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的大师,说话写字似乎都很喜欢夹带英文

  • S
    Severus
    林语堂这种干脆只用英语写作的就不说了。
    像傅斯年啊陈寅恪啊赵元任啊李济啊这类非常正统的中国文史语方面的学者大师,聊天写信也是经常要夹带英文单词的。
    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当时的中文无法表达的概念性形容词或名词非得用英语不可,多是些很普通的生活中的名词。

    当然他们都是留洋多年学贯中西,英语非常的好,甚至可能受一种放到现在来说政治不正确的新思潮影响,更愿意说英文。

    但总感觉钱钟书写的“嵌在牙缝里的肉丝”,好像也是在扇这些大师的脸...
  • 烟雨江山
    现在也是啊,这些明星也一样
  • S
    Severus
    我的意思,身为搞文史语这类“国学”的大师,聊天写信夹带一些无甚意义的英文词,略LOW
  • t
    tit
    别人先不论,在赵元任面前谈语言,我是不敢吭声。
  • r
    reg-neo
    钱钟书牛逼嘛,自然看不惯别人
  • 绯雨流
    那你看鲁迅、朱自清连的地得都不分,是不是要气晕过去
  • S
    Severus
    这个是当时的语法体系不成熟而已,小时候看很不服,长大了再看就不会再有这种感觉

    [本帖最后由 Severus 于 2018-4-27 15:13 编辑]
  • v
    vekda
    钱锺书《管锥编》还带德文,印象特别深刻,可能还有希腊文和拉丁文。
    有些词还是要用外文原词才能更准备的表达意思。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装逼。
  • y
    yubu
    洋气 先进
  • a
    aironline
    你说的是引用原文吧……而且他先翻译好了中文再括弧里注明原文的吧。
  • n
    nightmare8424
    我他妈读谁的书来着。。

    所有的 得 地 的 全部用 【底】,最后实在没看下去。。。。累死了。。
  • p
    pangtiane
    那个时代普通人也爱说英文吧,密斯张密斯吴的叫
  • c
    chooffy104
    那个年代的读书人本身水平就很高。我小时候爷爷的兄弟从国外回来,看他们讨论经常英文对彪
  • S
    Severus
    普通人我去...
    要不你还是先搞搞清楚民国时代普通人的识字率吧

    民国不只有徐志摩,还有祥林嫂

    [本帖最后由 Severus 于 2018-4-27 16:26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