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环保局:美使馆不愿跟我们比对空气监测设备

  • p
    playerstation
    本报记者赵喜斌

    上月底开始,浓雾笼罩京城,连日出现的大雾遮住了阳光,也引起了公众的对空气质量的焦虑。

    微博中有网友公布,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监测站显示北京空气污染已达“危险(hazardous)”水平,但北京市环保局同期的数据显示,当日北京的空气污染水平为“三级轻微污染”。

    公众也将目光投到了美国驻华大使馆每天一小时更新的PM2.5数据上。因为正是那里的监测仪器监测到北京空气超过危险的程度,甚至达到有毒害的水平。细颗粒物PM2.5每立方米经常达到数百微克时,通常意味着需要关闭门窗、减少外出以免受到伤害。而目前国内通行做法是对PM10的可吸入性颗粒的监测与公布。

    质疑声在市民间蔓延——“为什么我们不监测PM2.5的颗粒物?”、“为什么我们的数据与美国大使馆公布的相差几倍?我们到底该相信谁?”……在微博中,网名“巴松狼王”的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杜少中在网上回应质疑时,引发了更多的质疑。

    带着一系列的质疑和疑问,记者11月2日对话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杜少中。

    “污染级别还是十几年前的分法”

    本报调查:北京连续几天的大雾,市民都感觉到空气质量很差,空气污染与雾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杜少中:雾本来不是污染,只是它和污染物结合在一块时,它才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特别是秋冬季节,容易产生静风、逆温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这样出现大雾时,就比较容易形成空气污染。雾会使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物也会延长雾存在的时间。

    刚刚过去的雾天,空气质量在三级一、三级二停留了好几天,并没有变成四级或重污染的五级,这说明过去几年,排放的水平在下降。

    我们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还要继续努力加大减排的力度,减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和工业污染。这需要政府成功的组织,也需要广大市民参加。现在取得的进步,要感谢市民的努力。

    本报调查:在网上,很多网民在质疑阴霾漫天但是发布的监测结果为轻度污染,是监测手段不同,还是标准不同?

    杜少中: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这种分法是十几年前分的,如果大家感觉叫法有问题,我们可以改变。但是主要问题是,轻微污染也是污染,对市民的生活影响不大,但是有影响是首先的,到了轻度污染影响就开始逐渐加大了。

    今天(周三)有人问我是不是心情很好,因为天气不错。我会说,我们一年中有20%的天数不达标。要是昨天(周二)来问我,我就会说,我们已经从一年100天达标,增加到了去年286天达标。从27.4%增加到78.4%,为什么我总是反着说呢?我们一方面要给大家信心,北京的空气质量在逐渐改善,虽然涨幅较奥运前有所减缓,但也在进步。

    同时,也要告诉大家,20%左右的天数不达标,也是不能容忍的,人活着10天,不能8天喘气,剩下2天不喘气。我们也要努力让20%不达标的天数越少越好。我们不是为了每年在完成任务在减少不达标的天数,而是为了市民健康。

    “他们不愿意拿着设备和我们比对”

    本报调查:美国大使馆每天都会发布他们监测的北京空气质量情况,得出的数据与北京环保部门监测的数据有很大差别。怎样解释同样是一个城市的空气监测,但是数据却大不同的情况?

    杜少中:这两种方式没有可比性,美国大使馆是一个点,不能评价一个区域。他们也一再声明,数据是自己内部使用,并没有想让公众去参考。

    他们与我们的方法不一样。我们是全市27个点的自动监测系统,评价一个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一个系统,不能由一个点作为评判。

    本报调查:监测的对象有什么不同?

    杜少中:发布数字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他们发布的是浓度,我们发布的是指数,两者间有很大的差异,指数和浓度间有换算的方式。不能仅仅用数字去比较,应该看到数字反映的什么内容。即使是美国大使馆监测的是浓度,数值也是偏大的。至于为什么偏大,我们没有监测过他们的设备。如果将我们和美国大使馆的监测设备、监测方法、监测规范、参照标准同时进行比对,我们可以去做。我们做过多次沟通,他们也不愿意拿着设备跟我们比对。

    另外,监测的污染物不一样,我们监测的是粒径在10微米(含)以下的颗粒物,环保部的PM2.5监测办法中规定,PM2.5应占到PM10以下的颗粒物的一半。所以他们公布的PM2.5不应该超过我们PM10的总量。说美国大使馆公布的数据应该去进一步求证。

    本报调查:美国大使馆监测的对象是PM2.5以下的颗粒,国内监测的对象是PM10的颗粒,认为PM10可以进入人体上呼吸道,与市民的呼吸系统疾病关系比较密切。但是实际上PM2.5微粒由于体积特别微小,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大大超过PM10。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也认为PM2.5会增加死亡的风险。我们为什么不去公布PM2.5的数据,是没有能力监测吗?

