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名校的孩子都去支援世界建设了 为啥名校占用

  • k
    kerafyrm
    这一点我早就想说了,目前北大清华培养的人才一半在国外,对国家建设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小,偏偏占用了大量资源。
  • j
    jrtop
    你大胆点,猜一猜为啥?
  • d
    doocoo
    不应该考虑这些问题,人才去哪儿都可以。
    你得想办法把全球精英搞过来。
  • b
    benquin
    你要这样想 初衷是派人出去夺取对方高层 至于变不变节就看个人了
  • q
    qazqaz
    自己的留不住,别人的更难搞。
  • 7
    7223939
    不要想得太窄,就算一多半在国外,这一大半中有百分之二三十能学成回来或能和国内交流一下,国内科技就受益匪浅。钱多只能相对解决硬件,顶级科研恐怕短时间用钱也堆不出来。
  • q
    qazqaz
    中小学衡均才好,北京的学生真幸福。
  • f
    flyingqw
    你想多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是想碰就能碰的?何况还是天子脚下。上海的中小学你去均衡一下试试也许有点戏
  • i
    irony
    其实都一样,普通高校厉害的人才一样会出国!关键是看他们能不能带成果回来,所以搞好大环境,让人才能回流,也像美国一样吸引各国的精英。还有一个,要自信,我们要走遍世界各地,外语还是非常重要的,争论哪里月亮圆不圆意义不大
  • l
    lqtj88
    考95分与99分的人,工作成就真的能差很多么?有时过份放大名校的作用了,实际界限不会那么明显
  • h
    hwqdyx
    你都能搞来别人的了,自己的还回去吗
  • j
    jumping_pro
    用时髦的话来说,我觉得这就是所谓“内卷”带来的结果吧。。。那么多人抢一个资源,我是决策者的话,明知道95与99区别不大,但从概率上讲,我交给99的人来做成功可能性会大那么一点点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大家认可的选拔标准,最后出了问题我也无责。。。但你把资源交给95的,出了问题就会有人追责“为什么当初不交给99的人来做?”
  • 一屿
    清北都跑去搞金融了
  • 天空与大地之兽
    一般工作不一定,但是顶尖的工作那么明确说会……而且不是一点半点,越是高精尖越是如此……100分是因为上限就100分,95分是因为真的只有95分……另外请不要忘了上层人士的出身在哪个等级的学校,背叛自己阶级的人毕竟是少数……
  • M
    MADVR
    所以制裁国内高校名单没有清华北大?
  • a
    asd4569831
    非常赞同
  • S
    Sanguinius
    吸引人才虽然确实有体制问题,但是top1必然比下面的更吸引人才。
  • a
    asd4569831
    我们可以加班996啊,这个样就可以变成75%在国内了
  • X
    XXXXXLPPP
    文不对题
  • c
    cyberben
    马太效应
    二八定律
    先富,嗯,带后富?
  • b
    brokenchina
    是1000人计划吗?
  • a
    anyun73
    不想想为什么出去?
    回来当孙子无偿讲奉献?
    国内的科研环境还是算了吧
  • s
    s8347348
    就现在这个社会观,能跑我也跑。小时候觉得医生老师很伟大,现在觉得真的这就是两份工作而已。现在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了,人也不会像当初愚昧了
  • 9
    9IVIP
    名校的资源肯定比普校多啊,今年过年我带孩子去同学家拜年,他家孩子是名校的小学,我家孩子是普通的。吃饭的时候就聊起了学校的伙食。他家娃午饭一顿12元,非常的丰盛。我家娃一顿10元吃的就比猪食强一些。就这简单一点就知道名校和普校的区别了。
  • 一屿
    如果一个国家的公共资源像私人市场一样发展 那真的是。。。
  • d
    dabaosodmi
    大学已经不算基础教育了,有落差很正常,毕竟人的能力不可能都一样。最关键的还是基础教育的公平性。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的让孩子减负,反而更忙碌了。而且课堂上原本该去讲的,现在都默认在课外学了。这些才会导致各种不公平,学习的门槛抬高。分数不是万能的,但是相对来说是最公平的,而且是底层人上升的成本最低的方式,一定要守住这个底线。
  • 一屿
    公共资源就应该保持它的公平性 这是全国纳税人共同养着的

    如果20年前你说大学不是基础教育 我还比较赞同
  • d
    dabaosodmi
    怎么算是公平?大锅饭也没公平过。政府教育预算即使平分,每个学校也不会多多少钱。国家以外的资源会更往名校倾斜。再说纳税人就该公平,没有纳税的人呢?交不起税的呢?税交的还不一样多呢。怎么算公平?

