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穷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 红叶
    “三难”指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我有一些穷朋友,生活条件比较差,动迁没份,该买房时没买,该下岗时却下岗失业了。我从其中两个朋友的遭遇来看这三难,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个朋友,现年63岁,原纺织厂机修工,后在上海百万人下岗大潮中转到私人企业工作,收入少,现退休,他原住在市中心一层搁楼,7平方米夫妻加小孩,下面住他父母,后单位改善住房,与父母分开,搬到城市边缘(现已是热闹非凡了),25平方米,一大间,中间一隔就成两间了,一家三口,当时已算是天堂,然而从80年代后再没改善,因为他的房子不好不坏,没人来动迁,女儿上美术专科学校,费用更增,曾因血管内4处要放进口支架(进口器材不能报销,当时这种东西没国产),价格达十多万,自暴自弃想死,我和几个从小的朋友每人帮助他两万元,他再向亲戚借一点,渡过了难关,我还替他女儿介绍一份不错的工作,对家庭不无小补。好久没联系后,今年春节他突然现身,邀请我去他家,原来买了新的经济适用房,80平方米。

    还有一个穷朋友,60多岁,锅炉工,身患严重糖尿病,住房小,50平方米吧,他儿子工作不错,在地铁公司当技术人员,他们家要待到儿子结婚再生一个小孩才能达到购买经适房的标准,正在存钱中。

    两家人生活都很困难,但并没有过不下去,这应该是上海大部分穷人的现状。我们从他们身上来看看“三难”吧:

    先看住房难。

    他们两家上海住房困难户中比较典型,面积不大,但与我朋友在香港花400多万买了45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来比,他们不仅没花钱,还在分配或动迁中拿到一点补贴,所以至少能过日子,没做房奴。至于外省市移民,早年来的只要买了房,现在都没问题,比如我公司在2005年前就职的外地员工,全都有房,当然他们家庭也给予了支援,但隔壁公司有几个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比他们高,最后也没买成房。他们交流后是这样总结的:当年普通员工工资只有8000元左右,买房时不会心生妄想,远远的先买一套,谁知就涨了,今后买新房可以卖了当首期,进入良性循环;但一些外省市来的中层管理人员因为工资高,想法特别多,又想好,又想近,又想便宜,挑挑拣拣拖了几年,鸡飞蛋打了。应该说,上海绝大部分市民住房并不太难,我这两个朋友已经守得云开见日出了,起码与香港“800尺豪宅”有得一比,但要称心如意还不行。不过近几年移民到上海,家庭又没有实力支持,那真是困难,不过现在已经有了经适房和廉租房,上海今年上半年可供70000套左右,正在开工的还有50000多套,问题会逐年缓解。

    再说看病难。

    我这两位朋友都有慢性病,因为有医疗保险,从来没听他们抱怨过看病难,但其他情况则各有因由。比如我侄女脚摔断,他们到一家著名的医院看,人满为患,给安排在正规病房外的一处阴暗潮湿的房间入住并等待,但他们宝贝女儿当然受不了,不得已转到一家区级医院,医生对他们态度很好,简直感到受宠若惊,从副院长到主任,一再说感谢我弟弟对他们的信任,因为人家一般看不起区级医院。他们进去后很快安排手术,病房条件一点不差,后来我父亲也遇到同类事,我也这样办理,方便快捷。至于看一般门诊,我已经有经验了,不要上午去凑热闹,因为外省市居民看病多在上午,环境差,排队长,如果下午2点后去,就没什么人,更建议在周六上午11点30分门诊停止前去挂号,根本不用排队。我在澳大利亚的亲戚一直说上海看病比国外方便,不用预约。

    现在要讲专家门诊了。专家就是教授级的医生吧,那才叫困难!专家一般每周看一、两天门诊,能力有限,但找他看病的人是无限的,清晨4点钟去排队也未必能拿到挂号,给黄牛创造了很大空间。大部分的病不值得排队去看专家,但有时专家确实不同。我曾在博客中讲过,我认识的一位外地病人,因上当,被非法的传销培训人员所困,想从三楼爬下逃走,摔断腿,差点锯掉,他父亲果断叫出租车从南通长途将其送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一位专家用了许多办法保全了他的脚。所以,上海医院因为水平高,设备好,周边地区甚至更远省份的病人都来上海看,这不是上海能解决的。对于专家门诊,我这两位朋友都有一招,过一阶段需要看一次专家门诊时,就在当日近11点半时,不挂号直接冲到专家门诊室,求他加一个号,专家是有权加号的,你只要讲得足够可怜,当然要看专家的心情了,有时也会被骂。还有一个不可理喻的是儿童看病,因为实在太宝贝了,连感冒也要到儿童专科医院去,上海就几家一流的儿童医院,不是人满为患,而是人山人海,所以我女儿小时生病时,我一直让她去有儿科的普通医院看病,从未发现什么问题。所以看病可以说很难,也可以说不难,看你看什么病,找谁看病,在什么时候看病,要求高不高。

