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1:我的赛车游戏启蒙来自汽车杂志专栏

  • L
    LChicken
    本意是想寻找一本古早的汽车杂志顺便回忆一下童年
    但是想来想去感觉没哪个社区会对这些陈芝麻烂谷子感兴趣
    虽然游戏区玩RAC的人的确很少,不过无所谓了,反正我也没别的地方的账号
    或者有哪位可以推荐一下发到哪里比较可能有答复
    -----
    2001年的时候我也许被雷劈了一下,突然对车有了兴趣,于是购买了人生第一本汽车杂志《汽车迷》
    现在网上已经无法找到有关这本杂志的任何信息,不知道有没有与我同样购买过的人
    本人是广州的,不清楚这本杂志的发售地区是全国还是仅南方部分地区
    因为年纪小,对杂志的内容印象已经不深了,只记得买的第一本有Z350的专栏和一张海报
    当然最让我意外的是这杂志居然有个游戏专栏,每期介绍一款赛车游戏
    在那个年代赛车游戏其实和现在差不多不太受待见
    游戏相关介绍也仅限于极品飞车,山脊赛车,世嘉拉力一类知名度较高的,其他基本处于无视状态
    这个专栏立即让我感受到天下之大,可以说是我的赛车游戏乃至现实赛事的启蒙栏目
    因为时间久远记忆不深,挑几个现在还有印象的说说
    1.PRO RALLY 2001

    买的第一期杂志介绍的游戏。小编介绍了前驱的Kit Car和四驱的WRC的区别,还不忘赞美一下狂野的B组
    而且花了不少篇幅推荐雪铁龙萨拉作为一个Kit Car动力只和WRC差了5匹,有时候跑的比WRC还快

    数年后我从芝麻开门那实际接触到这个游戏
    开场CG还记得挺清楚,一只蜥蜴刚想吃饭就被个标致206WRC吓得屁滚尿流
    看了LOGO,还是育碧做的,难怪用法国车
    实际上手之后和小编吹的内容差距有点大
    什么四驱比前驱抓地,B组怪兽难控制,这游戏完全就是胶水胎,哪个车都是抓地抓的严严实实毫无难度
    车也是少的可怜,我现在都能背出来有哪些,除了法国自家的牌子就剩了奥迪和丰田
    不过就这样一个普通游戏我也玩了好久不亦乐乎
    也让我第一次认识了奥迪quattro S1E2和标致205T16这种怪物
    另外我当时觉得比起空力怪物,游戏提供的另一个老款的奥迪quattro A2更得我心

    2.F1 RACING CHAMPIONSHIP

    下一期杂志介绍的游戏,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期
    开头小编就介绍“这是史上最真实,从物理到车辆设定细节奇多,花费两年开发的巨作”
    然后就是走职业模式顶掉了埃尔文的位置当法拉利2号车手
    不SL把每一站的战况都写出来,倒也写的异常刺激,最后一站铃鹿和舒马赫争总冠军还给读者留了个悬念

    后来一开始没买到这个游戏,我主要玩过的F1游戏一个是94赛季的模拟巨作GP2

    另一个是98赛季的OFFICIAL FORMULA 1 RACING,偏娱乐一点的

    买到之后实际玩的时间不是太长,但是能感受到画质明显比98赛季的游戏高上不少档次
    操作方式也更接近现实,除了美国站我就从来没进过前10
    但是意外的引擎的音效做的很差劲,还不如98赛季的游戏还原度高
    过了几年意外的接触到一篇博文,大致是一个上海育碧的元老讲自己经历的
    才知道这个居然是上海育碧制作的第一款游戏
    同时知道了这游戏开发时间极长的真正原因:间接授权
    育碧本来就没获得F1授权,是找了家叫Video System的发行商持有的授权帮他们打工的
    这家公司又是个彻头彻尾的懒狗,每次要审核内容基本要花一个月时间才给答复
    最后给拖的主机板00年发售,PC版01年发售
    而且这家狗逼还把授权卖给了Eidos开发了F-1 World Grand Prix系列
    我玩的OFFICIAL FORMULA 1 RACING就是Eidos再另找一个工作室做的三手外包,服了
    某种意义上这两游戏还算是远房表亲
    但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大佬讲去蒙特利尔出差游览的维伦纽夫赛道,然后一路找资料学习F1最后成了个哈基宁粉丝
    这也让我对育碧上海肃然起敬,感谢他们做了一款优秀的游戏
    3.GT赛车3
    前面的介绍有很多已经不记得了
    大概记得小编强烈建议开局先把B照考金把Mazda MX-5 1800 RS拿下,剩下的钱该车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小编说游戏完成100%之后会送塞纳生前的最后座驾“F094/S”

    介绍了塞纳的生平后表述了一番自己在摩纳哥赛道上开这车的感想
    个人实际玩到GT3已经是模拟器时代的事了,只是等真拿到车才觉得傻眼
    F094/S是个啥东西?不是FW16吗?这涂装又是啥意思?
    想了想,理所当然的是Polyphony没拿到版权,可是这小编01年就看出这车是致敬塞纳,还是不由的肃然起敬,所谓车迷正是如此
    4.DRIVER
    这系列现在翻译好像叫车神?当时的盗版翻译是叫横冲直撞,也算符合标题
    大致上就是介绍每个阶段你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最后特别提了通关后的自由模式,开着不掉血的车在街上见谁撞谁好不痛快
    当时兴冲冲的买了游戏回来,结果被当头一棒:这停车场考试算个啥?清单上的术语你让我个小学生理解个锤子?

