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写信给媒体,细数自己“如何一步步与校内教育离心离德”

  • 上山砍柴
    编辑老师:
    我是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一个月前我带着紧张与自豪把孩子送进了我们这个城市中一所让周围人艳羡的著名公办初中,期待孩子在这所名校里破茧成蝶,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如鲠在喉,不得不说。
    孩子进入初中,首先需要适应的就是学业压力的骤然增加,不仅所学科目增加了不少,所学知识的难度也明显加大了,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数学。开学一个月来,孩子的数学成绩起起伏伏,我们做家长的心里确实着急,但是也明白适应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痛苦和煎熬的,孩子只有挺过去才能真正跨过这个坎。所以,每当孩子从学校出来愁眉苦脸地告诉我“今天考试又‘凉凉’了”时,我会回答她:“没关系,咱们找到错误的原因就好了”,“现在暴露问题越多以后越轻松”……
    一语成谶。孩子“暴露的问题”果然越来越多,数学成绩从90多分一路降到了及格线,最初只是个别难题不会做,到后来,前面的题也要反复纠结才敢作答,试卷后半部的题根本没有时间看考试时间就到了。
    安慰孩子的同时,我试着跟老师联系,告诉老师孩子的特点,分析孩子在学习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不期望老师给孩子开“小灶”,只是希望老师能关注到学习程度不同的孩子。老师的回答客气而简练:“谢告知。”
    后来两天,孩子晚上没有再愁眉苦脸地拿着数学卷子问我,心中欣慰,检查孩子作业时也发现她做得都很完整,便拿出一道数学题让孩子给我讲讲,没想到她却说:“妈妈我不会。”“不会你怎么答的?”“我在网上搜的答案。”“搜了答案自己不会做有什么用?”“我先把答案抄上,再研究这个答案,有些题慢慢就能想明白,有些题抄完答案也还是不明白。”
    一番对话下来,我没办法再淡定了:最怕孩子把学习变成应付作业,也担心孩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变成一知半解的夹生饭。
    于是我带着严厉的语气跟孩子强调: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仔细听例题的讲解、仔细听老师的错题分析,不会就去问老师,第一次接触新知识时要全神贯注。
    没想到孩子一下子委屈起来,“老师讲得很快,有时候一节课用来讲新课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很多同学之前学过奥数,现在也在报课外班,他们听懂了老师就不讲了,然后就做题,我都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懂。”
    我愣住了。
    一直以来,我没怎么给孩子报课外班,即使无数“过来人”告诫我,我都一笑而过。不仅因为我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更因为我对公办学校一直充满信任,“只要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听讲,老师还能不好好讲课?!”
    怕自己的判断太过片面,我让孩子拿着不会做的题去问同学,结果同学说:“考试的时候这道题我也不会做,等周末我让课外班老师再给我讲讲。”
    怎么会这样?!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同学手中要来了数学课外班老师的微信,老师很快添加了我,我便跟老师说了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本以为老师会马上要求我报他的课外班,没想到老师当时就让我把孩子的几次数学试卷拍照给他,“我这两天研究一下孩子的这些试卷,找找孩子数学学习的漏洞,这两天有不会的题就微信问我。”
    我知道这个老师的水平不一定比得上学校的老师;我也知道老师热情的背后极有可能是不希望丢掉我这个潜在客户;我还知道如果真把孩子放进了培训班,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课业负担及最终要面临的没完没了的刷题;我更知道孩子的成长除了学知识外还有其他,这些是课外班给不了的……
    但是,那一刻,这些都变得不重要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在黑暗房间中摸索的人,正当陷入无法找到出路的恐惧中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同行者,说:“我知道路,咱们一起走。”
    这两年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整治课外培训市场,我也一直是那个拍手称快的人,但是,这个时刻我动摇了。
    作为一名家长,我深知国人对学校、对老师有一种来自骨子里的尊重和信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但是,猛回头间发现,这种信任的纽带松散了。
