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苹果要冲出赛道”的感觉

  • j
    jtshs256
    水果本身就是赛道……剩下的就看谁能碾出一条大家都想走的 shortcut 了
  • g
    goldengold
    没有大幅领先是没错的,技术发展总是有瓶颈的。但是大家总是习惯于安卓厂家围攻苹果,但是一对一拉出来呢?再加上一个机器发布周期的问题,你一年发布三次手机当然可以更新迭代很快了。另外如果手机有20个打分项,苹果也许在其中5-6个是落后甚至没有的,但是综合来看还是第一的,这就够了。再说手机就是个工具,有特殊功能需求的不会纠结,剩下的自己用得舒服就是了,吵来吵去没啥意思
  • g
    ghostersuper
    厉害了,,,
  • d
    d-maxheman
    你正好说反了,拍照测试永远都是高高在上前几名,实测这已经第几代打不过3000元安卓了~
  • g
    gomelong
    我就装了三个软件,微信,X浏览器,今日头条,其他的都是系统默认自带的,还要去关后台?是不是最好装个Xposed,然后研究下怎么用,然后来调理系统?然后等到系统一更新升级再来一次?
    我只是想简简单单用个手机完成我的需求,一些手机应该能完成的基本需求,而不是去研究怎么才能用手机去完成我的需求。有这个时间,我把本职的东西研究的更透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收入不是更好?
  • 辛约_live
    现在安卓旗舰你看还有几台刘海的…

    明年竞争的都是屏下跟更加圆润
  • 辛约_live
    很多人对安卓理解还是步步高的感觉…
  • B
    Bandage_man
    因为安卓阵营现在没有AR生态,硬件上前置不是必要上AR模组,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刘海
  • w
    wangzm816
    苹果最牛逼的时候我是坚定安卓党,,,安卓追上来之后我又换了苹果这是什么样的操作

    话说在我换苹果的时候ios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1相册里看不见app的各种图标2不用随时提防我会不会不小心乱下载文件/app

    缺点就是各种没法自定义,,,比如我微信来信息就想听个声不想要震动,,,这个该怎么设置???????????
  • 辛约_live
    这个不就跟当年诺基亚一样嘛,你这样说感觉是给果子找借口哇,果子这几年各种设计拉出来跟以前,没啥变化

    我从来没说果子不行,只是它是行业老大,全球第一,蓝波湾的公司,现在一些操作看不懂而已
  • 辛约_live
    我装了一百多个软件,几乎没广告…
  • 谁都想的到
    你说的都是安卓那边的优势,这不代表iPhone不好用
  • 辛约_live
    然鹅ar生态日常使用率高吗…
  • 辛约_live
    从来没说爱疯不好用…
  • B
    Bandage_man
    你看看ios海外区商店的AR区就知道了,国区商店这方面感知没那么强

    毕竟生态这东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软硬件几年的布局,苹果自家系统支持硬件支持,三方开发商,都需要铺垫准备,包括用户群的装机量准备工作

    苹果的尿性是一旦确定大战略方向,就会坚持到底一条路走到黑的走下去,从X发布的那一年开始,其实厨子就已经宣告了第二个10年苹果的核心基础战略方向是AR

    你看到的ios14中类似小程序的Clips新特性,去年今年产品线开始普及部署的UWB芯片的精确指向定位,都是未来完整AR生态的一部分,每次都放上拼图的几块,拼图最终总有拼完的那一天
  • 辛约_live
    那也是,不过我不喜欢刘海设计,自己几个刚需的点果子也给不了,还是选了安卓,哈哈哈
    倒是mac,pad,耳机真心好用
  • j
    jasonbourne1002
    受不了安卓的国产软件对于权限无休止的索取,今年准备回到IOS去了
  • B
    Bandage_man
    个人喜好的选择而已,世界是大家的,钱包是自己的

    根据自己需求和喜好选产品是基本原则,没任何问题
  • d
    ddquk
    ios也抄了不少andorid的设计啊 比如下拉快捷操作 还有通知中心之类的
  • 阳光下
    市场会给你答案,另外,拍照苹果就是第一档,参数排名和跑分没有区别。
  • B
    Bandage_man
    快捷操作还真是ios平台上先出现的,只不过不是官方,是越狱商店cydia当中的插件,在Android初代设备发售前的2007年和2008年就有,最早是BossPrefs(2007年19月),后续继任者是SBSettings(2008年10月)

