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上有做平面的同志吗,求问一个问题。

  • 一根火材
    我不经常做这一块,但是部门就我一个人会这块的东西,所以有时候会让我做一两张渲染气氛的海报。
    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不管在电脑上调的颜色多么鲜艳,广告公司打印出来后,看上去总感觉表面一层灰蒙蒙的。
    就因为这问题,印刷前还专门去广告公司跟他们那的设计一块核对了下才敢做,电脑上看着感觉没什么问题,其实我觉得广告公司设计员的水平也是二流子……还不如我这个半道出家的,估计他们也看不出来,但是在电脑上看着大体颜色还可以,印刷出来还是一层灰蒙蒙的,好困扰啊,不知道到底是哪块出问题了。
  • p
    pimp1234
    不要选三原色。。。
    选这个

    [本帖最后由 pimp1234 于 2017-9-21 16:27 编辑]
  • t
    tommyshy
    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是基于显示设备的设计稿,CMYK格式印刷件的颜色不会那么亮丽
  • s
    sheva1980
    屏幕颜色都不准的 最好要打样 印刷时跟着 颜色对了开印
  • b
    bezimaru
    新建文件的时候模式这里Rgb换成cmyk就可以了。不过放电脑里看的话,转存一个rgb模式的,否则cmyk模式颜色显示很诡异
  • V
    Veree
    CMYK,就算你不知道有这东西,广告公司那边也不知道?
  • 喝可乐尿雪碧
    广告公司那边的打印设备不行,机器偏色严重,换个设备好的公司。
  • 一根火材
    ……
    不知道说啥了,你们能认真点回答我吗,这个问题现在很困扰我,别开玩笑了。
  • 一根火材
    这个我想过,我选择那家广告公司就是看到他们给别家公司做的东西,我感觉还可以所以才选择他们家。
    我见过他们师傅操作CMYK专业的海报打印机,那个机器操作确实需要点技术含量,我觉得跟机器调试的有点关系,但是我感觉我的设计稿应该也有很大的问题,我自己检查不出来。
  • 级替四
    别人已经很认真的回答你了,RGB和CMYK的区别。
  • 为谁涅槃
    一个是设计时候用印刷色 CMYK,另一个原因是你找的公司设备不行,找个好点的公司吧,设备和纸张(或其他材料)不行的话,印出来的很难看。
  • 级替四
    另外国内的印刷水平都是一炮污,基本不用指望。
  • 阿翠
    1. cmyk
    2. 换个好的喷绘机。或者下次打印的时候你换一家试试。
  • g
    geoneo
    好朋友是职业设计师,这个我知道。楼主看起来比较业余啊,要想印刷色准,你要校准显示器的配色方案,还需要买一套(PANTONE)色卡做参照,具体用法自行百度。
  • o
    owenshen0502
    排除色彩空间校色等问题,印刷品比显示器看起来灰暗一点正常啊。显示器都有背光的,印刷品背后放灯箱一样鲜亮
  • 曾经飞云
    首先,是用什么软件做的,输出文件有用cmyk吗,另外lz印刷是用了什么机器,普通快印机还是大型印刷机,例如海德堡。正常RGB输出可以,只限快印,如果直接rgb大机印刷偏色,不然就直接转四色稿时会发灰,普通三色转四色之后都要拉下曲线或色阶让层次更好
  • e
    et
    发灰就是机器印刷的问题,你出稿CMYK能解决很多,在电脑上看层次就没RGB那么艳了,负责的广告公司会帮你调调,大部分就是直接丢里面印,快印打样和成品印刷也会相差很多的
  • 一根火材
    用cdr cmyk做的
    打印设备是人家广告公司的专业设备,我不认识。
  • q
    qiuyang83
    LS有误导。
    如果是PS绘制、处理位图,文档的色彩模式必须为RGB,比如sRGB或者AdobeRGB(后者需要广色域显示器支持),确定你绘画或调整终稿,最后可以以副本输出为CMYK的图稿。
    这么做,
    第一,因为RGB模式的颜色覆盖范围比CMYK要更广,这样以前者工作就可以让原稿保留丰富的色彩信息,而如果先使用后者工作的话,原稿的色彩范围小,那么就算之后你有需要改为RGB模式,原稿的颜色不会凭空多出来,依然是那么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拍照要用RAW、还要尽可能的花钱买设备然后使用AdobeRGB、P3这些色彩空间来工作的原因,就是“原稿”要尽可能的保留最相近的内容。
    第二就是你会发现CMYK模式下的图稿,因为跟RGB一个是减色一个加色,所以诸如色阶、曲线这些调整项的滑竿都是相反的,会不习惯,并且有不少滤镜功能无法使用。

    当然在AI、ID这些经常用于印刷、集成了丰富的PDF设置和印前管理功能的软件,理所应当的根据需要来选择CMYK模式即可。
    不过毕竟显示介质是屏幕,所以颜色自然还是以RGB来显示。