    然后拼命的上网找攻略,结果所有攻略都是直接从正式任务第一关开始,丝毫没提这个考试怎么过
    这也算是我当年的一个心结了,充分的感受到现在视频网站的普及对玩家有多么重要
    5.Grand Prix Legends/Rally Trophy/理查德伯恩斯拉力



    这三个姑且放一起说吧,毕竟都是属于硬核系列
    当年小编的测评是怎么说的我已经不记得了
    只记得说67年的F1极滑,能在大直道跑着跑着起飞
    这三个都是我当时看了觉得兴趣不大,但现在才发现全都是惊世名作,这小编确实有眼光
    可惜作为PC独占游戏,现在想重温也变得比较困难了,看着那些打补丁流程我已经彻底放弃了
    最可惜的莫过于RBR,开发组Warthog已经彻底没了,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款新的主打完全硬核物理的拉力游戏

    Rally Trophy的制作组Bugbear后来转行做FlatOut系列和Wreckfest,也和硬核模拟绝缘了

    GPL的制作组Papyrus都溜去iRacing了,月费制订阅我也懒得插一手体验了

    只能说有时候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
    ----
    过了两三年,这个专栏从每期更新变成了不定期更新,最后彻底消失在这本杂志上了
    也难怪,毕竟每年的赛车游戏产出有限,讲完了就真没了,我从此也再也没买过《汽车迷》
    但是我一直很感谢这个专栏,在那个国内纸媒和网络内容有限的时候给了我一个了解这些信息的窗口
    哪怕上高中之后一度放弃过这些东西,过了10年闲下来的时候回过头想重新抓一把兴趣的时候,想起来的还是这些
    怀念那个黄金年代,现在的授权困难和技术力壁垒已经让赛车游戏无法像当年那样百花齐放了
  • S
    S.I.R
    感谢楼主分享回忆,其实赛车游戏当年比现在百花齐放得多。想来是因为当年没授权就可以做游戏。
  • 慕容断月
    说起来我的汽车游戏启蒙也是《汽车杂志》汽车杂志,某期刚好介绍最高通缉

    哎,早年的赛车游戏真的是花样繁多,现在太内卷了,再加上还有开放世界对娱乐向竞速的冲击,基本除了拟真外没得玩了,都说车枪球,球太特殊不提,枪各种百花齐放,车呢,到头来卷到基本只有老面孔了
  • 鹿
    鹿斗典善
    我也说说我的邪道竞速游戏之旅吧

    97年去香港玩时远亲送了台PS给我,店里说是必须搭售一张正版游戏,于是就随便挑了个封面有车的,悲剧的是挑了张Ray Tracers
    这游戏其实没多少竞速成分,主要目的是在时限内撞翻敌人,画面在那时候来说挺不错,撞车这玩法也算是新鲜,至少挺合我口味的,但实在太难了,在把PS拿去破解前我至少花了个把月在这游戏上(毕竟也玩不了盗版),然而连第四关都突破不了,每次都不够时间干掉boss,就是这份遗憾让我记住了这游戏。


    Runabout,美版名字是Felony 11-79,而二代又改回Runabout2了,PS2上还出了3代

    也不是什么正经竞速游戏,玩法是时限内收集指定物品并送到终点,途中避免自己被撞烂。游戏在环境交互方面做得不错,四散奔逃的人群,轻重物品对碰撞的反应,车损表现,警匪追逐等,玩起来比Ray Tracers刺激得多,另外还有大量岔路,也勉强算是过了把开放世界竞速的瘾。就是流程短了点,3关就没了。


    Vigilante 8/Vigilante 8: 2nd Offense
    如果说前两个好歹还需要和时间赛跑下,这游戏就完全没有竞速元素了,UI里面甚至连速度表都没有

    玩法基本就是Quake将人换成车,大地图抢武器血甲干掉对手保存自己,每台车性能上有点不一样,比如垃圾车就牺牲了速度和灵活性换来防御力,反重力车能无视地形之类,地图上也有不少亮点,用喷火器点燃油田重创对手都是常规操作,
    虽然有故事模式,但我那时候完全看不懂该干啥,每次都是开死斗模式然后跟N个AI拼命,倒也沉迷了好一阵子

    陆行鸟赛车/古惑狼赛车(CTR)
    比起前几个这算是正经竞速游戏了。鼎鼎大名的马里奥赛车同类游戏,之所以放一起说是因为玩法相似,虽然发售日期仅相差半年,而实际表现却天差地别



    陆行鸟赛车玩起来乐趣程度要远胜CTR,同时拥有个人技能和道具进阶系统,比CTR完成度更高,虽然画面是GBA级别,但我真真正正沉迷了好几个月反反复复玩故事模式和GP模式
    CTR就没啥说了,除了画面表现和故事流程长度以外全方位不如陆行鸟赛车
  • 有钱多买小人
    题外话,如果有存在第二人称游戏的说法,那就是driver3,就是能灵魂出窍的那一作最后一关了。玩家控制的是第一人称视角里另一个人。
  • b
    bigheadnotbig
    我的赛车游戏启蒙是International Rally Championship 1997
    盗版碟上的纸质包装写的是赛车97 弄得我找了好多年都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