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1米看23寸屏幕和隔2米看46寸屏幕,为什么感觉46要大些?

  • O
    OpEth
    [posted by wap]

    视角明明是一样大的嘛。。。。。
  • m
    mapledot
    因为有参照物
  • P
    PENNYSHAW
    因为你的眼睛大小没变

    你的眼球大小必须也相应的变大2倍才行
  • 小飞侠彼德胖
    并不是简单的46/2

    1。有参照物

    2。人眼晶体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且我们在主观上能够看到这一物体,还必须经过视神经等一系列复杂的传导,直至大脑枕叶视觉皮质中枢。经过中枢的综合分析,包括两个眼睛传来的不完全十分相同的影像综合分析以后才能完成。

    3。在第2个过程中。大脑就已经储存了足够的信息(其中包括.目标物体的形状 大小 距离 位置 光线 角度).作为一个基本的对比项是大脑不会自主抹去的.

    4.如以上条件.大脑能理所当然比较出1米距离下的23寸与2米距离下46寸的不同之处.

    [本帖最后由 小飞侠彼德胖 于 2009-12-16 09:46 编辑]
  • 菊花盛开的地方
    分辨率不同罢
  • O
    OpEth
    看来参照物是主要因素。。。。。


    要当客观饭难哪,人脑的认知本身就存在很多主观误导。。。。。
  • z
    zcomic
    人眼看物体本身就是一种完全的错觉,只不过大家都习惯了而已
    比如看一个东西近大远小,明明一个物体是不会变大变小的,近大远小
    就是个纯粹的错误
  • 冰镇石油
    其实现实世界完全不是人眼看到的那样的
  • p
    pigudada
    不能简单这么算的
  • x
    xcj00xx
    23不是46的四分之一吗?
  • 火星人一号
    只要习惯了,都不觉得大的,现在觉得52寸也太小(只有长时间旅游回来才会觉得大)

    下个目标是索记或者夏记的65寸
  • l
    lijgame
    +1
    瓶子失态了
    23寸和46寸指的是对角线长度,实际上面积差了4倍了
  • l
    lokinie
    23寸的面积是46寸的四分之一啊。。。
  • 小飞侠彼德胖
    人类的听力范围 视觉误差以及局限 等等感官作用 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个条件取舍器跟一整套代码编写.

    人只取用大脑能处理的外部条件.且需要经过"重新编码"来达到信息对等,大脑才能最高效的处理.

    而在这个"重新编码"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信息处理不及或者被放置.(可以把这个当做大脑的BUG或者内存不足) 既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产生了认知与感知的矛盾.

    大部分矛盾会被大脑优先选择过滤掉,没有过滤掉的也会做为临时文件不被保存.

    小部分未被系统及时删除的垃圾文件.累计起来既形成了磁盘碎片.成为诱发"DEJA VU" "幻觉"等现象的一大主因.

    [本帖最后由 小飞侠彼德胖 于 2009-12-16 11:02 编辑]
  • 雲兒
    请在四米外观看46寸屏
  • t
    tdk01
    [posted by wap]

    说差4倍的不知道视角的概念吧
  • r
    rinlord
    隔0.1米看盆栽和隔一万米看风景
    为啥感觉隔一万米的比较大?明明视角都一样
  • d
    dragong
    因为你的感觉不准……
  • O
    OpEth
    是你自己失态了。。。。。

    请补习视角的概念。。。。。
  • O
    OpEth
    那样的话,毫无疑问会感觉1米外的23寸屏幕要大得多。。。。。
  • l
    lovexiaoya
    球科普,妈的,表情呢?
  • 变形金刚
    世界的本源到底是什么样子?这问题困惑我好几年了
  • h
    heven2004
    瓶子要成为客观饭任重道远啊!
  • z
    zhaolinjia
    [posted by wap]

    楼上神!
  • z
    zcomic
    多找些佛学的经典和讲解文章看看,会明白很多的

    佛教经典里就有这样的问题如“山川河流等等这些世界物体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之类的,
    释迦牟尼都给出过很睿智的答案

