省这么惨么……
    我这儿walkin的诊所下午去排点时间队也能看上,大多数不用预约。
    急诊我也常去,最久等了3个小时,不过医生来了就说多喝水……打发回家
    看专科医生也挺方便,我肠胃不好,这里定期打针什么也很方便
  • N
    Nightkid
    额,假设

    身体出了大状况,动手术不要钱,住院不要钱,

    但吃的药是要钱吖,

    而且还不cover眼科(近视)和牙科。

    如果外出远门出了紧急状况医院直升机也叫不起,

    买份家庭保险没毛病吧。
  • N
    Nightkid
    没不知足吖,肯定是误会,是误会。


    话说澳洲的医疗水平好像也是有点屌的,

    联系最近的几款抗癌药的研发成果。
  • r
    refo
    医疗水平和研发水平没啥关系啊
  • a
    alcard
    澳洲塔州全州人口50W,我这能直接走过去的GP一堆一堆的,基本上第二天都能约到。
  • B
    BD
    1, 错诊所虽然是私营经济体,但是医生的工资不是诊所发,是政府发。至少魁省是这样。
    2,这种可以上门的至少在魁省没有。每个家庭医生都是在满载运行,这就是为什么第二天约不到家庭医生的原因,还有大量的人没有家庭医生再等。
    3,转家庭医生说非常麻烦的,当然有新医生要接受你,现有的医生不能不放。可能是我之前表述不清。但是你不可能每次遇到自己家庭医生去休假就去找新的家庭医生,你显然是找不到的。
    4,的确。但是绝对没有什么加拿大医疗体系比美国好一说。美国最差的是在药品方面,因为FDA长期腐败和药品公司勾结。
  • B
    BD
    所谓“免费”医疗呢?当你收入被强行收到50%之后你一样要自己买药,还有很多医疗不管的项目。然后自己还要自费买保险。
    听我认识的一个麦吉尔医学院毕业现在在安省行医的朋友说,安省对医生待遇比魁省要高。所以很多医生都去安省行医。
    安省医疗资源方面可能丰富些,但是你知道这样的代价么?你自己去搜索世界上负债最高的次级经济体是哪个再说吧。基本上安省已经把子孙辈的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 山楂冰
    Brossard 算比较偏了吧,去吃个华人餐厅都要老早去排队。你小阔佬那么好车都买了不买个豪华点的地方
  • c
    copper641的马甲
    不是的,中產以上全家都是買保險的,窮鬼貧困的申請白卡一樣的用
  • 处男也是人
    当然没有键盘医疗系统来的稳定咯
  • c
    cloudian
    不用吵……有钱的国家/地区,一定整体上比没钱的国家/地区好……找特例,我身边,我自己……这都没啥意义……中国尤其是……论坛上只要讨论国情,农民农村农民工……啥的,都没有涉及……

    [本帖最后由 cloudian 于 2018-8-30 22:36 编辑]
  • 华莱士
    只有一部分家庭医生的诊所是可以walk in的。这种诊所一般嗯,可能在的医生比较多

    有很多是只接受原有病人预约的,作为家庭医生的话,其实看老病人比较容易,而且相对来说挣钱也多。
    但也有一些医生喜欢只看walk in
  • c
    cc0128
    查了下,开车30分钟,有不知道多少家gp支持walk in。
    大概对于bd,看病必须走路能去才算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