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缩水”很有必要

  • 上山砍柴
    虽然中职校有着高于95%的就业率,但因其低端就业,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中职毕业生与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基本相同,高就业率并没有给中职教育带来高吸引力。大多数中职校是低分学生的聚集地,靠有偿招生获取生源,有相当一部分中职校成为百姓不认可、社会信不过的学校。

    在中职校办学质量不让社会满意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为了应对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不考虑中职校的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不顾初中毕业生及家长意愿,一刀切地对初三毕业年级划分读高中与读中职校接近一比一的普职比。极大多数中职校招生无门槛、招生人数无上限,盲目扩大规模,规模与质量严重不匹配。

    盲目扩大规模,招来的学生基础太差,没有基本的学习能力,流生率较高,进一步降低了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教学质量”这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词”,在中职校只是一个“虚词”。

    与其这样只关注招生人数,盲目扩大规模,无法扎实提高质量,无法办出特色,莫不如对中职校进行“缩水”,缩减中职校数量,合理进行专业设置,科学制定招生规模,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对中职校的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要有清醒的认识。职业学校不是企业,不一定要做大;职业学校也不是军队,不一定要做强。其发展思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以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将职业教育办到地域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度。

    其次,应认真评估各中职校的办学质量。地方政府应对各校的教学资源、师资情况、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社会影响等做出正确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部分质量不合格、社会满意度极低的中职校进行撤并。对于能够继续办学的中职校,要合理确定各校的招生规模,让各校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有计划地扩大规模。坚决杜绝不顾质量,盲目扩大规模的现象。

    再次,严禁有偿招生,提高中职校入学门槛。有偿招生即使招到了学生,但却进一步破坏了中职校的社会满意度。在严禁有偿招生的同时,要进一步规范中职校的招生工作,让各所学校凭借办学质量吸引生源。各所学校要对生源有一定的质量要求,入学没有门槛的学校,是很难办好的,也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中职校在招生时应划定入学分数线,让学生怀着求学的目的,怀着对学校的敬畏心理入读中职校,这是提升中职教育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

    质量与规模,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对部分社会满意度极低的中职校缩水,减少中职校的数量,让“规模”与“质量”匹配,是中职教育理性发展、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

    来源丨蒲公英评论
    作者丨吴维煊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d
    duxiaod
    国家这么做已经定性了,要实现2025中国制造,必须需要足够的蓝领。
    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白领,那么多搞研究的,鹅们就当蓝领就够了。
  • 旨旨x
    其实很简单,让蓝领收入高过官员就是了
  • d
    duxiaod
    这个估计比打赢贸易战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