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频发 为抗疫“交出”的个人信息去哪了

  • h
    hkagami
    4月19日,青岛公安发布通报称,胶州市民微信群里,出现了当地中心医院出入人员名单。6000余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被公之于众。类似的情况在多地出现,引起人们对防疫期间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记者采访发现,出于防控需要被大量收集的个人信息,还留存在相关App和超市、药店等商家手中,存在泄露隐患。

    信息泄露频发 为抗疫“交出”的个人信息去哪了

    信息泄露频发多为违规操作

    家住天津的丁先生,近来频繁接到被标记为“诈骗”“骚扰”“房产中介”的电话。

    他有些不安地说:“疫情期间多次登记个人信息,是不是被泄露了?”

    丁先生的担忧并非多余。此前各地多次出现返乡及确诊人员信息泄露事件。这大多是一些地方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违规操作造成的。

    天津市在开展专项治理中发现,“新冠通”等App在收集身份证件、健康信息、详细行踪等个人敏感信息时,未同步向用户说明收集目的;未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向用户提供删除、更正个人信息的功能。

    此外,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已发生多起因非法传播个人信息,被公安机关处理的案件。

    2月初,内蒙古鄂尔多斯某工作人员,将涉疫排查人员名单发送至内部工作群,被群内成员王某擅自转发至社会群众微信群。随后,名单被网民大量转发,致使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后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

    在广州,海珠警方接到辖区居民报警,称其所在小区的业主微信群内有人发布多名公民个人信息。警方调查发现,郑某曾将多名曾乘坐某邮轮的游客名单发送给朋友叶某。叶某又将上述游客个人信息转发至其所在小区的业主微信群内。警方随后依法对违法人员郑某、叶某分别处以罚款500元的处罚。

    物业竟要求登记收入状况

    记者调查发现,通过收集公民个人信息而进行的“大数据抗疫”,对有效控制疫情功不可没。但也有一些地方,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存在不规范现象。

    ——收集信息主体过多。据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何延哲介绍,防疫期间使用的信息收集网络应用程序可能有几千个。“这些收集信息主体,没有统一标准和共享、互认机制,存在重复、过多收集的情况。”
  • h
    hper
    预着啦
  • k
    knightchl
    呣用嘅
  • 井喷
    想多了,你的信息并不是因为疫情才被泄露的。
  • C
    Chuoqi
    信息泄露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综合统计产物,泄漏的地方越多,最终结果就越准确
    对了,尼国把这个叫大数据
  • P
    PENNYSHAW
    不能因为你(不是针对你)每天都吃着地沟油,就不能去投诉某家餐馆的卫生有问题
  • 农农
    之前去吃kfc
    堂食要我填身份证号码
    我起身直接走了,同事还埋怨我矫情
  • f
    foxhounds
    马后炮说句:预料之中。
  • a
    alexhxr
    后来结果怎么样?
    有没有把这帮人严惩到以后都不敢干这个?没有的话大概率换一家皮包公司继续干

    我要养家糊口,实在没精力去维权,只能键盘发泄一下
  • h
    huahero
    所以单位大厦每次进入测体温、扫码、登记,大伙的字极为潦草基本无法辨认。
  • 吉高由里子
    我都会故意换掉几个数字
  • 金神兵
    呵呵,毫不意外。上周去看牙,私人诊所,要我拍照身份证
  • H
    HarryDean
    我包的一户贫困户遇到了类似的事,信息泄露遭遇诈骗。被骗走8万。本来这户也就不穷,前年就脱贫了。结果这倒好,一下真的贫困了
  • 麦克欧文
    制度优势!!!
  • e
    ehhehh
    哪的?北京我半个月前去看私立牙医都不需要拍身份证
  • a
    alexhxr
    说白了,这皮包公司和街道办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基层太穷了,都想插手好小区的物业管理了

    趁着防疫的东风,嘿嘿嘿嘿
  • 一根火材
    首先,我很尊重也很敬佩你的这种行为,拥有最基础的公民自我防卫意识。
    但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是像你说的”缺少尊重法律的民众和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的理智人民”,而是根本不懂这些东西,如果普通老百姓都像你一样懂得你所列举的这些行业内的自我防范知识,那么我相信人人都会像你一样有所行动。也许你觉得你上边说的那些都是些很基础的东西,但是这些基础的东西我相信有很多人不懂。
    再退后一步说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有这方面的意识,那么也不会有单位做这种违规行为。
    再退后一步讲,这种事是正好碰到你的专业口上了,所以你才知道需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但是你的生活中肯定会有其他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出现,也不可能每件事都像这件事一样成功解决吧。
    一切违法集团的行为都是从不了解不注重的人群中获取相关利益,否则不是撞墙的行为吗?
    这种事的防范责任虽然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但是最重要的还是ZF的管控力度。老百姓不是神仙什么事都懂都能合理合法的巧妙化解,但是老百姓是 那水人 ,养着一批用来保护自己的人,如果这种事发生一两次可以说是防控不到位,但是时常发生那么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本帖最后由 一根火材 于 2020-5-11 14:47 编辑]
  • q
    qazqaz
    泥潭表示都被卖了千百次了,再多卖一次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