    RGB除了覆盖色域更广以外,因为显示器是自发光的,所以看起来颜色当然比油墨来得鲜艳。

    那么就是你的问题,怎么确定打印出来的颜色尽可能接近你画图是看到的样子,
    颜色管理其实是一个需要深入学习的知识,我个人其实也只知皮毛,没法多说,之谈个人经验,
    首先你的显示器要尽可能的好,并且需要用校色器校准。
    经常希望快速的自己打样的话,打印机也要好啦,其实你说的问题我估计有不小原因是公司的打印机太烂了。可以去打印店,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不过印刷厂打样其实也是一样的商用数码打印机。
    打印机也可以硬件校准,但校色器较贵。
    总之就是打印机打样你就用来看个大概其,比如色相是不是有偏差,明度和饱和度不一定能看得出来。

    那么从你这里尽量能做到的,
    就是做好文档的印前管理。
    PS的印前管理功能是很弱的,但也可以存为PDF格式,而AI的画不论在画布里置入的位图是RGB还是CMYK,都可以在PDF里进行色彩配置文件进行嵌套和封包,出来的PDF可以一律是CMYK的。
    然后,用Adobe Acrobat来检查这份PDF图稿的油墨使用情况,比如用到了哪几个板、以及每个板、图稿上某个局部的油墨网点密度等等。


    这张图,按钮的红框是要点击的,找到“印刷制作”工具,然后用“输出预览”,你就可以看到这个图稿用到了CMYK这四个常规的四色板和一个专色板,图稿上的红框是我鼠标去色的位置,你可以看到M色的密度是57,Y色的密度是75,
    那么对于这种大面积色块的设计,接下来,你可以根据经验来估计一下这里颜色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了,如果经验不多或者要保证严谨,那就拿一本印刷四色色标(各大线下线上书店可买)照着去对。
    至于那个专色,这里选的是Pantone色,也就是潘通,你也需要一套潘通色票,最常用的铜版、胶版一套淘宝600多块,让公司给你报销。
    大面积色块并且希望颜色足够鲜艳的话,靠印刷机上4色滚出来通常不够理想,只有调制一个专色也就是单做一种颜色的油墨才好实现,潘通是唯一最标准的颜色沟通方案,经常做设计输出的话这玩意是必备的。


    这里,一开始这个叶子的阴影只是做了一个半透明的黑色,跟叶子一起作为一个PSD图置入到这个设计稿里,压在专色上,并没有设置为叠印(正片叠底),观看PDF时和实际输出的时候影子这里就会是灰蒙蒙的一片,通过上面说的办法对PDF进行检查,发现了阴影和绿色专色过度的地方后者的密度过少,明显有问题,
    于是在PS里将叶子和阴影拆开为两个图稿,分别置入到AI,阴影做叠印,这样你可以看到,从PDF上预览也正常了,取色后的色值估计也没有问题。




    这两张图有位图在里面,也有用到专色,都可以通过PDF来预览大致效果和取色检查。
    但显然照片的校色就没有这么直观,很难对全图以数值来进行精确检视,所以还是需要靠谱的显示器、校色、打印设备来支持。

    最后就是如果可能的话,亲自去跟稿,数码打样你要过目,你已经做到了,尽管这一步你遇到了上面的问题。
    然后印大货跟数码打样也存在偏差,最靠谱的就是大货开印你也在印厂盯着,印厂对纸张和油墨都会有冗余的准备,开机之后你很可能会见到预期之外的偏差那么就即时跟工人沟通,马上调整机器。
    当然很多时候公司可能会找了一家远在他方的印厂,为了跟一下印刷都要飞一趟显然不现实,那么本地找一家质量靠谱的数码快印店,打样在本地,样稿靠谱了你给印厂快递过去让他们以此为“底线”去搞也可以。
    如果是印厂打样,那么就让他们先寄过来看一下样品。

    ------------------

    写得看起来有点多啊,
    总结一下,
    你的问题其实就是困扰很多人包括马马虎虎的从业者的问题,就是设计稿和输出时的色差问题。
    要尽量所得接近所见,
    1,硬件(显示器、打印机)必须靠谱,并且要经过校准;
    2,不论RGB还是CMYK,不要导一张图片随手就扔过去,做好图稿的印前管理和检查;
    3,人肉跟稿,保持沟通。
    4,如果以上工作属于你分外工作但又不得不做,申请加薪。
  • 万物
    同一个文件两次印刷都会有色差,油墨、纸张、印刷机都会造成色差。
    显示上来说但可靠校准过的机器完全可以接受。
    没校准过的一般显示器用rgb和cmyk在纸上肯定是有明显色差的。
  • T
    Tomnic
    16楼给激骚
    说的很完整了,楼主大可仔细研读一下十六楼
  • 加林仙猫
    考虑过纸张的问题吗?材质不同,效果也不同的。
  • h
    holys
    最终输出色彩是以印刷厂workflow里面的ICC配置为准的。。



    不会单独给你配置一个ICC。。
  • 被单飞走了
    我感觉CDR这个软件也可能有问题(纯个人感觉),还是早日转adobe家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