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公司和人聊到外地人在上海买房的问题~

  • z
    zjjly
    对方意见是现在很多外地人才都抱怨在上海买不起房~房价太高.
    我的意见是,身边大多数的上海人能有现在的住房,都是靠2代甚至3代人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住房,凭什么随便哪个外地人也不论自己能力好坏.想着随便混个几年就能获得同等的住房条件.
    非地狱,理性讨论
  • 小天猪
    上海70后80后先在陆陆续续都开始继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财产了,大多数都是住房。
  • 武松
    其实一样啊,


    上海人到北京,北京人到深圳,
    都面临一样的困境.
  • 人民军医2
    楼主直接精确打击到了我
  • z
    zjjly
    反过来想.现在整体环境好太多了.我们父母这一代.不少都是结婚结在宿舍里,孩子生在宿舍里,普通工人,工作个10年,表现好才分个20平的单间,然后通过20年,自己慢慢盘,才盘出今天的局面.有很多甚至不如.局外人只看到现在上海人对于房子的优越感.谁能体会过程.
  • p
    planar
    lss不是买房了么········
  • z
    zjjly
    朋友,你不是随便什么外地人..谢谢
  • z
    zo
    不一样的,北京人把北京的那套房子卖了,基本上就可以买得起上海或者深圳的房子。。。。。
    但是一个内陆城市的,比如攀枝花、昆明这类城市的,即使把老家的房子卖了,也最多攒起一线房价的1/4,或者更少。
    这就是区域发展带来的不平等。
    来自不同区域的人,身价的起点差别太大。
  • s
    strjks
    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是受害者
  • c
    casiosushi
    穷人都是
  • z
    zjjly
    然后继续谈到新来上海的外地人才.即使年收入30w依然买不起房.但是这个对比依然是不公平的.我总结就是要求过高.其实市场上还是存在100w左右,地段交通不错的老式公房.年入30w为什么买不起?要知道,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我们父母那一代.3年净收入可以拥有一间这样的住房,只能存在于幻想
  • 我是网八蛋
    确实,那些认为父辈来房子比我们容易的都是没过过苦日子的少爷。
  • G
    GIN
    北京是一个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的地方
    上海是么?我真不知道数据。
  • 腚眼冒热气
    各地都一样,我家也是,直到我上高中,家里才有了自己的房子
  • a
    ailong
    祖辈都不止一个孩子吧~
  • G
    GIN
    这没办法
    有人就出生在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 有人就出生在美国纽约
  • j
    jiamiao
    少爷小姐太多了 都一样其实 住惯了父母上辈的提供的住房 再住小的破的估计都不爽
  • 孙艺珍
    最近把一套10年前拆迁时候分的房子卖了
    找原始发票的时候发现,当时才2万3千块就买了。。。。

    现在94万出的。。。。
  • 小天猪
    比如老一代的一套房子价值100-200万,一般都是3到5个子女,这3-5个子女生的都是独生子女。那么每家几十万,家里困难的,首付至少可以出了。
  • p
    planar
    说实话是这样的,这种房子是存在 而且上海小青年更容易接受。。。
  • 小天猪
    拆迁才以这个价格卖你,不拆迁怎么可能这个价格拿到,哪怕是10年前。
  • z
    zjjly
    前几天看到有一个说法,80年代的1w块购买力等于现在的225w
  • 小天猪
    我看到先在很多网上介绍的装修的很好的一室户或者一室半的直筒套件,看的我都流口水。如果新婚无小孩,除了空间小,并不影响生活质量。这种房子市区内环内地段好的也就100万上下。我觉得很实惠。
  • 孙艺珍
    我的房子是99年的呀
  • 少先队员
    这里有一点
    同样是普通老百姓
    父母那辈有一套商品房 和 现在的年轻人有一套商品房 性质有了区别。
    年入30W依然说买不起房的 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即使年入30w,对生活依然很迷茫。换句话说,买不起房只是他们不愿承认自己迷茫的一个借口。”
    而父母那辈,即使还没房子,以后的生活也规划的妥妥的了。
  • f
    fenny
    lz的理论要建立在本地人没人觉得房价贵的基础上
    否则跟地狱有什么关系?
    本地人外地人都一样,都需要二代或者三代的积累
    靠不到上一代的本地人一样要说房子贵
  • 九月雪花
    如果一个蒸蒸日上的城市,能不断的输入新的人才,新的力量,创造了新的物质财富,会越来越好。城市也是负责创造一个让大家能舒适生活的环境的。如果变成了按资排辈的发展模式,势必造成财富创造的减少。
    让人才能留下,也能安居生活,这才是城市建设的方向。如果都是跑过来享受城市成果的,不去建设这个城市。就算都能全款买房,而这些人就如暴发户一样,只能拉低城市水平,上海众们愿意看到么?
  • 孙艺珍
    天猪你是看人挑担不吃力
    这种房子会配车位吗?没车位是不是影响生活质量了?
    空间小的话大电视用起来别扭吧,是不是影响生活质量了?