    记得孩子“小升初”的时候,所有家长都万分焦灼地等着权威的声音,终于等来了学校的家长会,但是会上班主任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的政策我不回答任何问题,一切都以大会的内容为主。”相信老师的这句话也是听从了学校的指令,而学校给出这样指令的背后,可能是担心老师解释的万一不够准确会造成家长更多的困惑。
    但是,对于已经被网上多如牛毛的信息轰炸了多时的家长来说,多么希望学校能成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学校把我们家长往外推,培训机构在做什么?每到新政策出台的时候,我的手机上就会收到来自机构的各种公益讲座信息:“为您讲解最新小升初政策”“中考改革来了,告诉您如何应对”“高考改革后家长要做哪些准备”……
    虽然我知道,公益的背后一定是时不时“植入”的培训班广告,讲座人的立场一定是看似站在家长一边,实则是站在培训行业的立场,甚至根本就是在为房地产开发商“站台”,但是每次这样的讲座现场总是人满为患。因为,“学校不做过多的解读”所以我们这些家长需要“占领”足够多的信息才能进行甄别,因为“孤军奋战”时需要同行者,而培训机构巧妙地把自己变成了我们的“同行者”。
    就这样,家长们与公办学校渐行渐远了,或者说身体上仍然紧密结合,但是实际上已经“离心离德”了。
    我也开始加入这支队伍。
    “十一”假期,女儿终于在课外班上了数学课,巧的是,课后的那个晚上有个初中同学问了她一道数学作业题,女儿看了一眼就习惯性地回答自己也不会,但是,过了一会儿,她竟然把那道题解了出来。女儿当天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感受:“我静静地回忆了刚才课外班上老师讲过的方法,竟然解出了题目,而且还打电话讲给同学听,自信慢慢找回来了。”
    说实在的,看着这些变化,我的内心有甜更有苦。
    记得6年前,当我的孩子离开幼儿园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时候,我曾经痛苦过,因为眼见着个性鲜明的孩子一下子被整齐划一地变成了“同一款”,我担心这样的学校教育培养不出有创造性的人;现在,我再一次陷入迷茫……
    煎熬中的妈妈 林爻
    (原题为:《我是如何一步步与校内教育离心离德的》)
    责任编辑:李敏澎湃新闻报料:4009-20-4009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家长,公办学校,数学
  • O
    OpEth
    这纯属自己傻逼,自己孩子不是那块料进什么名校?老师的讲课进度当然不能照顾差生,否则岂不是浪费其他学生的课堂时间。。。。。
  • h
    highd
    这个通用黄宗羲定律,任何形式的减负到头来只会更加重负担。
  • k
    k26866
    感觉更像是奥数的软文。。。
  • Z
    ZHAOJING123
    市场化的必然
  • 平井一夫
    确定这不是课外补习班的软广?给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无形中增加压力
  • 蜜桃精小勺
    我儿子现在也是初一,确实很纠结这些
  • h
    hugang
    培训班的软文就是这样的……
  • C
    Chuoqi
    “十一”假期,女儿终于在课外班上了数学课,巧的是,课后的那个晚上有个初中同学问了她一道数学作业题,女儿看了一眼就习惯性地回答自己也不会,但是,过了一会儿,她竟然把那道题解了出来。女儿当天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感受:“我静静地回忆了刚才课外班上老师讲过的方法,竟然解出了题目,而且还打电话讲给同学听,自信慢慢找回来了。”
    ----------
    太明显了吧...
  • b
    banditcat
    23333
  • 仲晓萌
    确实是实情,现在的教育就是这样
  • b
    b0207191
    我现在看见 老师 作业 培训班 这几个字就火大,好想把他们杀光,是不是精神有问题了?
  • b
    b0207191
    特别是培训班为了赚钱天天传播焦虑恐慌,诅咒学而思新东方的全部追随乔布斯
  • t
    tit
    傻逼两个字张口就来。
  • t
    tit
    我不敢确定这是不是软文,但是我知道文中所说的情况在很大范围是事实。
  • y
    yfl2
    本文说的不是智力跟不上,而是课内根本没教,也就是不上补习班就听不懂,这叫正常么
  • k
    klites
    在学校好好教书,去补习班好好教书,换个地方收入高一大截,傻逼才在学校好好教
    不适应就等着被淘汰,丛林社会里没有谁是安全的
  • a
    asdqwe
    别软不软的,别人都学你不学?
    跟不上了怎么办
  • h
    holybell
    这文章不是家长写的。
  • 龙与俯卧撑
    外地不好说,北京这边中小学在职老师去课外班兼职的一经发现(举报)立刻凉凉……
  • 级替四
    搞笑的是,现在的初中数学并不比我们小时候难,可我们小时候也没需要课外辅导啊。