    你现在看到的Android通知系统的设计基础形式,最早也是Android抄webOS的,准确的说是webOS团队解散后当中重要开发人员离职进入Google之后,Google在Android 4.0当中引入的
  • y
    yysqu
    手机基本功能都做不好还省心,哈哈哈
  • s
    shanexxz
    感觉你说话好有文化,看着舒服
    吃相和产品定位不是很理解
    手机进化都是为了用户需求,越来越同质化同时也要避免专利侵权。能突破的可能在细节方面。
    为什么电视都是一个外观,同样面板索尼就多一个X1芯片就能贵了那么多,是吃相的问题?
    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能选的品牌那么多,不好自然慢慢成为诺基亚。
    拉胯整个品牌,毫无诚意是指哪个方面?请明说一下呗,我理解是取消了充电头和耳机?
  • d
    doocoo
    已经骑脸上了
  • 辛约_live
    还有信仰加成的
  • c
    comaron
    你是中国人,只有中国一小部分人,对手机软硬件很关注。

    而地球上只有中国人一小撮人在乎苹果的内存到底是多大的。

    而地球上除了中国人外,几乎对硬件没有那么敏感。

    而这部分人中能负担苹果价格的人,才是苹果的潜在客源。
  • 辛约_live
    你说的很对
  • t
    trashgod
    以前ios还挺流畅,没太多问题
    现在也会莫名卡,杀后台也频繁了,是真没后台
  • 内裤燃烧
    对我来说 苹果也就一个ios和AppStore了
    别的体验安卓完胜
  • s
    shuhanks
    呱呱呱
  • s
    shuhanks
    手表、carplay、airpods和A14这几样超出安卓太多了
  • c
    comaron
    嗷嗷嗷
  • 内裤燃烧
    这些恰好是我没有需求的
    备机IP6s还能再战一两年
  • B
    Bandage_man
    简单点说就是不能以中国市场及对应用户群的认知角度去等代全球用户的认知


    另一方面,中国区用户和海外用户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在软件方面的付费习惯,虽然随着手机的演进发展,中国区用户已经开始慢慢认同习惯接受为软件付费,但是重硬不重软的认知思维还是根深蒂固的,相比付费软件,国人更偏爱免费下载,不是很爱在付费购买软件这方面投资,更愿意在游戏道具充值方面砸钱,国外不同,大量平台用户长期使用平台,都会有很多付费购买软件,一旦平台迁移,这些付费软件就要重新投资购买一次,这也是会影响用户考虑是否迁移转换平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 辛约_live
    giao giao giao
  • s
    shuhanks
    不是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是收入水平的区别,中国消费者就算有特点,也是因为国内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换代过于快导致的
  • B
    Bandage_man
    这点我不太认同

    国内愿意为游戏充值买道具皮肤打赏直播大把花钱,却不愿各种付费买软件的用户比比皆是
  • s
    shuhanks
    讲这种话真的太井底之蛙了,关注硬件的全世界都是小众人群,但是不代表大众就不在意参数(注意参数和硬件的区别)了;对硬件敏感的极客也好宅男也罢都是需要经济基础的,国内显然比例还很低,各种客制圈、硬件圈国内只是刚起步而已;苹果从来不是以极客来做目标人群的,不然不会在5g和高刷新快速充电这些地方动作这么迟缓,苹果做的就是高端大众市场
  • f
    foxbryan
    很早就说如果note能刷iOS就无敌了
  • s
    shuhanks
    买皮肤看直播几万几万刷的人,会不买几百块的游戏?显然不是这样的,收入水平越高,付费意愿和正版意识越强是肯定的,不排除有个例罢了
  • c
    comaron
    你说的对呀
  • B
    Bandage_man
    重硬不重软这认知思维,在中国有悠久历史,直到现在虽然相比过往有改善但依旧普遍存在,和收入高低其实也没多大直接必然关联

    教育收入水平高,但是不愿在软件方面花钱的人依旧很多
  • c
    comaron
    第一段说的对

    第二段:说的对,补充一下中国软件的核心是用户行为必须和实名制1V1绑定,连手电筒、天气预报都要手机sim卡注册,可见我们在软件上再窃取用户隐私和用户行为方面,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而把剥离用户行为和隐私后的APP,能否出爆款?答:好像没有。一个都没有。
    每次坐飞机想玩个游戏,中国游戏,一个没有,都是国外app或者国外应用商店下的APP。
  • b
    bestnick
    从4开始,每代苹果都换新机
    中间也玩过安卓备用机,实在无感,现在备用机都是ip
  • B
    Bandage_man
    所以中国市场的用户群以及氛围环境,是比较特殊的,也直接影响了用户群对产品的选择遴选侧重方向,相对的也因此,国内ios和安卓两大平台用户互相迁移流动相对容易也更常见,因为大部分软件都是在用免费版,转换平台并不会有什么包袱,这方面与海外市场用户群情况有很大不同


    国内用户群体喜欢重硬不重软这事,毕竟从PC时代就开始已经存在多年,只能留给时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