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爸爸去哪儿,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聪明太多了

  • 蓝天
    很多孩子都是从小学双语,基本上很多时候都是英文无障碍交流,才4岁就能表达很多也有很多想法,有的还知道泡妹子,简直了。
    很多人说什么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要我说,人家根本就和你不是一条跑道。

    本帖最后由 蓝天 于 2017-10-6 12:21 通过手机版编辑
  • B
    BestM
    有些人从小就是戏精
  • 林语堂
    不输在起跑线是跟你同阶层的人比,你跟这些大明星比,人家的起跑线比你终点线还远
  • w
    winterb
    人类的智商这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没什么变化……接受的信息不一样罢了
  • k
    kklai
    不就是双语教学
  • b
    barvee
    别傻了,这些小子全是导演的玩具,这是拍戏,不是生活。
  • n
    n2
    不要妄自菲薄。。你想想爱因斯坦是什么时候的人,你就知道聪明。。其实没有增加。变的是其他而已
  • z
    zuccbtpig
    早点学跟晚点学,差距不大。你看我们这辈人,接触的英语奥数早吗,你觉得跟90后00后差多少?
  • l
    lanlan052
    智商其实并没有上升多少 你把这帮小孩子按照我们那个年代教育成长 你会发现和我们差不多的
  • 很苦的熊
    这代小孩之间的差距会非常巨大的。
    父母对世界的认知也可见一斑!
  • d
    dorashop
    美国来中国搞教育学术研究的那个教授不是说了。按教育投资核算。
    好像是说如果投1元
    在0~3岁学前教育可以给社会回报6元。
    3~6岁幼儿园教育能回报3元,
    6~18岁义务教育阶段能回报2元。
    大学教育只能回报1元
    而成人教育是负值。就是压根不值得投资。

    其实从这就看出这些从很小很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的精英阶层未来潜力有多大。其实马云老说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细想想就知道30+老菜皮和现在的年轻人在最开始的10年内受教育程度存在的显著差距,造成未来可塑性和潜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最近一直心水的一个insta360全景相机,完全的美式风格没想到既然是中国的一个员工平均年龄26岁的企业。还有什么给支付宝搞人脸识别的企业也才平均29好像,ceo才31,还有广为人知的大疆这种年轻企业都扩张的要收购哈苏的级别了。未来真的已经不是老菜皮的了,哎。
  • 大头木
    胡球扯简直,成人后的教育更加重要。
  • j
    jazzcat
    都是按剧本演的
  • r
    richiter
    造光速飞船的科学家敢情就在这帮孩子里咯?
  • d
    dorashop
    噗。这是人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斯科特·罗斯高说的不是我说的,人长期从事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可信度至少比你一句胡扯可信吧。

    不过我也理解你说的成人教育更重要,可能说对于个人来说,活到老学到老才是最应该做的事,但是现实就是国家在成人教育体系投资的钱产生的社会回报会很低。其实简单想想就知道了人年纪大了无论精力和时间都明显更有限学习效率更低,固化的思维模式更难接受新生事物(泥潭对很多东西的看法可见一斑)。而孩子作为一张白纸可塑性强是显而易见的。
  • 蒋介石
    假象而已。
  • b
    beterhans
    智商还是这些但是接受的信息不一样了
  • t
    taishen001
    一个学校里面还没几个这样的孩子?
  • d
    dalert
    呵呵吼
  • u
    uya0215
    人成年的过程就是动物进化成今天的现代人的过程,7岁成熟,18岁成熟,差别不会特别大,不到成年你也很难在社会上混出什么名堂。不过早熟的小孩,如果引导的好,应该会有更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期吧,毕竟可以吊打身边的小孩子。
  • s
    spouter
    拔苗助长,聪明??呵呵呵,社会会焦作人
  • 洒家又回来了
    双语教学啥的又不贵,有什么输不输的。喷了。
  • 洒家又回来了
    差很多,现在的小孩有心的话完全可以培养出来用英语进行思考,我们这一辈英语水平再高基本都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 z
    zuccbtpig
    你前后换一下句子也是通的
  • 金碧辉煌
    关键是老年人不肯学习了
  • k
    kklai
    照你这么说三十岁以上就是废人?
  • s
    sakerping
    不管他是什么学校的教授,越是学术性的研究就越要有明确的条件和前提,比如这个回报的计算依据是什么。当然中国人是习惯在学术交流会上看个ppt就广而告之当定论的,不是讽刺你,大环境确实就是这么回事。我要是跟朋友去搞早教一定拉这个大旗,谁也不能说我这是错的。

    就算他说的投1元回报6元有道理,这算的也是单位回报而不是总量。问题关键在于人的生理发育最快的时期占总寿命的比例太小了,实际意义并不是理论上单位回报那么好的。换句话说,就算你今年一季度利润率200%,能说后三个季度就不赔钱么?你两条产品线,A产品1000块钱一个成本300净利率70%但一年就卖俩无非就赚1400,B产品600一个成本500净利率只有17%但一年可以卖200个,算算哪个赚的多?

    至于那些公司的平均年龄这都是双创的障眼法好么?对公司的组织形式界定都在变化,这些算什么公司啊?都是项目组而已。今天的经济环境允许这种项目组用灵活合法的方式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创造价值。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本身就年轻化,这不能说明普遍的问题啊。我要是看F1车队的机师的平均年龄难道就能说这世界的未来都是老头老太太么?这些年轻人就这几年的发展期,过了这几年他们的归宿还不知道呢,有多少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何况这些技术水平到底是怎样的真的不是我们外行可以评价的。总之这里面的变数是非常大的,拿来励志没问题,作为发展参照物根本不可能。

    话说回来这些孩子都是选出来的。明星生的歪瓜裂枣不可能让上镜的。那么小的孩子说情商高,这节目都是误人子弟,活30多年谁不知道最后决定个人前途的还是脚踏实地学本事啊,情商说到底就是投机取巧。

    [本帖最后由 sakerping 于 2017-10-6 21:18 编辑]
  • s
    sakerping
    现在的舆论氛围就是鼓励对小孩智商情商拔苗助长,加速20岁的人市场价值变现,引导30岁以上对生活不满的人多反思自己不努力,然后拉50/60岁的人跳舞唱歌歌颂美好生活。

    这一切,对所处其中的个体来说,真的都是好事吗?
  • 蒋介石
    假象而已。
  • g
    genesisx
    本片套路太多广告太多除了萌娃什么都可以无视
  • j
    jiejieup
    古希腊的数学哲学的影响一直到现在,你说这世界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其实也没有吧,这些节目只不过放大了某些特性,基因才是决定你智力上限的因素,教育只是帮你快点到达这个上限而已。天才永远只能百年一遇,永远不可能靠教育能批量天才。这些孩子虽然在电视里表现出超过同龄人的成熟或智力,但长大后大概率还是会变成一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