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5真来了?

  • x
    xiaozhupao
    看图不像假的啊
  • w
    wj3691556
    再不卖没人要了
  • 塞外雪
    这有点吹了 除了35和22 这货对于其他战斗机是高出一截的 怎会没人要 对于20刚量产的tg来说 作为临时过度补充 还是有必要的 同时发动机还可以拿来借鉴 这交易不亏
  • 塞外雪
    这有点吹了 除了35和22 这货对于其他战斗机是高出一截的 怎会没人要 对于20刚量产的tg来说 作为临时过度补充 还是有必要的 同时发动机还可以拿来借鉴 这交易不亏
  • 九能不带刀
    你这是以前航展的老图吧,

    CD论坛那边的消息:今天来的苏35交货编队,是伊尔76运输机,进入中国境内以后,去了沧州停留加油,然后继续南下飞到柳州了
  • 疯癫
    你不要越南马上要
  • 匕首投枪
    动力飞行”技术:中国必须逾越的鸿沟!

    我们知道在传感器技术和超视距武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指向即瞄准、瞄准即攻击、攻击即击落,而矢量推力技术支撑的超机动能力,大幅度提升了战机的指向能力,战机的作战效能也必然大大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气动布局、飞控系统、传感器技术和武器火控技术,矢量推力技术的复杂性要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航空科技如此先进的美国,在矢量推力技术领域的研发也举步维艰。而中国作为军事航空技术、特别是航空动力技术的后发团队,在矢量推力技术研究的起步比美国和俄罗斯要晚许多年,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该领域的决定性突破,这或许是我们引进苏-35战机的最重要原因。

    在苏-35引进项目初见端倪的今天,我们大可不必对24架的引进数量评头品足,也无需对歼-20与苏-35的作战效能做太多的评论。对于战机平台技术而言,“动力飞行”技术是我们必须逾越的鸿沟,它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隐身技术、航空信息技术和武器火控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动力飞行”时代相对于空气动力飞行时代的超越,其重要性远远大于三代战机对二代战机的技术突破,我甚至认为“动力飞行技术”是四代战机最关键性的技术,恰恰是因为它难以攻克,所以才对我们意义重大。

    无论如何,苏-35的引进为我们敲开了“动力飞行”时代的大门。不管对于我们的研发团队也好,还是对于我们的作战团队也好,苏-35的装备使用都会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启迪,也会大大促进中国矢量推力技术的发展。

    空中优势时代不会随着三代战机的淡出而结束。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在未来,谁占据了“动力飞行”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空中优势的决胜力。
  • 完成打印
  • f
    fat508
    买了几架?
  • 3
    3bs
    你把EF-2000当作空气了?
  • r
    raptor111
    EF-2000没怎么有消息,,这货怎么样了?
  • 九能不带刀
    EF 2000 那个是欧洲的台风战斗机,对华禁止军售的,跟TG没啥关系,它和TG之间没什么消息可言的
  • e
    equaliser
    航程大,巡航南海很好用。反正沈飞烂泥扶不上墙。
  • d
    darkccc
    -300某飞真该好好反省了
  • n
    newaxis
    Posted by: Xiaomi MI MAX
    求烂尾报道
  • 蓝眼睛
    J16都出来了,怎么个烂尾法
  • h
    holyted
    反省啥哟,600760天天涨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