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索索们一个提醒,SONY(索尼)可能中了巨硬的陷阱!

  • 周伯通
    在一架列车的高级餐厅内,当李冰冰一把夺过装着华仔扔出冰块下落的杯子时,葛优却说到,小叶输了。

    2013年6月11号上午11点,当一片人欢腾在SONY发布会结束时,我慢慢的熄灭了手中刚点燃的烟,呵呵,SONY这次输了。

    屁股决定脑袋,我以前就说过,立场不同导致了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玩家和厂商的立场,自然不同,站在玩家的角度,支持的是索尼,而站在厂商的角度支持的却是微软,微软和索尼所站的角度不同,微软维护的是厂商的利益,而索尼更多站在了玩家便利这点上,然而可惜的,主导这个市场不是玩家,而是各大厂商,说句通俗的话,玩家是屁民,厂商是权益集团,微软和索尼是谁抱错大腿一目了然。

    PS4,必败!因为PS4背负了三宗罪!

    1.最重要的,一个严格防止二手,打击散装光盘,更严格的网络环境,一个破解难度低,二手交易泛滥,网络环境糟糕,你说最终厂商会选择为谁做游戏?你可能会说,玩家选择的不是装机量就高吗?厂商只会在装机量高的平台出游戏,呵呵,对于以上这种无知理论,我只能呵呵了,因为如果以上这种说法成立,那家用机本身这个东西就不应该存在,为什么?因为从玩家角度而言,更适合玩家的既不是PS也不是XBOX,而是PC,PC拥有更好的硬件,更自由的网络,更多的散装光盘,最主要,更多的装机量,但结果呢?曾经有朋友说过,主机这样东西就是厂商绑架了玩家,因为厂商要选择防散装光盘更严格,更能赚钱的平台,不在PC上做游戏,玩家的胳膊自然拧不过厂商的大腿,乖乖去买主机,主机也就主导了这个市场。因此,即便XBOX不照顾玩家的利益,但你是选择有100个游戏的XBOX还是只有10个游戏的PS?微软和索尼这这点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推广,量变会得到质变,当PS4破解满大街,正版二手满大街,网络外挂满大街时,呵呵。

    2.微软只需要把握好自己的本土市场就行了,而索尼在日本还要面对任地狱的夹击,所谓用兵之道,切忌分兵而行头尾不得兼顾,而老任在欧美市场主打的消费对象却和微软冲突不大。

    3.认为PS4会赢的无非就是399的价格,然后作为资深专业玩家的我一看,呵呵,这只是微软布的局而已,因为微软大可推出不带体感的版本,或者会员制的低价格版本,随便挖个坑,索尼就跳了,这就是一流国际大企业和三四流企业之间的差距了。

    仅仅站在玩家角度看到PS4再多的好,也只能是废纸一张,看问题,要学会不被表面现象迷惑,要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要会换位思考。
  • l
    luoyianwu
    哈?
  • z
    zealt
    A9發一遍不夠過癮吧
  • l
    lvseqiji
    sony输了,喜大普奔

    ----发送自MOTO XT910,Android 4.2.2
  • w
    wyhman
    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
  • 无动于衷
    楼主 这里有一个禁忌的话题 那就是哪些从未在PC平台上登陆过的游戏一旦登陆就会立即见光死 你要不要玩玩这个
  • h
    hicali
    现在这些人怎么什么贴都要A9发一次再跑S1发一次吗。
  • 发霉的马甲
    这个不是NGA著名的傻逼之一吗?发到A9被群众菊爆,然后发到S1寻找组织。楼主得多屌丝啊
  • 星之幻想曲
    等等,在A9好像还是7条来着,怎么到了S1缩水了
  • c
    chivalry
    黑的不到位…你站玩家对立面还想不想做生意了?

    ——— 来自Stage1st Reader Evolution For iOS
  • x
    xiluo3344
    根本是乱扯,
    巨硬之所以强化联网能力附带一些强制要求玩家ONLINE的措施,跳出游戏看问题,再把目光瞄向巨硬其他战线的劲敌谷歌FB,就很好理解巨硬这么做的理由了,只为了一个词大数据。
    巨硬的意图比索尼更时髦点,索尼这次赢就赢在他们自己一直说的all about games。
    但是巨硬的意图就不纯的,倒也不是说他们已经很清楚的想到了在X1上实现怎么样的变现方式,不过最起码让X1成为巨硬堆大数据有效收集玩家信息的一个入口这种功能还是有的。
    所以谁赢谁输,怎么说,索尼保守的all about games在时髦的时代反倒成了赢得玩家的法宝,就像很多人说的什么都没干就赢了。
    但是巨赢嘛也不好说,意图本身就没索尼那么纯粹,究竟谁能靠主机获得更大的利益。
  • x
    xsummer
    索尼是可以打游戏的游戏机,微软是可以打游戏的机顶盒,两个东西已经不太一样了。一个是纯粹的gameplay,一个是更加广泛的entertainment,各取所需吧。

    ----发送自LGE Nexus 4,Android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