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赞成“汉字整形”? 汉字难逃“被统计”

  • 江南恐龙
    汉字的被时代也到了

    近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表示,微调只不过是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变过来。他强调,微调不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会充分尊重各方意见。

    汉字整形,不见任何端倪,只是折腾的厉害。虽然,教育部看似客气,征求各方意见

    ,这只是一套假动作。如果社会各方的意见没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各方的意见只能是公众自我发泄一下,仅此而已。


    从同意汉字整形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就会觉得汉字也被“统计了”。据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在过去的9天中,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大众已对《通用规范汉字表》提出了近1500条建议和意见。其中67%赞成,认为字形调整是必然的;反对的只有6%。

    然而再根据网上网友的反应,这组数据似乎被颠倒了。无论网络怎么众声喧哗,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教育部门就掌握着话语权,而这话语权还是来源于民众自己,要给民众他们造成一种自我矛盾的事实。

    就像我们不明白专家为什么要对这些汉字进行“整形”一样,我们也不明白这些“正面搜集”的意见是如何“正面搜集”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解释说,教授看来,对44个字的字形进行整形已经不容否认,只是在“字体”上有点区别而已。而王教授表示,楷体字要跟书法家和小学教师们商量后才能决定要不要调整。这一点更令人难以接受了,难道只有书法家和小学教师才使用这44个汉字?

    在网络上,许多网友也都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不过更多的是持反对态度,一些人认为这是“瞎折腾”、是“画蛇添足”,还有一些人调侃到,“专家整的不是形,整的是‘寂寞’”。据某都市报报道,在某门户关于此事的调查中,有9万多位网友参与了调查,其中92.3%网友反对,认为此举纯为“折腾人”,而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网友表示赞同。

    不难看出,出自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数据与民间的调查数据之间,存在着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和巨大的差异,很值得人们仔细揣摩、玩味和认真思考。诚然,统计数据“打架”,很正常也很普遍,即使在发达国家或不同的权威机构之间,都时常存在和发生这种现象。如果缺少明确的事实支撑,我们实在无法基于九成网友的反对,就逻辑得出教育部“67%赞成”的数据是“注水”的乃至虚假的,因为教育部也可以用同样逻辑、同样的理由来驳斥对方、证明自己。

    如果说解放后简化汉字是出于对普及汉字的需要的话,那么今天对汉字进行“整容”则是多此一举。汉字规范工作应当是在保持汉字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汉字的甄别和用法进行标准化,而不宜再对汉字字形动手术了。汉字的演变要遵循历史和文化流转的自然规律,不能以某些专家的审美意志为转移,否则,这样修改下去,汉字迟早会面目全非的。

    虚意设置民意,玩弄几个汉字之外,还要和民众继续玩躲猫猫。普通民众躲不过被时代的到来,然而,作为我们文化精髓的汉字,同样不能幸免。

    责任编辑 曹汉字

    [本帖最后由 江南恐龙 于 2009-8-27 16:14 编辑]
  • d
    dragong
    我的意见是,关我p事……
  • m
    meliuxudong
    我的反应是,汉字简化的太草率,弄得乱七八糟的。如果这样,还不如回归繁体字,只改几个汉字能起多大作用
  • 提拉
    责任编辑 曹汉字
  • 神秘的陌生人
    搞不懂去掉几个勾的意图到底是什么。纯属找骂
  • 雄狮亨利
    中国走的是凯末尔主义的道路,自然要在文字上逐渐的和旧中国划清界限
    王照是堂堂的科举正途出身,光绪二十年进士,礼部主事都主张汉字拼音化。现在哪个国学大师的底子能硬的过王照啊

    [本帖最后由 雄狮亨利 于 2009-8-27 16:37 编辑]
  • O
    OpEth
    为推广新话作准备么。。。。。
  • 7
    77460736
    台湾在删改教科书 大陆在删改文字

    哪个更白痴?
  • k
    kirbyx
    台湾和天朝的文字相似性越来越低了。逐渐走向两种文字。也逐渐标示着离统一越来越远了(不扣大帽子不过瘾啊)。
  • a
    aquasnake
    责任编辑 曹汉字
    曹家兄弟好厉害,以后开发一个游戏,就定义许多外形一样的曹家军,和三国志里面的赵氏5兄弟一样
  • b
    b0207191
    专家本来就是没屁眼的,社科院里面的人死光了对中国一点影响都没有
  • J
    Jeffrey
    这年头专家发言简直还不如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