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加分损高考公平 催生“加分俱乐部”?

  • p
    ppp0314
    航模加分损高考公平 催生“加分俱乐部”?
    浙江绍兴一中 2009年参加航海建筑模型竞赛加分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家长分别是副区长、市建行行长、市财政局副局长等地方权势人物。该竞赛可带来20分高考加分,而据上年高考成绩统计,浙江考生每增加一分就可超过200多名竞争者。(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激烈的高考竞争,不仅进行于场内,同样表现于场外。二者所不同的是,前者拼的是考生个人智慧,后者攀比的是关系、人脉、金钱乃至家长手中的权力及活动能量。虽然后一种“考试”并非普遍现象,但对社会公平和公众信心的侵蚀破坏,确实难以估量。

    尽管看似无形,却始终有个“高考加分俱乐部”的魅影在现实中游荡——前些年,其纽带是省级优秀毕业生加分政策,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统计,获得这一荣誉及加分资格的,多数是神通广大的干部子女。在此项加分政策遭取消后,花销不菲的“三模三电”(即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竞赛迅速蹿红,成为不少具有权势和金钱背景家庭的首选,再次直戳现行高考加分政策软肋。

    “三模三电”竞赛,规则本身漏洞百出:拿20 年前的有刷电机速度标准来考量现在的无刷电机,如同以拖拉机速度标准考核轿车,当然所有参赛者都能达标并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轻松换来高考增加 20 分的筹码。同时这项竞赛又是一项奢侈运动,动辄数万元的培训费、器材费即相当于一名高中生 3年开支的总和,工薪家庭难以问津,有权有钱家庭趋之若鹜。如此“加分”,为极少数人铺就终南捷径,却使最大多数人深受伤害。

    历史上之所以出现考试这一人才选拔形式,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体现公平,并以公平的形式追求公平的结果。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滋生于制度断裂处的“ 高考加分俱乐部” 却在用权钱魔力为分数注水,挖空心思地消解公平。高考还没开始,当莘莘学子千军万马参加角逐时,少数人已通过不正常手段悄悄为自己提前捞取 20 分优势,公平被迫给权力、金钱让道,这合适吗?让高考真正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好制度,必须从根本上铲除“高考加分俱乐部”之类怪胎及其滋生的土壤。
  • s
    shinken4503
    如果不能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我无条件赞成一切加分理由和制度
  • n
    norush
    20分吗 不算啥

    这些干部子女加一百分也未必考的过穷人的孩子
  • 枪骑
    畸形教育制度的产物
  • d
    dorn
    比起藏族的加分,20分算个P
  • f
    ffl2008
    但是干部子女一樣進這些學校
  • 忘却武士
    教授的子女随便进大学
  • 折翼大天屎
    20分算p
    180加20还是只有200,人家700的的加到720也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