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美国制裁施压 欧洲巨头开始撤出伊朗

  • 企鹅弹吉他
    美国的制裁威胁立竿见影,已经开始有大型欧洲公司逐渐撤出伊朗。

    为了规模庞大的美国业务,道达尔、巴斯夫、马士基等大型欧洲公司不得不牺牲伊朗业务。

    5月16日周三,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发布公告称,受到美国恢复对伊朗制裁的影响,道达尔无法继续在伊朗的南帕尔斯气田项目。

    道达尔在周三的公告中提到,道达尔必须在2018年11月4日之前撤出所有南帕尔斯气田项目的相关业务,除非能在法国和欧洲当局的帮助下获得美国的特别豁免。

    同样地,航运巨头马士基、全球最大的油轮运营商Torm,已经不再接下来自伊朗的新订单。马士基在电邮声明中称,将履行5月8日以前的订单,并确保在11月4日前,依照美国制裁的要求交割清楚。

    11月4日是美国财政部设定对石油、港口、金融机构、能源等行业的180日过渡期的截止日。

    德国能源公司Wintershal也无法继续与伊朗的石油合作。去年,Wintershall与伊朗石油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讨论未来合作的可能,但Wintershall的母公司巴斯夫,在美国的化工业务规模庞大。

    道达尔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无法承受再次制裁的风险。公告中提到,美国的银行参与了道达尔超过90%的金融活动,美国股东占道达尔超过30%的股权,道达尔在美国的资产相当于超过100亿美元的资金规模。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也在2016年签署了一份临时协议,在伊朗南部的三个油气田进行开发研究。不过,壳牌与伊朗的合作不及道达尔那样深入,壳牌没有开设在伊办事处,公司周三称,仍在评估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影响。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到,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后,中国可能受益于此的观点纷纷不绝。道达尔决定退出伊朗的SP11项目,更是为中国的石油公司提供潜在的发展机会。

    2017年7月,7月3日,道达尔率三方财团(道达尔持股50.1%、中石油持股30%、伊朗PETROPARS持股19.9%),与伊朗政府签订了合作开发世界最大天然气田南帕尔斯天然气田11期项目(SP11)的合同。如果道达尔退出,南帕尔斯气田项目将只剩下中石油这一外资公司。

    而且,相比于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及金融体系的欧洲公司来说,中国甚至亚洲其他国家,对美方的依赖相对较少。美国制裁伊朗,最大的输家可能是伊朗和欧洲,而中俄两国却可能由此获利。

    在2012-2016年间欧美对伊制裁的过程中,伊朗原油主要的出口对象就是亚洲——主要流向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


    中财网:http://www.cfi.net.cn/p2018051700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