    杜少中:PM100是总悬浮颗粒物,好像是大砖头,PM 10是小砖头,PM2.5是小石头块,PM1就是更小的石头块。衡量的标准比如说PM10是150微克/立方米,对应浓度150微克/立方米的是100API(空气污染指数),指数和浓度是标准。

    对于PM2.5,我们有能力也有设备监测,我们也有监测数据,但是我们不能随意公布。因为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监测是非常严肃的事,对社会公布的、要公众去参考的重要信息,就要负责,要符合国家的规定。不能北京一个数据,上海公布另一个数据,两个数据根本无法比对,我们要拿出合格的数据。

    “要想空气质量好,减排才是硬道理”

    本报调查:一些生涩的专业术语让公众一头雾水,环保部门对环境知识的普及上,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杜少中:监测中心是对外开放的场所,每周二接待有预约登记的市民参观和访问,如果想看看北京的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是怎么出来的,都可以来。说到发布的数据,我们还是比较有底气的,因为我们有监测中心作为支撑。

    现在由于有对比,显得咱们的服务还不够人性化。我感觉大家提的问题都没有错,错在我们对监测数据对外公开的程度,特别是人性化的公开,比如我们的监测用手机看不到。虽然我们公开的方式从月公布、周公布、日公布,一天几个公布,报纸、电台、电视台逐渐公开,但是不能让公众唾手可得。在提供人性化的信息后,还应该在每个级别后面加上,在某级空气质量下,市民应该注意什么。

    本报调查:有市民质疑,2011年北京市环保局用于北京污染防治的费用只有537万元,而三公支出却达797万元,这样的费用能治理好环境吗?

    杜少中:这个数字一点都没错,但是我要说537万的污染防治费是财政拨款的支出预算表,污染防治只是其中一项,预算表中还包括环境减排、节能环保等项目,都在几千万到一亿多元之间。另外,大气污染的专项治理等其他专项治理的资金不在这个范围内,比如今年机动车治理的费用达到3.2亿元,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十几个亿。我们都希望北京的天气更好。
  • 神秘的陌生人
    太长了,谁给总结下?
  • s
    stryker
    大概是美国的设备承受不了这么糟糕的测量环境会坏掉美使馆舍不得吧
  • d
    dcfly
    我草!楼上的居然是软体动物……哥当年也是你的忠实FANS啊!!!
  • c
    chovosky
    美帝别有用心的检测地址http://iphone.bjair.info/

    163
    PM2.5: 87.0 Ozone: no data ()
    Last Update: 11:00 am Nov 04, 2011
    Unhealthy
    Everyone may begin to experience health effects; members of sensitive groups may experience more serious health effects
  • d
    ddr911
    .........还要不要脸呢?
  • s
    shuinii
    对于PM2.5,我们有能力也有设备监测,我们
    也有监测数据,但是我们不能随意公布...
    -----------------------------------------------------------
    环境状况也要隐瞒啊
  • E
    EVA1
    不公布是给TG面子,给脸不要脸
  • D
    DKNYZK
    新来的吧
  • t
    tianshicon
    不能随意公布说明了一切
  • 龙与俯卧撑
    我们有能力也有设备监测,我们也有监测数据,但是我们不能随意公布。因为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监测是非常严肃的事,对社会公布的、要公众去参考的重要信息,就要负责,要符合国家的规定。

    神了
  • P
    PENNYSHAW
    我们有能力也有设备监测,我们也有监测数据,但是我们不能随意公布。




    之前新闻里说了:环抱局的人说:如果公布了,会损害城市形象
    我在SINA新闻看的
  • m
    majian1
    我们有能力也有设备监测,我们也有监测数据,但是我们不能随意公布。因为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监测是非常严肃的事,对社会公布的、要公众去参考的重要信息,就要负责,要符合国家的规定。

    很明白了,这都不算是潜台词了吧,要符合国家的规定,我们才能公布,现在我们之所以不能随意公布,明明就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