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美联储10月最新工作论文

  • m
    mac_10.8
    1、美联储10月最新工作论文,用课本级的语言和图片,非常清晰的介绍了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实施的基本框架——充足准备金框架,并阐述了货币政策是如何传导至宏观经济的。

    2、强烈推荐这篇文章给真正希望了解美联储货币政策运作方式的同学阅读,有助于建立对利率走廊、银行间市场、非银金融机构角色等问题的系统认识。

    3、本文最后对目前主流宏观教材在这一问题上符合实际的程度打了个分,国内常见的曼昆版本位列倒数第二。

    算是央行圈鄙视宏观经济学教材的明证了吧。满分12,最好的才6分,曼昆的得分为负(怪不得这么多人对货币运行的理解是反的)


    2020092pap.pdf(818.56 KB)
  • e
    eistein
    马克。。。
  • j
    jay_chiu
    你的前提是美联储肯定是对的:
  • z
    zpwinever
    赞,先马克华菲,稍后细品
  • W
    Wade Zhao
    还有一个前提就是美联储说啥楼主都信了
  • 2
    2ndchans
    谢谢分享。
  • w
    wj0271
    回复1#mac_10.8

    美联储开仓无限制放水托升股市,还来谈个啥货币政策,长篇大论的多麻烦,直接两字印钱就行了.
  • 我只喝雪碧
    假装马克一下
  • j
    jecho
    楼主看原文没?这只是两个工作人员的讨论稿,不代表联储官方意见。
    只能侧面了解一下工作人员水平和表达 。

    NOTE: Sta working papers in the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FEDS) are preliminary
    materials circulated to stimulate discussion and critical comment. Th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 set forth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indicate concurrence by other members of the research sta or the
    Board of Governors. References in publications to the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other than
    acknowledgement) should be cleared with the author(s) to protect the tentative character of these papers.

    可以猜猜别国央行和财政部员工讨论的内容也是天马行空的,对国家政策指手划脚的多了
    但是因为个人或几个人的信息并不全面,讨论也就局限了。
  • m
    mac_10.8
    回复10#jecho


    没看呢, 先存下来, 有空研究一下
  • 猫知道
    回复1#mac_10.8

    论文本身很不错,有一定的参照意义,除了打分标准很春秋笔法,其它的问题不大。

    但是你这个评价的内容明显是不合适的(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是转载论坛或者公众号的。。。。。比如经管之家 小木虫之类的)。

    我花了几分钟看了一下,大概了解了一下,让我们梳理一下。

    1。这个论文只是两个学者发表在美联储的工作论文,不代表美联储其它专家的观点,更不代表美联储观点,不具备奉为圭皋的效果。

    看了一下作者,jane ihrig比scott wolla还是要专家一些,其论文引用量和效率是后者的十倍以上,但是jane也就是美联储的一个顾问或者专家而已,她说的话只代表一家之言(虽然我很现实地看了一下她的履历,她本人的教育背景也不惊艳或者屌炸天,这样类型的学者,美国可以找出成千上万)。

    2。他们两人在撰写这篇文章的前面就已经发表了免责声明,仅仅是个人观点(这跟你转载的1中的暗示明显是相去甚远的),请看图中红圈部分


    3。他们做的工作,并不是你说的“本文最后对目前主流宏观教材在这一问题上符合实际的程度打了分”。。。。。。这话不对,“符合实际程度”实际上应该是“这两位作者设计的打分标准”,这并不等同于实际,首先,他们的认知也不等同实际,实际是啥?就是趋近于真理和客观,很明显这两位达不到。其次,即便是是他们所持有的观点,仍然是具备正面意义的,因为让广大学生了解美联储今年来的运作制度和“账面规则和原理”也具备现实意义。

    4。即便是具备现实意义,然而这两位说的只是“账面规则和原理”,实际上美联储的运行机制是一个复杂问题,而经济学教材主要是假设情况和减少变量的理想模型讨论(在此基础上去讨论和分析现实问题),这好比政治哲学课告诉了你我们的国家的是社会主义下的经济制度,你只是获得了一个政治基本准绳(甚至这个准绳都不一定那么实际。。。。),说是一回事,做就是那么一回事吗?用现实误差来质疑教材基本准绳,很明显是混淆了现实和理论的差别。而美联储实际运作,稍微有实际观感的人都知道吧,量化宽松开闸放水很多都是跟政治背景结合起来得,经济学原理只是基础,规则说的再美好,主席做决定肯定不是完全看规则制度的。所以,这两位认为的“实际制度”并不代表真正的美联储制度和运作机制,顶多只能是更接近现在运作机制的制度(相比于经典教材的滞后性)。

