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农业就是粉心菜命啊

  • 酸牛奶
    回复48#handyan
    一百多斤,几千块是正常价格。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的金银花价格上涨很多,这是特殊原因。 iOS fly ~
  • x
    xyyyyx
    和lz买的6颗蓝莓苗,昨天暴雨掉了很多,就和女儿一起采了一下
  • l
    linkwood
    回复50#motoer
    杭州10块的都有。顶级的100也有。蓝莓这东西,品种和种植差异极大。
  • l
    linkwood
    回复52#xyyyyx

    可以蓝莓自由了


    前几天还旺旺你的 好像不是好友 发不出消息

    今年苗大了 可以施一些有机肥了 比如发酵过的羊粪
  • 我爱H1940
    回复1#linkwood
    楼主哪里?可以带女儿去摘吗?我在杭州 iOS fly ~
  • h
    hua229
    蓝莓树? iOS fly ~
  • t
    tiret
    你放手让马云来试试呢?

    天朝银行很多,似乎应该竞争激烈,但在余额宝问世之前又有哪家银行曾向储户提供过类似的选择呢?

    本地的出租车公司也很多,但在优步、滴滴杀入这个领域之前,又有几个地方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呢?
  • h
    h2o
    回复57#tiret
    为什么农业没有商业保险而只有政策性保险?我觉得原因有几方面:一是农业的风险大,按实际损失来算,保险公司测算出来的保费很高,农民不接受;二是农业保险的标的物带可移动性,定损难,而且很易有分歧;三是农产品非标准化产品,品种之间差距巨大,很难出台较有通用性的保险条款。归根到底就是一条,要不就是保险公司觉得没钱赚,要不就是农民觉得太麻烦,没保障。马云来做就可以?为什么年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都是三农的,农业、农村、农民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作,他是来做慈善还是来分蛋糕?
  • t
    tiret
    关键在于风险估计和保费计算是否科学,价格合理,那么双方自然愿意卖也愿意买。另外就是对道德风险的管控是否有效。遗憾的是,这两点对于养尊处优惯了的官办单位而言都难以做到。

    还是以那些老爷银行为例,为什么它们当年曾被讥讽为当铺,就是因为实在没有能力 没有人才 当然也没有动力 去判断具体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它们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 正是重重保护的结果,它们的最大隐形功能就是养人,仅靠法定存贷利差就能躺着赚钱,而一旦真正放开竞争,大部分必然倒闭 或者不得不丧失其养人的功能。

    工业领域的改革开放逐步放开了该领域的竞争,这样才有一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同时也伴随着大量企业的倒闭。我们今天再也不必为了买一台质量不怎么样的电视机而连夜排队了,首先应该感谢竞争的存在。

    然而这样的改革和竞争,在金融业 保险业 还有教育 科研等行业还是远远滞后的。
  • h
    h2o
    回复59#tiret

    你是上帝视角,站着说话不腰痛,N多政府部门的努力都被你轻轻否定了。政策性水稻保险最初我们这里推广,农民自付20%,即5.04元每亩,财政即补贴80%,20.16元每亩。出现绝收,最高赔付600元一亩。理论上讲很优厚了,但农民都觉得麻烦,认为水稻是很难发生绝收的损失的,而且单位面积也少,所以很多人不买。后来条款调整了,农民可以不出钱,财政直接支付80%,到时最高赔付480元一亩;如农民补20%的保费,即最高赔付为600元一亩。结果也没多少人买。水产养殖保险也进行了调研,因为本地水产品的可移动性和高值性高风险性,你觉得一个鱼塘(4-6亩)的保险应该是多了?几百,几千?按当时的行情,一个鱼塘的产值高的可达100万元,你觉得作为保险公司收几万元的保费过分吗?就算财政补贴一部分,作为养殖户,鱼还未养出来,能否赚钱还是未知数,你会先交几万的保费吗?你能想到什么好办法?如果到时鱼的价格低了,亏本了,有鱼病不看、饲料不喂,鱼死了,保险公司赔吗?你能介定鱼是故意养死的。或者卖了部分,报损失怎么算?每鱼塘收5000元保费,最高赔付10万元吗?只赔10万元,农民会买吗?珠海当年设计了一个看上去合理的条款,全面推广水产养殖的政策性保险,结果刚好遇到台风,最后不知是如何处理的,反正网上查了一下,好象不了了之了。你能想出好办法?
  • l
    logic90
    目标用户穷、市场小、风险大、操作复杂。。。

    保险公司有什么理由去搞呢?

    至于你说的,依靠市场的话。。。正常的保险定价是不可能有农民去买的,既然明知道农民不去买,还搞这个干什么?

    其实,关键问题是,中国的农业资源本来就很差。。。根本不适合发展农业。。。只不过,为了粮食安全之类的理由,不得不硬着头皮搞农业
  • h
    h2o
    同意。如果象人寿、医疗、汽车的保险,保险公司肯定抢着做。为什么要有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因为风险高、核保难、参保意愿低,所以政府才通过财政扶持的方式支持种植、养殖业投保,而且从2004年起十多年都在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到农业保险的内容。如果是纯市场化运作,保险公司宁愿卖单身险、中秋赏月险都不会考虑做农业保险。
  • t
    tiret
    那既然这样,干脆放开得了。