    房子大的确会是生活质量提高,房子小的确是降低了生活质量。
  • z
    zjjly
    3代下来没有积累到任何物业的本地人,属于极少数,极端例子~不在讨论之列
  • z
    zjjly
    其实上海在07年之前,这一点做得真的是非常不错的.只是07-09年这一波...实在是无话可说~
  • 忍者大湿
    平分。。。。我见过的所有这种情况都是就给最困难的一家或者一直跟老人住的一家!
  • z
    zo
    我倒不是说富二代。
    我的意思是,如果上一辈的努力程度、能力素质,工作事业、机遇,地位都是相同的话,一线城市的上一辈要比二三线的上一辈积累的资源要多得多。

    有时候觉得还是地域决定了一切。
  • z
    zjjly
    动迁一般能平分...遗产能平分的,按照正宗蓝光人家庭,感觉概率很小
  • p
    planar
    生活质量是个相对值······而且是个变量 ,你可以慢慢改变的!
  • 孙艺珍
    那只能说 地域也是一种资源
    上海也比不过纽约呀
  • 小天猪
    你还配车位?我是说刚刚踏上社会攒钱结婚的年轻人。你倒是给我一步到位了:D
    哪怕再小的房间一面墙也够挂个60寸LED了。
  • z
    zo
    赞同的。
    我只是觉得lz拿父母辈如何打拼的例子来教育同事,显得不在重点。
    重点其实还是在地域出身上。
  • S
    SeanAngela
    老公房哪怕内部装修的再好,水电等硬件的老化以和先天不足是没有办法补救的
  • z
    zjjly
    这帖里很多人的回复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 p
    planar
    这些硬伤谁都知道·····问题是大家都有足够的钱去买新房?
  • C
    CrazyMoon
    首先声明,本人是三无北漂,但是我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支持这个观点的。
    看看我,自己有家不好好呆着,非要跑到别的城市来上来生活,那我就肯定活的比当地人更多的辛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承受更大的压力。想来我在家乡的家也不是一直就有的,也是我的父母或者是祖辈的某一代人像我这样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看当地人现在这么潇洒,他们的家那也是由他们祖辈的某一代人建立起来了。凭什么我到哪里就该什么都有呢?虽然我也被北京房东欺负过,虽然我也被有些北京人优越感爆棚的骂过臭外地的,但是我知道既然决定出来混,就要摆正心态,抱怨,嫉妒,甚至是仇视当地人对我毫无益处,从来都是一笑而过。
    其实谁都没有家,所谓的家只不过是你上一辈人漂泊的终点而已。

    [本帖最后由 CrazyMoon 于 2011-7-15 11:17 编辑]
  • z
    zyxwvu678
    个人看法,早晚向香港价格看齐
  • 人民军医2
    外地人在上海真的活的累,除非家里暴富的那种。但是赖也只能赖在上海了,户口迁不回去,工作也只能安排上海的,老婆更不愿意离开
  • z
    zo
    对的,地域之间的等级差,必须要用极大的努力来克服。人的起跑线从来都不是相同的。

    不过,有些悲哀的是,等级差别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辛辛苦苦跑到终点,离别人的起跑线还有很大距离呢。。。。。。
  • b
    badfly
    还是回归到终极问题投胎上了
  • C
    CrazyMoon
    出来混就要有这个觉悟,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么,很多差距并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赶得上的。
  • c
    csimd
    其实这都合理,问题是公租房什么太少,对外来人才影响很大
  • s
    sijigh
    08年买房,50平,半郊区。住到现在,两个人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不自在和不舒服的。生活质量?一个月赚多少了,有几个好爸爸了。说白了,现在很多人的心态,尤其很多TGER的心态,差到不行的地步。一步登天都以为自己是谁了
  • 投胎在中国就够不幸了

    内部还要再分三六九等 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