    5。最最扯淡的是,由于美联储的制度和十几年前发生了变化,而且一直是发展变化的(两位作者也是这么认为的)。
    部分经典教材没有跟进,有可能是教材更迭不及时,也可能是美联储这个实际结合的案例并没有浓重笔墨,还可能是不认同越来越多变的机制(了解这些实例可以作为补充案例),而刻意回避。

    然而!!!!这两位的打分制度就跟扯淡了,不是按照知识点打分,而是按照不同点打分,真的是让我思密达了。。。。。

    比如,文中提到,如果知道知识点大家都提到了,就不算打分点(哪怕是重要知识点),这tm不是专门挑求新求异的点?而且12分也不是线性的上限,只不过是一个拟合的分数。就好比这个体系,不变的和基准的重要知识点有8个,很多经典的都做到了5个以上的覆盖,但是不算,我就是要找别人没写的知识点,比如另3本书各自写了5个以上的新点,拿这15个打分(也不管重要程度和权重),这tm不是扯淡?




    按照这种牛逼理论,决定大家得分下限的是我找一本涵盖尽可能多的新的“独有”的知识点的教材的加入(比如涵盖20个新的点,虽然都是不痛不痒的点),然后这些得到6分的全部都会被打到两三分以下(如果总分还是量化成12分)
    。所以,这是啥打分机制?




    最后,这种细节和部分的东西,不是否定一本经济教材的原因,你转载的评论把这种打分混淆成对整本教材的评价。这好比啥,好比高考750分,全省第一名700分,你全省第1000名660分,然而有一道题目6分,状元做错了,你得6分,然后用一个不设具体语境的描述说你其实胜过状元,比状元强,这么说未免避重就轻吧(你这道题比状元分多那是事实,状元总分第一也是事实,然而,谁是更好的教材更加趋同于状元得分一样在乎的是总体得分吧)。
  • j
    jay_chiu
    这,太认真了。
  • w
    webber_webber
    赞。您的点评比主贴更有价值。
  • m
    magzee
    ls各位有银行间的?
  • l
    lishuanzhu
    马克一下
  • l
    logic90
    现在的经济学理论,本来就经常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还没有一个完美的理论出现,大家还是吵来吵去的

    所以,过去有效的东西,到今天的场景失效了,也是很正常的

    说难听点就是,某机构朝令夕改,然后还喷人家过去写的教材和现在的政策不一样HiPDA·NG
  • g
    godzillaqqq
    赞,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帖
  • g
    guchg
    D版最认真回复(之一?)
  • z
    zhuxixi
    回复12#猫知道
    看了这个回帖觉得楼主转的没必要看了 iOS fly ~
  • S
    SeaTea
    回复12#猫知道

    不得不赞!
  • m
    mille
    马克下有空看看
  • h
    hjie
    美联储就是加油印钱,狗屁政策,当婊子就别立贞节牌坊
  • 2
    2314
    回复12#猫知道

    写得好 有理有据有礼貌有思想
  • 猫知道
    回复20#zhuxixi

    文章本身挺好的,略过打分标准那部分,前面的分析挺好的。
  • 猫知道
    回复24#2314

    客气了,我不是学经济的,这个论文干货还是有的,有待商榷的是它的评判标准的设置。只是不满对它的转载评价,动不动搞个大新闻。

    感觉叫经济学家分析变量过多复杂事物,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解决角度的区别,所以理论到实际的过程很难,有限的例子并不能区分经济学家的高下。

    就好比股市大盘,无非是涨 跌 横盘,就这3个结果,随便门外汉言必称叫经济学家去分析,那也没辙。因为这问题本来就不是纯经济学问题,即便是涉及经济学的部分,那也是变量很多极为复杂难以下手,并且股市的发展也不是完全遵循经济规律。这好比叫公共管理学博士去当市长,不一定做的好。

    而经济学家的理论确有高下,就算是一坨翔,也有臭和更臭的区别。
  • t
    taigudaren
    回复12#猫知道

    牛逼niubilityHiPDA·NG
  • z
    zzzzz
    mark一下
  • s
    smartjx
    学习了,还有没,没看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