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第一次去看了周立波,一点感想。

  • d
    dog
    周立波自己其实也希望自己不局限于上海一地,比如他自己坚持在节目里面多说普通话,让更多地方的人能够听懂他的表演, 他的表演,很多东西都不是上海独有的,比如麦乳精,油条那些段子,很多别的地方人都听得很有趣

    记得有一场节目,下面有个女人要求他说上海话,他打了哈哈,继续说普通话,结果下面那个女人不依不饶,最后周只好改纯上海话表演了

    这场表演,我看得朋友从国内带来的DVD, 本来一边上网做事情,一边听得,我能够听一点上海话,普通话和上海话夹杂着听着满轻松,纯上海话就不行了,你要我看字幕,那我觉得就很无聊了,语言表演要看字幕,太傻比勒

    所以那张碟子,我就只看了一半

    怎么说呢,让周立波现在立足的那些观众, 也是让他走向更广阔天fide障碍,很矛盾
  • 熊猫
    越接近自己的生活越有共鸣笑点越多
    从小到大,听相声带来的捧腹的经历应该是远远少于听滑稽戏的
    有时候看小品听相声,是能笑,但一般是寻找笑点后开始笑
    听身边的滑稽戏,独角戏,包括现在的周立波,都是从内心迸发出的控制不住的笑
    不否认很多相声家的艺术造诣很高
    但是笑不笑,这个在于看的个人
  • 阿里扎
    啥时候说周立波要走向全国了……脑补的厉害……
  • j
    jackey12345
    巴子~~~~~~~~~~
  • 作为一个马甲
    谁都改变不了别人的观点
    这种辩没什么意义
  • s
    sheva1980
    这是笑侃大上海,作为上海人,我也认为这个不如笑侃三十年,里面笑料很生硬。
  • d
    dragong
    你举的这些例子都是你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咖啡可乐的问题……
    周立波自己说咖啡和大蒜其实是文化的冲突,我倒觉得还是个土和洋、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分别,站在那时候的魔都的立场来看,他这样说确实也不算过分,当然肯定会引起争议就是了,好在这本来就是一场局限在魔都的说好几十年前的事的沪语表演罢了……
  • c
    cavar3
    1. 同意一刀观点, 巩汉林都恶心我们那么多年了. 一个上海人立足海派文化, 调侃一下. 也没有什么.
    2. 上海人花钱买的票捧场, 你都听不懂, 凭什么要你听的舒服?
    3. 大蒜咖啡其实无论有没有贬低, 其实无关紧要, 周的很多笑话都是让你们发挥想象. 个人认为这个还是贬义的. 但是同第二条, 讨好上海人.
    4. 不要拿郭来比较, 我很喜欢郭, 但是tmd太俗了, 有的时候一连几个包袱都tmd的俗. 这个不是他的原因, 这个是观众的原因. 现在相声都给那帮"大师"给玩s了. 也只有郭了. 周也是这样, 滑济上海s了那么多年了, 好歹流了点下来. 算是比较欣慰了.
    5. 最后还是搞不懂, lz什么心态, 明显不是一个文化认同圈子的人. 本来就是娱乐, 花钱买自己开心的不行?
  • 阿毛
    其实lz这种人无视就可以了,完全属于没事儿找抽型。
  • 北京狗狗
  • 不要看我
    你有病啊?我没说过周立波有什么不好吧?你才找抽呢,现实中你随便惹事看看会不会被抽死。
  • 1
    19岁时尚BOY。徐汇
    不是上海人、听不懂上海话,还去听海派清口,如果门票不是别人送的,是自己买的,这得蛋疼到什么程度呢。
  • 不要看我
    我上个优酷看看有多蛋疼啊?下面楼写了,呵呵。
  • 1
    19岁时尚BOY。徐汇
    本身看看优酷不算很蛋疼,但是看完然后还振振有词的发表自己一番评价,连上海话都听不太懂还去评价海派清口这已经属于病态了,前阵子不是有个圆润离开的贴吗,我觉得如出一辙。

    [本帖最后由 19岁时尚BOY。徐汇 于 2010-1-25 19:52 编辑]
  • 金碧辉煌
    杭州众表示同意
  • 不要看我
    我看了,不能发表感言说我看不懂笑点?论坛你家开的?
    按这样说,我可以请你圆润的离开我的帖子。
  • 1
    19岁时尚BOY。徐汇
    八巨才
  • t
    taxijyl
    宁波众+1
  • s
    shiningfire
    同理可证 此类的粤语节目 台语节目没人逼你们去看
  • 拉拉宝贝
    人家周立波老早就说了是上海人的一道小菜好伐
  • 阿毛
    lz,我有病还是你有病,大家一看就清楚了……
  • m
    mieumieu
    顺便期待楼主看完Bill Maher之后开喷,哈哈:D
  • r
    redpill
    原来看周立波如果发帖说不好笑,会被喷有病。
  • 仔仔BABY
    自己推崇的东西被人说不好,能不急么
    人之常情
    我管你说的啥,你敢说不好你就是傻逼
  • b
    bull
    [posted by wap]

