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小时通关美末2,感觉对剧情没啥意见,倒是对玩法有...

  • 南去
    写的不错,这流程确实太长了,茫茫无际的断壁残垣,破屋子空柜子,看多了审美疲劳。说是有细节不重复,但其实都是一类场景。这类末世游戏确实写不出什么新路子了,而且现在口碑这样了,这系列再出一部能不能回本都是问题。
  • 体质的错
    玩法上顽皮狗自己基因不好,这也都快到索尼的蓝色天花板了。但确实不想再来一作了,自家神海在2代就穷尽了所有,后面几作都变成了工业生产力的花瓶摆设,越玩越没意思。
  • C
    Chao
    游戏战斗分为两种类

    人类战斗地图大宽阔又立体,方便各种战术配置,1代网战的地图设计给沿袭下来了。我本来是以1代单机的战术去玩,发现实在太累了。检讨了一下后认为这种复杂立体地图应该使用蝙蝠侠阿甘骑士的打带跑打法,先找安全点,最好是可以狙击的高处,用远程击杀敌人,在敌人包围过来前转移,这样对狗也很有效,不要拘泥与潜行和节约子弹。

    感染者战斗就是1代的思路,地图狭小,潜入被发现了就只能硬抗了,所以战术比较两极化。
  • D
    Drunk_Clown
    个人看法是,用叙事手法把abby的部分安排在后面带给玩家造成烦躁感是应该是刻意安排的,玩家对操作角色必然有代入感,但却因为情感上的原因厌恶自己操作的角色,从而拒绝游戏机制,反抗操作,这也是普通影视作品做不到的,这种安排对于最后加州的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elle再次踏上复仇我全程都是抗拒的,这种情感显然来自前段的继承。角色的缺陷,矛盾,痛苦与挣扎都通过这个过程传达到了玩家身上,从这点上来看,part2是超越了前作的。并且我认为合理性的问题在一个以情感导向的作品中是可以部分忽略的(不包括有些人提到的自报姓名问题,安稳的生活与爱是会改变一个人的),当然这也因人而异,很多人也因为这个原因不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争议是好事。顺带一提,我觉得最后谁也没原谅谁,就像elle也没有原谅joe一样,it passed,正如我们真实的生活。
  • K
    KyloRen
    没错,我打到艾比后期,基本上就是先潜行杀掉大部分敌人,剩下的边打边跑解决完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四氢化钠
    但这系统和敌人AI其实都挺好吧,非常动态的潜入。只是好多关卡都做的太长了,打太久了,打完一波还有一波。人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P
    PENTAX-DA
    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设计?
    单看每一章,都是顶尖水平和没什么逻辑和情感问题,为什么连起来就让人不适
    为什么玩家都知道重新排序会体验更好,而顽皮狗这么牛逼不知道。
    显然一切都是刻意的安排,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玩家的情绪和判断力。
    艾莉的复仇难度即复杂又疲惫,给你稍大的沙盒和连场的战斗,一方面延缓被仇恨刺激的情绪,一方面让你在复仇和暴力中迷失和疲惫。
    同理,剧院那段,在杀了杰西,调动去你作为艾莉的情绪时,突然让你憋住,一憋就憋块10个小时,然后让你用敌对视角游玩。破坏你的代入感,影响你的倾向。
    媒体说,这是电子游戏的叙事奇迹。
    要我说,这简直是一场电子**的**实验。
    一致性、一致性,失去一致性,自我就消失了。
  • G
    Gooddays
    那便没意义了,便好像煮食时原材料全是最好的,但因弄太久最后不是煮出焦味,或因过程拖太久而热食变冷了,最后只感到不好吃。

    也例如某些手机 App 单看其用途也可以是好东西,但只要有一堆延迟及耗电问题,功能再优秀的 App 也会被人捨弃。

    游戏本身要的是整个过程体验,我们大多数人是为了享受过程而玩,我们可以把当中好的东西拆出来说,但这掩盖不了整个游戏本身的问题,什至乎是否买回来玩。
  • 四氢化钠
    ……恕我愚钝,您说这么长到底是啥意思。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j
    jyj256
    为啥我觉得剧情问题很大 比如最后艾莉前脚非常冷静的杀了一个如实回答的杂兵 后脚就放了自己一直追杀的仇人 这是啥逻辑 杂兵不是人吗
  • 盖·福克斯
    艾莉前脚杀了陪伴艾比好几年的同伴,艾比后脚就放她走了。有个叽霸逻辑。


    —— 来自 Xiaomi Redmi K20 Pro Premium Edition, Android 10上的S1Next-鹅版v2.2.2.1
  • j
    jyj256
    对 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圣母遭不住啊 你说你像蝙蝠侠一样一直圣母还好说 游戏里一会儿杀伐果断 一会儿圣母 这游戏导演怕不是精神分裂
  • 盖·福克斯
    都是工具人。乔尔的那段编剧有一万种方法让玩家感觉没那么愤怒,例如艾比因为乔尔救了她所以给了他一个爽快的死法。这种在人物塑造上也是完全说得过去的。
    但编剧偏不。
    为啥啊,因为编剧就是要让你究极愤怒然后接受他那套狗屎原谅理论。
    人物塑造合不合理对编剧来说根本不重要,他们的存在价值就是充当编剧达成这一目标的工具,用完就扔。

    —— 来自 Xiaomi Redmi K20 Pro Premium Edition, Android 10上的S1Next-鹅版v2.2.2.1
  • M
    MANU终身为红
    说一下,part2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有part3
    好莱坞那边很多电影习惯把part1part2当场我们中文翻译上下,比如饥饿游戏3:嘲笑鸟part2实际上就是下
    又比如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part2也是下的意思,后面不会再有续篇了
    美末2个人感觉不会再有续篇了
  • n
    novid
    难得看到真玩家通关感想,讲得不错
  • 斯库鲁多
    https://bbs.saraba1st.com/2b/thread-1942908-1-1.html
    这儿也有一个通关贴,可作参考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四氢化钠
    这点挺赞同,整个流程都几乎是在压抑惊悚和瞬间的极度暴力中切换。和主题血腥复仇并不那么容易承受相合。但剧本也是有写的不够好,不够合理的地方?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w
    wzh5555
    逻辑没毛病,艾莉一向是对“自己在意的人或人们”才会思考才会散播善意,对真正的路人一向冷血,1代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