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 “幼儿园服药门”的另一侧

  • 红叶
    陈方

    幼儿园“喂药”是不是已经成了常态?

    西安枫韵幼儿园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私自喂无病的孩子病毒灵,这骇人听闻的消息被媒体曝光后,我们打心眼里希望这只是个“新闻”而已。可惜西安枫韵幼儿园发生的事并不是那“仅仅的一起”,短短几天,类似的幼儿园之恶不断被媒体挖出,从西安到吉林再到宜昌,这些地方的一些幼儿园都存在私自喂孩子药的情况。

    梳理已有的信息可知,背着家长私自喂孩子病毒灵的幼儿园,多半都是私立的民办幼儿园,喂孩子药只有一个目的,提高出勤率。从这一目的出发不难推断,往往是收费比较高的幼儿园容易发生这一情况,公立的幼儿园不在乎出勤率,收费太低的民办幼儿园也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沦陷”了!当新闻进一步披露那些长期“被服药”的孩子身体已经出现各种不适,人们愤怒了。那些喂孩子药的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良知沦陷了,在长达数年时间里监管部门竟然对此毫不知情,幼教市场的监管也沦陷了。这些孩子的遭遇更加呈现了成人世界逐利的疯狂与人性失守的可怕,舆论对此的反思已足够沉重。可是新闻里呈现出的某些细节,总促使我还想说点什么。

    西安枫韵幼儿园被曝光的当天,一位远在重庆的朋友说,那天她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宝宝,老师有没有喂过你白色的药片啊”?她的反应应该不算夸张,我对自己家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有十足的信任,可我也像条件反射似的问了孩子同样的问题。当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被曝出“服药门”后,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家长询问孩子“老师有没有喂过你药片”。

    其实这样的询问都是事后诸葛,在“幼儿园服药门”被曝光之前,谁又能想到幼儿园会做出这般勾当呢?人性之恶有时候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在和一位5岁孩子的母亲讨论这个问题时,她突然问我,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从来没有孩子主动告诉家长老师喂药呢?

    3岁以上的孩子,基本有了完整的表达能力,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大体上也能叙述清楚。为什么从来没有孩子主动向家长讲述过幼儿园发生的一切?

    必须得承认一个现实,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老师的话永远比父母的话管用。我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向孩子灌输过“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但他从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在他心目中的权威已经超过了家长。老师给他一个小红花,他的高兴程度远远胜过父母给他买个冰激凌;老师给他叠个小纸船,他的珍惜程度也远远胜过父母给他买的玩具。不知道国外的小朋友是什么状况,中国的绝大多数小朋友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开始“天然地”崇拜老师。

    也许是有这个心理基础,所以,在吉林高新区芳林幼儿园里,当老师告诉孩子,你吃的“聪明豆”是老师和你之间的秘密时,孩子们保守了秘密。如果说老师骗取孩子保守秘密可以理解,那么在西安枫韵幼儿园,孩子们因为咳出了药片被罚站或者因为吃药不让上厕所,这些“伤害”他们为什么不会对父母讲呢?也许,孩子们心存恐惧,担心他们给父母讲了这些遭遇会被老师批评。但还有一种可能,他们担心向父母打了老师的“小报告”,再也得不到老师的小红花了。总之,幼儿园的老师利用他们“天然”的权威,利用孩子们对他们的天然“迷信”,掩藏了他们私自喂孩子药的秘密。

    有没有一种可能,鼓励孩子讲述幼儿园发生的一切?有没有一种可能,让孩子不要那么迷信老师?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其实我们很少告诉孩子,老师的所作所为不一定都是对的。相反,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顺从孩子去支持老师的一切决定,只是为了让孩子高兴,为了让孩子在老师面前有面子,为了让孩子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说好听点,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小红花多了、老师的表扬多了,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说不好听点,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虚荣心——我们总是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

    当然,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去辨别是非甚至完整讲述幼儿园里的一切,那是很扯的事情。只是,打开这一扇扇“幼儿园服药门”后,在主流舆论的追问反思之外,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家庭教育的方面思考一下,孩子们到底为什么那么听老师的话?
  • 天之声
    管孩子的居然是孩子怕的某人而不是孩子信服的某人......
  • y
    ywgywg
    教育的悲哀,没有思想的国人
  • w
    will_ann
    更搞的是,那些个家长跑到学校或者政府门口去下跪。
    这他妈的天朝人民咋这么喜欢下跪呢
  • 测试一下
    按现在的教师素质来说真心听老师话的学生能有啥前途...
  • y
    ywgywg
    我从做老 师的朋友口中得知,孩子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老 师说的才是对的
    比如填空题,河里有(),天上有(),草地上有(),你要不在课本上找到答案,你就是错的。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这种定式思 维限 制了,所以诺 贝 尔奖项是与国人无缘的
    想到这些,似乎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就是悲哀
  • 大江汉堡
    河里当然有鱼、有水、有虾、有水草…………在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的时候确实可以任由孩子来回答。
    但是()里必须填书上的内容的本意是锻炼孩子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求和书本上写的一样了,否则想象力是开发了,阅读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
    不能将这样一个问题简单的抛开相对应的环境而直喷。
  • 不是他
    那是你题目出的有问题,我回答的没错,你为什么要扣我分
  • y
    ywgywg
    这个时候恰恰是需要老师作出指导,反而我们的老师想着自己升迁,所以最后会形成定式思维
  • s
    stevetin
    呵呵禁锢人的思想,奴化教育,这就是XX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