    大学20年后也不是基础教育。不是你赞不赞同的问题。大学应该求精,然后再多。基础教育就应该守住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的知识,有成本最低的升学途径。这是底线。
  • 一屿
    如果一个学校培养了优秀人才,优秀人才捐钱给母校以形成反哺,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市场机制。

    而公共资源人为的分成123等,就相当于将人分成了123等。

    现在普高基本在50% 就算只有这50%的人上大学 不包括大专等 你觉得大学还是精英教育?
  • j
    jipai77
    这个问题确实很严重,只能靠川普或者国内飞速发展才能补救
  • d
    dabaosodmi
    公共资源应该是保底的,而不是不去追求所谓品质的,品质本身就是分级。而且优秀的人才不一定都是成功商人,没那么多钱去反哺学校。好多专业好学校不大的,拿不着捐助,就该没钱么?

    普高百分之50,大学升学率也是50,含大专。怎么说也不是基础教育。大学教育追求普及,多了那么多学校和学生。质量呢?最关键的是四年以后真正学到了什么?大学不应该过多承担职业培训的功能。少点这些学校,省下的经费,比给北青交建的钱多多了。差的学校越多,照着白岩松这说法,自卑的人也会越多的。恶性循环。咱这缺的是真正好的职业培训学校,建立一套新的体系,在新的体系内比高低。也就不去和清华北大去对比自卑了。专业化才是真正要追求的。
  • w
    warmery
    任正非: “中国的未来与振兴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 一屿
    市场的归市场 凯撒的归凯撒

    既然公共资源是保底的 为什么你的保底要比别人的高?

    既然是好的专业好的学校 你还怕没人给你捐钱?

    怕的明明是一般的学校因为经费分配不均 教育经费不足 结果就是在那里比烂
  • d
    dabaosodmi
    我说了大学不是基础教育,不能做保底。

    不是每个学校出来的学生都会赚钱,能赚钱当老板的永远是少数。

    一般学校只是经费不足么?自身就没那个实力,钱给你了也不一定能有效果,凭什么要给你。再说不通学科需要的钱的数量也不是都一样的,有的学科不需要什么经费,有的需要天量资金。你得首先证明你能行,才会有钱给你。而不是没钱就什么都干不成。最主要的是人才,人往高处走,你能在顶尖学府任教,凭什么去一般的学校?
  • w
    wuzheng40
    能力还难说,但是职场第一关,很多知名的大的公司就把你晒掉了。敲门砖和门票虽然只是一个机会,但是大多数人机会都没有。
  • 一屿
    公共资源保底指的是大家一样的经费。

    有的学校连好的老师都没钱留得住 而顶级学校缺顶级教授吗 顶级教授缺资源吗 你以为大学就是教书吗 各种硬件设施不需要吗

    好的越好 差的越差?

    西部人民活该被淘汰?
  • d
    dabaosodmi
    凭什么都一样的经费?给你一样的经费你能干出一样的活儿么?而且谁告诉你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好的更好,差的变好。西部就没好学校么?不要说着说着就往地域上扯。没有顶尖的学校学科,怎么去带动其他的,你就惦记那点经费。真平均下来,一个学校也多不了1%。
  • d
    dl127
    白岩松只引用了老子的上一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却没有说下一句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与现实何其相似!
  • 一屿
    给一样经费干一样活 那叫市场

    每个社会要允许一些人做一些不靠谱的事

    就像这几年理科疯狂发展 但是文科呢 毕竟很多文科产生不了直接的经济效用

    你这个就是强者理论 效用理论 最后就会不自然地向钱看齐
  • l
    letmego
    我读的是末流985,本硕博都在一个学校,没出去逛过,但出去回来的同学总是在讨论(很正式的讨论,不是嘲讽),我们跟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的医学院、一流的研究所的差距在哪,而我只能自己默默的做完手术去看文献养细胞写标书,但还有很多基层的医生连病人都管不好、手术都做不好,大量的教学及科研经费需要向哪种人投入?你觉得谁做科研成功率更高?
  • 科西嘉
    顶尖人才很重要,留得住人才行,别总想着怎么分配资源。
    那么多人就那点资源整天就被这些人惦记着。
  • d
    dboyzej
    这些学生不出国,直接国内就业,就这环境,能有啥作用,还是要输出去,请回来,师夷长技以制夷
  • k
    kerafyrm
    985,211的孩子们都可以出去,为啥只能靠北大清华
    可以将资源适当向其他顶级高校倾斜,毕竟TOP2经费来源更广更多
  • x
    xinedai
    两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 x
    xinedai
    学校培养了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当上领导,拼命给母校拨款
  • x
    xinedai
    最主要的矛盾还是体力劳动者收入低,各个阶层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大家都往大学里挤,要是国内的体力劳动者和国外一样和白领收入一样,谁爱去上大学啊。费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