    我倒想看看马云对此会不会感兴趣。

    老爷单位的一大特点就是会给自己找理由,但就是不愿把精力花在解决问题上。

    具体到鱼塘的问题,我在21楼也说了期货市场与保险服务为农业提供两大保障。有了期货市场提前为养殖户锁定了价格,他怎么会故意把鱼饿死呢。
  • 1
    14783139
    回复1#linkwood
    看着地形,大东北? iOS fly ~
  • 3
    3358117
    十块钱一小盒根本吃不起
  • l
    linkwood
    回复65#3358117
    夏天好吃的水果多的是 不一定非要吃蓝莓啊 (好像有点奇怪,完全不像卖蓝莓的人说的话……)

    比如今年桃价贱如狗 敞开肚皮吃吧
  • 史诺比
    楼主,我大米吃完了。赶紧打谷,给我发50斤过来。
  • 1
    14783139
    回复67#linkwood
    搞种植不容易,不过苏南还有山iOS fly ~
  • A
    Aragornlf
    除了农民,有钱人才搞农业。
  • s
    scautc
    回复22#heinkel

    零售和收购差价大了去了
  • 狡兔
    马云早就有自己的保险公司:众安保险。

    农业保险之所以叫政策性保险,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钱是政府出的。为什么要政府出?因为农民不愿出。受益人不愿出钱,只好由大包大揽的财政出钱,相当于工商业补贴农业。

    保险本质上是大数法则,由大量不出险的投保人筹集资金去补偿少量出险的投保人。高温、台风、干旱、洪涝、病虫害这样的自然灾害,往往受灾面积巨大,受灾的农户就不是少量而是大量,这就有违保险的本质,原理上是不可保的。

    很多人认为如果交了保费不出险就是白交钱,城里人连车险都只买个强制险,农民又有多少人愿意在丰年交白钱。
  • t
    tiret
    至少国外有私营保险公司提供农业险的。

    我认为,一个地方,如果种地已经种了数千年,那么该地发生严重农业灾害就必定是小概率事件,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农业区。

    具体的灾害概率,从历史数据里可以算出。只要是小概率事件,那么即使仅有一人投保,理论上也可以做,因为保险公司可以将不同类别的小概率事件并入一个大集合,这样在总体上依然符合保险原理。一个相似的例子就是航天发射保险,保单数量极少,但依然可以做。
  • f
    fock
    美国有
  • f
    fock
    可以在商品期货市场上对冲风险的
  • 我要闹绯闻
    楼主大户啊,
    一下少收那么多 iOS fly ~
  • 明日之歌
    今年水稻80多一百斤,往年都是130左右!!!
  • t
    tiret
    我记得多年前那次中国为美国发射卫星失败后,媒体报道了一些保险界人士的分析,说国内保险公司实际损失有限,因为它拿到这笔大生意之后,又将其拆售与国外一些保险公司进行再保险,所以那次卫星发射其实是全球多家保险公司联保的,成功则大家赚钱,失败则大家赔钱。我相信那些承接了再保险业务的国外保险公司决不会是政策性公司。
  • l
    linkwood
    回复78#明日之歌
    今年水稻是一场收割韭菜的经典案例 反复过山车,滚刀肉收割。
  • 明日之歌
    回复80#linkwood

    不懂,只知道家里乡亲父老个个破口大骂
  • 狡兔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实际上正是国外的再保险公司不肯接受中国航天发射的风险分保,才不得不利用行政力量,强压国内保险公司组成一个穷光闪闪的“中国航天保险联合体”。

    各保险公司为了亏少点,为份额吵得不可开交。

    参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文件:

    财税政字[1997]142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卫星发射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函
    http://www.shui5.cn/article/8e/133101.html
  • t
    tiret
    那么,国外保险公司还做不做它们自己国家的航天发射保险呢?
  • l
    logic90
    你说的是理想中的场景

    就像经济学基础的教科书里面的那个,理性人假设

    现实中,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并不都是理性的。。。尤其是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一群人。。。这种场景下,并不是经济学的教科书那么简单的了HiPDA·NG
  • m
    mayazjb
    回复43#酸牛奶

    金银花是金针菜么?
  • t
    tiret
    我来试着梳理一下保险的原理吧。

    从理论上讲,只要坏事的发生率不是百分百,哪怕它高达99%,也可以为其推出相应的保险,也可以使投保人从中受益,这是基于边际损害递增的原理所作的理想化推论,因为保费支出的损失要小于坏事给你造成的损害(坏事损害程度要用坏事发生概率来打折)。(所谓边际损害递增,也是边际效益递减的另一种形式:你打工一天挣到一斤米,与你打工一天挣到十斤米相比,数值上后者是前者的十倍,但实际效益并没有十倍,因为你根本吃不了十斤米。同理,你家有十斤米,被偷走一斤与被偷走十斤也绝非简单的十倍关系,被偷一斤于你损害几乎为零,因为你本来就吃不了准备送人的,而如果被偷十斤,那你就要饿死了,损害倍数可以算成无穷大。)

    但考虑到现实世界里,保险业务自身的运营成本对投保人受益量构成一种侵蚀,那当然就不可能为坏事发生率高达99%的那些领域提供保险了。

    然而我们上面讨论的种植业、养殖业都已经存在了数千甚至数万年,航天发射虽然是新兴行业,但也已成功运营数十年,这些领域的坏事发生率都可以统计出来的,而且都不至于高到危及该行业存续的程度。因此为这些领域提供保险,就不仅仅是理论上可行,更是这个世界里真实发生的事,尽管不一定发生在每个国家。这样的保险业务,既有利于投保人,也有利于全社会。

    一项有益的业务,如果在某地或某国难以正常开展,那最好分析分析原因。
  • t
    twoday2182
    搞茶叶的 体会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