    至于给医生的“红包”,难!但这不叫看病难。遇到复杂的病,鲜有人不愿给红包的,他们难在有的医生确实不要,有的医生心中想要,又不说出来,装清高,他们根本分不清,这才是难死人的。病人家属的心声是:他X的,你就说吧!别为难我们了。

    最后谈上学难。

    这与看病难的情况一样,要看什么情况。从上小学到上初中是按地域分配的,不考试,确实很好,但孩子不考试,却要考家长了,如果家里附近的小学、中学质量不好,家长没办法倒也死了心,听天由命,但凡有点办法的,没一个不是搞得死去活来,一是托人走路子进理想的小学,这个越来越难。二是找所谓学区房,现在学区房天价,还要提前五年将户口迁入,许多家庭没能力。三是进民办小学或初中,不仅贵,好的民办学校入学也要竞争,也要托关系。当然,你以为有关系就可以进好学校,那又错了。保住学校生命线的是升学率,把不中意的学生招进来将影响升学率,所以一样开后门,名幼儿园和名小学出身的学生成功率比较大,所以要从幼儿园开始,这个真的难。

    我这两个朋友是个P民,啥指望也没有,于是一个是儿子上大专,地铁专业,现在是业务骨干,收入不少,家里虽买不起房,也找到了女朋友,正在等经适房。还有一个上了美术专科学校,经我介绍到一家公关公司做设计,5000多块一个月,钱不算多,但家里无所谓,等着她出嫁。倒是许多正经大学毕业的还没有工作,家长急得两眼发光,两者相比,上了大学的难,还是没上大学的难,还真不好说呢。不过这又涉及“工作难”了。

    所以说,上学可以不难,但也可以很难,最好是政府提供均质的免费小学和中学,不要搞重点不重点,同时允许民办学校大量存在,让市民自己择校,让学校自己择生,政府给每个学生补助,足够上公办学校,上私校就自己贴钱。

    至于上大学,现在有帮困基金、有学生贷款、有奖学金,是解决困难群体上大学问题的,上个大学现在竞争也不算厉害,但要上好大学就另外一回事了,美国也一样,遍地大学,人家一流企业只认那十几二十家大学。

    这“三难”倒底难不难,从上海的情况来讲没法一概而论,总的来说是不难,但是不尽如人意,还与你的欲望有关。不过也有一些是很难,比如医院专家门诊。我是一向支持私有制的,没有大量私校和私人医院存在,靠政府是没法解决这些难题的,要不就象底特律一样破产。至于住房,也要在对特定阶层进行救济的前提下,坚持市场化的道路,政府包揽住房的日子我是有记忆的,绝非想象的那样美。
  • N
    Narancia
    全来大魔都吧
  • 冲锋衣
    魔都和帝都真乃难兄难弟
  • l
    lmla
    你朋友都是60多岁的啊,大叔贵庚啊
  • s
    shacg
    “一些外省市来的中层管理人员因为工资高,想法特别多,又想好,又想近,又想便宜,挑挑拣拣拖了几年,鸡飞蛋打了。”

    这段写的绝壁传神,和我们公司的情况一模一样
  • 梅影横窗瘦
    楼主是出名的转帖王你不知道?
  • 喜欢它likeit
    本地人还是能活下去的,就是有点苦
    外地人买不起房,但是如果回老家,还是有后路的

    只要不跟别人比,生活还是能继续……
  • 秀才
    楼主说的太对了,像我这样不但父母支援不了,还要每月给父母生活费、医疗费的,在上海扎根太难了。不是付不起房贷,是根本就拿不出首付款。攒啊攒,等啊等,房价直线上涨。要不是早先借钱在南京买了套能付得起的房子,自己在魔都买房的首付款是无论如何攒不出来的。
  • 8
    888999000
    放了四个进口支架……自求多福吧,现代医学对支架的看法是能不放就不放
  • E
    Eclipses
    儿子在地铁做还能申请敬事房?
  • s
    supernova
    朋友都是60多岁....LZ多大了.
  • 冬年斯基
    运气很重要。
  • 我不懂
    lz说的很清楚了,不是魔都人来魔都混就是死路一条
    帝都公交四毛,请赶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