    我不告诉你,你自己去找,哈
  • S
    Sugar
    人眼是很容易受到欺骗的,受到各种参照物和46寸大的先入为主概念影响,所以就会觉得46寸要大一些了
  • f
    fhqwb
    你拿根笔在眼前前后晃,会感觉它在不断变大缩小吗??
  • l
    lijgame
    是我失态了
  • j
    jinyibo
    距離與可視物大小沒有關係,鏡像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一米六的人不會因為走近鏡子,就變成一米七
  • e
    elong
    眼睛是变焦镜
  • 自由人眼镜兄
    因为我近视,所以2米外就模糊变大了
  • 级替四
    视角不就是夹角么,和眼球大小的关系怎么说的?
  • 级替四
    定焦吧。
  • 级替四
    我觉得这和两小儿辩日的问题是类似的。
  • s
    sunzhensz
    存在即是被感知,事无心外之物.出自贝克莱主教之口。但是这话被理解错误。国内唯物主义者认为(所谓的唯物主义者就是上过学校政治课的):这话是唯心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所谓的唯物主义认为:“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这只是唯物主义者自己歪曲理解的,唯心主义者并没有这么认为。恰恰相反,唯物主义者这种把自己的理解当初唯心主义者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倒是相当的唯心,唯“唯物主义者”的心。

    普通情况下,我们对于物质、意思是如下的想法: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再有意识,意识就是从物质中来的。这个想法没有任何问题,唯心主义的2个人物-休谟与贝克莱-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休谟的表述则是:一切观念都来源于印象。你没看到过苹果,别人再详细的给你描述,你都无法想象出来,同样也无法向一个先天性失明的人描述各个颜色,无法向一个先天性失聪的人描述各种声音。

    休谟、贝克莱对意识的看法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客观世界,不是客观世界的原貌,而是被我们的感觉器官编译后,处理成我们的心脑所能理解的客观世界。

    换言之,我们所认识到的客观世界,只是我们所能感知认识的。这有点像电脑,十进制数字,我们假设是世界的真实客观存在,但是对电脑程序而言,只有2进制才是它所理解的,它能看到的理解的,就是2进制,两种状态(开,关),我们理解这个客观世界,就类似于电脑程序。我们只是把客观世界的东西,按照我们所能理解的东西来处理,这样感知器官才能接收这个处理后的信息,也才能够向他人描述一个东西。

    比如一个苹果,我们对于苹果的认识,就是,某种颜色,某种形状,某种味道,某种基因....的总和,我们就是把客观世界的苹果理解成这个样子,也只有理解成这个样子,我们才能理解。我们无法说苹果是一个我们无法识别出的颜色,无法辨别出的味道,无法描述出形状,无法说出某种属性的名称的属性构成的。贝克莱、休谟这种唯心主义者就是这样认为的,这和奥卡姆剃须刀理论异曲同工。这个理论认为:理论上观测不到的东西和它根本就不存在没有区别

    国内的所谓唯物主义者认为:可感知的就是客观存在,眼睛看到,触觉接触到的苹果,在心里形成的这个苹果,等价于客观存在的苹果。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类所感知到的苹果只是客观苹果经过编译转译后在人心中呈现的苹果,虽然心里的苹果,必须基于客观苹果的存在才能存在(就是唯物主义者认为的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我们所描述的这个苹果已经不是客观存在的原样的苹果了,被人的感知系统加工了(不光是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还包括人脑的思维过程)唯心主义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只是唯心主义认为我们意识到的客观世界不等价于客观世界。

    可怜的只上过几堂服务于政治的马列课的唯心主义者,还在那说,没见过苹果你怎么知道什么是苹果,你能让你的意识控制物质么?总用这种没含量的例子来对质唯心主义,却根本不知道他们所说的见过苹果,正是被唯心主义所思考的,所谓的见过苹果在心里有苹果的概念,就是客观存在的苹果原样么?恰恰相反,倒是这种唯物主义者,认为自己主观上看到的就是客观存在,才是标准的唯心主义。

    一言以蔽之:休谟等唯心主义者一样承认客观物质决定意识,只是我们所理解心里所呈现的客观世界是被意识所理解加工后的世界,不是最初的客观原样。

    上面说的很简陋,想看详细资料的可以去参阅《人类理解研究》《金刚经》等著作。
  • 善良的大灰狼
    [posted by wap]悟空 你又顽皮了 发来看看嘛 我手机不好搜。。。
  • f
    f1king
    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这么多人不知道?

    人的眼睛焦距是135规格的50mm左右,那么视角范围就是46-47度之间,所以放大率和视距不是1:1,也就是说拉开一米距离,并不是等比放大。

    只有约53度视角的时候,视距和放大率才能1:1

    -------------------------

    补充,上面高混乱了,人眼的视角大约是120度,只是透视关系是135规格的50mm焦距。

    [本帖最后由 f1king 于 2009-12-18 16:10 编辑]
  • r
    rb
    瓶子有来表示下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