    没有要求非吴语系懂
  • l
    literry1
    原来吃大蒜=龟儿子
    说你吃大蒜就是你是龟儿子,
    那北方人都要来阉你了

    [本帖最后由 literry1 于 2010-1-26 09:21 编辑]
  • 大头木
    周立波现在不是普通话很多么
    上海话也有,不过下面有字幕

    就是不好笑,没啥看头,模仿领导人调侃一下倒是很有意思
    扯个社会现象专黑fans就大喊有腔调
    看完其表演感觉就像半个小沈阳,估计很多人喜欢这调调
    可能也有因为自己有上海人的优越感而捧的
    特征就是必须得把另外的艺人对比一下
    如郭德纲,巩汉林之类的打成垃圾
    以凸出作为宇宙中心人的高素质优越感

    巴子
  • 不要看我
    谁都代表不了大家,我不是来吵架的,所以你可以选择无视这贴或者单独再开贴来批判。
  • 索菲亚の骑士
    因为是吴语系众特别爱波波的清口,而且和自己的生活也很像,虽然不是大上海出生,但是小时候老家的很多生活片段和上海及其相似,加上不少的上海亲戚和朋友,总之个人觉得就格调上来讲周还是要高于郭的。
    本人特爱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台语节目照样看的津津有味,去广东工作觉得最享受的是能听到地铁上三种语言的报站,就北方的表演艺术来说,老的相声也是很喜欢的,刘宝瑞的段子一直在我的MP3里。
    个人觉得吧,我们要爱各地的方言,到一个地方听到一个地方人和你说话不一样,那是多么的有意思啊。尤其当你在一个城市的时候,你一定要努力融入这个城市,而最直接的方式是学习那里的方言了。
    不知所云了 退散。就是想说 我喜欢波波。:D
  • 阿里扎
    21世纪还穿长衫……其实我真的不怎么理解……难道就不知道创新么
  • 碎南瓜
    这是个文化的问题,我来上海10年了,其实我是听相声长大的,算是北方文化吧,周立波的段子确实很有意思,学苏州人学扬州人学苏北人学的那个像啊,模子,赤佬,腔调,“榜友,划胖?”“榜友,侬背反特啦!”等等等等这些桥段抓的都是绝对上海人和上海周边人的特色,抓的绝对是准,所以在上海有生活环境的人看的是非常有共鸣的
    前面说了这是个文化氛围的问题,看你能不能融入到周边的文化,南北文化,东西方文化,我反正是通吃,美国喜剧和英国喜剧也差不多,美国人和英国人同样都说英语,有的人看两种喜剧都觉得幽默,但是就是有人看不懂

    [本帖最后由 碎南瓜 于 2010-1-26 10:28 编辑]
  • 阿里扎
    我不喜欢相声,也不看郭德纲,某些人就看不惯魔都出来个可以叫板的硬要黑人……也不知道啥心态
  • 阿毛
    巩汉林难道不是垃圾么。。。
  • E
    EA
    巩汉林和赵本山的<如此竞争>很不错,推荐一下。
  • 骨软症
    有这种心态是好事,但是有这种心态的人的数量恐怕不多
  • 不知所谓无所谓
    说你装孙子你还真装上了。
  • 地中海贝壳
    波波只在上海是有道理的~~
  • 摩卡
    上海人讲强调和情调,
    北方小品和看滑稽戏差不多。
  • l
    lycoris
    听不懂,哼
  • j
    jojo121
    我就自认挺能接受不同笑料的。却也接受不了周立波。感觉他是个很地域,很坐井观天。同时在某些地方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是我看不起上海人。而是周立波和喜欢听他的观众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小家子气风格。周立波自己大概也明白。其实上海本身没有多少文化自主性。属于政策下的宠儿,文格上的矮子。直言不讳了。勿怪。
  • j
    jojo121
    目今也就赵本山能保持下原叶原味的农村风格不妥协。。弄得不少南方人觉得好像北方文化占着茅坑不拉屎似的。其实不是这样。主要是小品也好,相声也好。要想取悦观众或听众,不能播的太多了。这些都上不了春晚。其实社会的现实矛盾越能揭发出来,诞生出来的精彩文化产品就越多。如果不能揭发。就始终只会有赵本山和周立波。一个是农村生活派,一个是城市地域派。都不敢也无法涉足全国性的话题 。

    郭德纲是个例外。但他现在有了一定本钱。属于穿上鞋的。自然开始怕鞋更大一号的让他没鞋穿。
  • j
    jojo121
    :D 小毛孩子。看完还不准发表观点了?

    踢你屁股一脚你难道是不吭声的?那不是闷蛋么?

    正常人看了东西无论好与坏。发表观点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