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剧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 t
    timtu
    高中物理课本加入了薛定谔对“吃饭与人体熵”的理解。

    同学A有疑问:薛定谔还研究这个呀?他不是只研究猫吗?
    同学B:你傻啊,薛定谔是物理学家,他研究这个不是天经地义吗?你也太喜欢给人画像了。
    同学C:其实不止是物理学家,名家其实不可能只在一个学科有成就的。高的成就往往是多个学科综合的结果。比如薛定谔在文学上有研究,我们也不能简单无视。

    同学A:那我就就事论事吧。我认为薛定谔这个言论,只是根据一些表面现象得到的结论。 人吃饭一部分是活的维持生命的能量,另一功能是替换物质,但是替换下来的物质到底是高熵还是低熵,还需要从生物学角度严谨论证。至少需要知道几种基本被替换的人体物质,和替换上去的物质的熵值比较。

    同学D:那我又想到一个问题了。我比较喜欢拿真理说事。你说薛定谔这个言论,如果结果是正确的,但是未经论证,他是不是真理?
    如果今天论证他是正确的,当年他没有论证,它是不是真理?

    同学C:我认为真理具有时代属性,你要区分当代的真理还是当年的真理。

    同学D:那好,假设当年到当今,这个结论是否成立的条件一直没变,也就是科技没进步到否定这个结论的地步。当年没论证就不是真理了?

    同学B:那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真理的定义。不搞清楚定义不是耍流氓吗?

    同学C:从现代哲学来讲,弄清楚词语的定义已经不是研究最重要的基础了,每一个词语都不可能给出绝对的定义。维特根斯坦自己建立起一座严密的逻辑大厦又自己把它推到了。你们在下定义的过程中本身就做出了结论。我们说真理这个词的时候,本身就带有倾向性,我们每一句话的说出,都带有一定主义,没有主义你不需要讲话,对吧?

    同学B:有一定道理。

    同学C:也就是我们在说一个东西是不是真理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用处。比如我们说薛定谔的言论是真理,其实是在肯定这个事实,那直接去告诉人们这个事实就好了。如果你是在肯定薛定谔的成就,那就夸薛定谔的成就好了。就算结论错误,但是当年这个结论具有启发性,你也可以夸薛定谔的创新思维。如果一定要用真理来形容,反而容易导致误解和争论,对不对?

    同学D:嗯,这个说法有道理。也就是我们俗语中的“真理”比如“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其实都是配合具体事例,具体语境使用的。人一说话,就暴露了他的主义和价值取向,这是无法回避的。人们总是在交流中尽量求同,求同才是大脑分泌奖励激素的最快途径。

    老师:这四个同学都是我想象出来的,也是我的各种想法打架的过程。其中A是那个直觉,B是那个杠精。
  • t
    timtu
    你在吃什么?我在吃负熵
  • s
    sinogod
    水比标准大讨论
  • t
    timtu
    从教资笔试来讲,高中的更简单。初中有两道课标的简答题,高中的一道计算题。。。。计算题没法不满分。课标就。。。

    但是后面考虑到还要考初中的编制,还是教资准备初中的吧。内容相通。
  • t
    timtu
    有人说,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尽头是哲学

    还有人说,物理尽头是哲学,哲学尽头是神学

    你认为物理的尽头直接和数学相关还是哲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