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2001,2010,2015,2017……

  • 1
    1
    形状像鸡蛋的脑袋,
    终于可以在大陆公映了。

    已经翻拍第五次了,这次导演又会加入怎样的个人特色?还是含泪违背自己一生的追求:“程序正义”,向“结果正义”妥协?


    几乎所有的悬疑片(不仅是侦探片),无论东西方影视作品,都能在侦探小说女王的作品里,找到固定套路。

    喜欢“死神”柯南的小朋友,
    推荐!

    本帖最后由 1 于 2017-11-11 08:0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1
    1
    1974版,有好几句台词撰写的十分幽默。
    唯独结局处理的不够好,太过于“结果正义”。
    有点违背强迫症波罗的“三观”,算是不太好的“改编”。

    尤其失败的是结局的BGM。

    本帖最后由 1 于 2017-11-11 08:2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1
    1
    2010版,结局,添加了“人物情感流露”的描写。

    1974-2010,这36年,
    管中窥豹,西方文明的进步:开始强调“程序正义”。当然,看起来会有点“圣母婊”。

    鄙人更喜欢2010版结局“人物情感流露”的描写。

    本帖最后由 1 于 2017-11-11 08:0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1
    1
    最新的2017版,加入黑人角色,也是一种“进步”。虽然《星战7》黑人的演技是影帝吴亦凡级别的。

    2017版最让人担心的还是票房:比较强尼戴普的毒性,仅次于泥潭的大屁股。

    而且男主的脑袋不像鸡蛋。

    本帖最后由 1 于 2017-11-11 08:2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1
    1
    个人推荐,各位看国配,敝人也是看国配。

    优点:
    1.毕竟是母语,对于这种“台词量”极大,甚至还有很多“暗示性”,在人物语气之间察觉一些蛛丝马迹的作品,母语更加投入。

    2.更加专注欣赏演员的演技,而不用分心看字幕。毕竟,敢接这部影片的演员,演技都是影帝级别。毕竟在1974版,里面所有的演员都是超豪华阵容。这种影片,一般演员真不敢接。


    缺点:
    1.演员的说话腔调,完全是带有“角色”的特点,如果看国配,就体验不到。而阿加莎作品的特点就是她笔下的角色,来自欧洲各地,谈吐习惯非常有特点。

    2.很多梗,应该就很难体验。比如“Sex”和“Six”梗。
  • 孙艺珍
    右下那人是戴普?
  • 没事干
    看过10版 最近在看电视剧 波罗的形象深入心中 再看海报,这造型喷了
  • S
    SONIC3D
    所谓的10版,是电视剧波罗第12季中的一集。
  • 1
    1
    强烈推荐,看国配,十分有助于了解剧情。
    当然,英语水平已经好到像母语的,可以选择原配。
  • 没事干
    搞错了,我之前在B站上看的是74版的,电视剧才看到第2季。反正新版的人设完全不能接受,不准备看了
  • i
    ioridx
    看的是日剧SP 2集那部


    确实经典

    主要还有我家菜菜

  • 凋朱颜
    1974版的观后感,类似于楼主,但我不喜欢的不是所谓实质正义,而是结尾有点喜剧的感觉
    2010版也不是单纯的程序正义,而是信奉天主教的波罗的自我拷问和挣扎,作为12季的重头戏和全剧大结局也就是第13季最后一集帷幕之后可以对照着看
    日版的我不太喜欢,日本人感觉很喜欢拍阿婆的作品但又拍不好,同理的还有无人生还日版。
  • 1
    1
    1974版人物设定很赞,但结尾十分糟糕。
  • 1
    1
    去看看2017版,国配吧。

    这次的收尾拍的更赞。
  • m
    milanello
    1974版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