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喉舌,如今,,,,,

  • 沉静
    扎心了,配图
  • 枫的旋律
    而到了2017年,当年尚能找到334名调查记者的张志安,在撰写《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时,仅仅联系到175名调查记者。六年时间,调查记者的人数又几乎腰斩。



    河南《大河报》的一位调查记者曾说过:“2000年的时候,记者的工资达到五六千、六七千,当时郑州的房价是一千多,可想当时的收入是非常高的;现在郑州的房价每平米1~2万了、多的3~4万,现在记者的人均工资才四五千”。



    曾经调查记者是天之骄子,如今他们的工资,只抽得起娇子。报道了三聚氰胺的简光洲2012年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理想已死,我先撤了,兄弟们珍重!”



    记者身处时代前沿,他们极其敏锐的察觉到行业兴衰的转折,当互联网无可阻挡的崛起时,不少记者便奋不顾身的扑了上去。



    报道过鸡西矿难、焦作录像厅失火等重大事件的李玉霄,在2006年投入腾讯的怀抱;打造了《卧底番禺传销》、《揭开传销绝对秘密》等传销系列的傅剑锋,也在2011年告别记者生涯,成为腾讯新闻中心的副总监。南周头版编辑方三文头也不回的去了网易,随后创办了互联网投资社区雪球。



    《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代稿神郎朗,能用稿费在广州买房的男人,写过一篇广为流传的《一个10年老记的心声:我为什么要离开》,解释自己为何离开纸媒“为了人生不留遗憾,为了不在平媒大船沉没中跟着沉沦,我必须走出这关键的一步。”
  • 两把半和两千万
    图真是扎心了
  • 烟雨江山
    全是在扑克脸时走的,叫你们怀念
  • 我爱回忆
    真的是老铁扎心了
  • 狗娃
    滴滴~~~~~~请注意倒车,请注意
  • 雨鸟
    应该没帖完?一开始说的是南周,后来泛指平媒,LZ能给出链接么?
  • s
    silvia28
  • i
    inafford
    她说:“那些金子一样的日子,闪亮得让人不敢相信。”

    差点看哭了,我们到底倒退了多少?
  • 大宋忠臣黄文炳
    当时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也不错。
  • S
    Sanguinius
    额,当时还时不时看看。

    啥时候起,这些都没啥看的了。
  • p
    playboy23
    我与祖国永远在一起…哭了
  • 枫的旋律
    什么,你有疑心,还不想跟祖国一起成长了
  • K
    K7M
    厄瓜多尔,2.5万美元就可以走,没别的条件,你们愿意去吗
  • 香蕉一号
    我表叔就是记者,当年他和同事调查某地天价过路费,被上了当地黑名单。
  • 洗地
    理论上媒体是监督社会的最后一环,可惜已经在天朝消失了。
  • c
    chunhan
    和纸媒互联网这些没关系,网易之前不是很能写么,现在呢
  • O
    OpEth
    喉舌这个器官本能就有两个功能,既然喷的功能被阉割了,舔的功能自然就发达起来。。。。。
  • T
    Tomnic
    就没考虑过那个年代short余威仍在,然后整个市场还属于蒙昧期,趙家正在忙着兼并势力所以乐见其成有时候不得不壮士断腕么。
  • 穿
    穿越苍白的狗
    确实,我也感觉读者怪怪的
  • s
    sniper53
    没有哪个国家像这样煽动屁民污名化记者律师公知,好了目的达到了这下没人为大家说话了
  • l
    leyoung
    九十年代末两千年初的南方周末,确实是代表着良心与正义,真的是拿着笔和各种黑暗丑恶战斗。
    现在没有这样的媒体了。
  • 烟雨江山
    非典是个分水岭,之后的08年被当成案例进行总结,10年的一次大型事故的处理上了内参被表扬,再以后基本上没有群众事件了。
    所以这些都是大大干的坏事?
    其实还是和香港有关,新闻媒体的自由的香港和有限自由的新加坡这些年的表现,让上层不得不选择这种,但是很明显小区域和大国复杂性根本没得比,老大哥已经刹不住车了,期待大数据时代的来临,1984一定会实现(>_<
  • 香蕉一号
    你胡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