    实锤是学校的教育水平下降,但学校肯定不承认。
  • O
    OpEth
    还是教的,文中说每节课讲十几分钟课本内容然后做课堂练习,这不是很正常的教学么。。。。。

    数学本来就是靠做题,光讲有什么用,小孩去网上搜答案应付作业,成绩下滑就推到老师头上,这算什么。。。。。
  • y
    yfl2
    显然不是,因为根据文中描述,只要没参加补习班的,多数学生(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都不会
  • j
    jidatui
    哆啦A梦都看过吧?里边那个尖嘴猴腮家里有钱的叫强夫,每天放学都去补习班。
  • 好人传说
    我觉得基本上无法避免了,8090年代那种城市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以后很难恢复了,以后就是日韩台那种课外培训班的模式。
  • O
    OpEth
    并不是,按文中所述多数学生都听懂了。。。。。

    “老师讲得很快,有时候一节课用来讲新课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很多同学之前学过奥数,现在也在报课外班,他们听懂了老师就不讲了,然后就做题,我都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懂。”
  • y
    yfl2
    很多同学之前学过奥数,现在也在报课外班
  • f
    firedog
    是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极速下降
    一方面卡着编制不给学校新的老师
    另一方面学校没有老师只能在社会上招代课老师
    素质非常低
    教小学可能的只有高中文凭
    我女儿语文老师辞职了以后两个学期换了3个代课老师
    甚至有一个还是她们体育老师
    从二年级到三年级
    我女儿成绩一直在下滑
    我们也是焦虑的不行
  • O
    OpEth
    说奥数就是在扯蛋了,奥数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两码事,教的东西根本不一样,并不是说之前学过奥数就能提前搞懂学校课程。。。。。
  • y
    yfl2
    就事论事,你不信就不要发表观点,因为没意义
  • 田中健一
    娃娃笨就没办法了,我小学就是数学强。
  • y
    yfl2
    真没看出哪里笨
  • 田中健一
    成绩从90到及格,肯定是理解问题。小学自己看课本也能看懂,再说如果孩子愿意学,肯定送培训班。
  • p
    ppigadvance
    初中数学老师完全不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 y
    yfl2
    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和小学有啥关系
    本文也说了送培训班后就好转了
  • 田中健一
    我意思老师不如以前负责了,如果小孩不是笨,应该送培训班。喷老师有什么用?就和我们喷tg一样,p用没有。
  • l
    libramz
    补课一直都有,20年前我们也一样补课,但老师都挑学习前10还是15的学生到家里补,为了保你能考上高中,跟现在全员补课性质不太一样。
  • 脾气不太好
    我是理解不了

    我读书时数学从小到大基本就没听过课,都是自己看书,考试错的题基本都是粗心导致的,真正的基础与兴趣都是在与同学讨论时得来的

    我家小孩数学也很差,我经常给她讲题,问她懂了没她答应得非快,一做题就不会...说实在的我完全不认为校外辅导能比家长自己教更细致耐心

    我家邻居的小孩跟我女儿一个年纪,也没上过补习班,家里也没人教数学还是比我女儿好多了。

    我真的是理解不了这些数学差的人怎么个思路。

    个人感觉数学这玩意儿真的看天赋
  • s
    sw121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教育就一个字--钱。学校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泛滥,老师教学能力不一定强,势利眼和马屁精技能都点满了,不敢折腾学生就折腾家长。
  • X
    XIAORU
    教育产业化当初定这政策的人绝对不得好死
  • O
    OpEth
    数学家当然需要天赋,而且需要很高的天赋。。。。。

    但是说小学数学要什么天赋就扯蛋了,这么初等的算术根本不需要多高的智商,无非是学习不得法罢了。。。。。
  • 以父之名
    通篇狗屎,听不懂,怪老师没教?老师上课也是按国家教材教法,有计划,有目的有步奏上课,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老师不原地踏步憨实基础就敢继续往下讲,据我所知,不存在这样的老师
  • t
    tx2mt164
    Posted by: samsung SM-G9550
    非抬杠,只要有教材能买到教辅老师不讲一样能学好,老师讲的还能脱离教材和辅导书?全看自己想不想学而已
  • s
    shixn
    我觉得瓶子的心态真的特别好。。。

    这反正家长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傻逼的成分,那么好了,就是家长傻逼了!

    学校傻逼不傻逼就无所谓了,因为说到底还是因为家长傻逼才选了傻逼学校。。。
  • y
    yfl2
    这么说补习班和学校都没用了,反正初一学生就可以自学成才
    而事实是,该文作者的女儿在补习班中获得了需要的指导,至少能搞懂之前因为老师一笔带过而感到困惑的内容
  • 暖冰
    小学学习成绩好,到了初中一塌糊涂的多的是了
    特别是女学生,天生逻辑思维差,到了初中文科还好,理科差得看不懂。
    很多人学习很刻苦,但是学几何你刻苦有个屁用,脑袋转不过弯来,都不知道从哪入手。

    就文中的意思,听不懂老师讲课。。。说实话,我初中的时候数学可能没有那节课是听课的,都看小说去了,晚自习做作业的时候翻书看例题自学,数学成绩全班前列。
  • O
    OpEth
    那是因为这家长没上到真正的傻逼学校。。。。。真正的傻逼学校就是只讲课本的,比课本多一点点的内容老师都不会教,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差,课堂纪律也差,老师讲课的进度也慢,考试内容都很简单,即便如此还有一堆不及格的学生,为什么俺这么清楚呢?因为俺儿子上的就是这样的学校。。。。。

    教育分层很正常,名校本来就应该要求高一些,上课光讲课本那要求可就太低了,少讲课多讲题才符合名校的定位吧,毕竟下面坐的都是精英学生,初中那点数学内容好多人在小学就已经学完了,既然让小孩上名校当然就应该有所觉悟才对。。。。。
  • 黑黑黑
    妈妈不用太担心
    女儿毕业以后也就是众多韭菜中的一根
    没有任何区别。
  • j
    jjx01
    》有时候一节课用来讲新课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

    对不起,初中数学,新课就是只能讲十几分钟
    再往下不做例题练习拼命讲概念就是垃圾时间,注意力早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