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那么短命到底为啥啊?

  • 真TMD是个粪青
    这感觉就是想借古讽今,贩卖点自己私货,文人的老套路。

    李世民后期也挺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的,宫殿什么也造了不少,一样去征伐高丽,大运河倒是不用修,他表舅杨广替他修好了。还好没活太长,50岁就死了,要是活到唐玄宗那岁数,指不定折腾成什么样呢。
  • 千年忧伤
    李世民家族有病史,在今天看来也是火炉一个的西安,他这个家族到夏天热的时候真要命。李治也是50多岁左右一样的病倒下,也修宫殿,除了享受的同时,也有功能上的需求。征高丽这事本身并不是错误的,这边有什么叛乱不成都往那里跑,成了一个避风港,不断滋生野心家的冒险。李世民担心李治懦弱到最后搞到和杨广一样,虽然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也是要为儿子扫除一个障碍。征高丽和修大运河一样,是有极高战略眼光的事,杨广做足了教训供李世民参考。
  • u
    u571
    门阀从隋代开始就明显衰退了,打散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主义根本不可能自给自足,一家之丁口撑死了个位数,根本不可能跟门阀大庄园那样能自己生产大部分生产生活物资

    光是盐,小农主义怎么个自给法?

    中国正是草死了门阀士族之后才真正成为一个实际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小农经济没有一个大一统帝国根本玩不下去
  • 耶律德光
    有病,安史战争后,唐中央集权分崩离析,各地节度使军政自主,屁民活的要比开元年间好多了
  • k
    kklai
    修运河是很伟大的工程
  • 千年忧伤
    隋炀帝主要搞的是他关陇内部的贵族。士族毫无疑问还是社会巨大的能量,一个姓动辄几千户上万户跨乡跨省,要靠这些士族子弟来配合进行国家的管理,地方的治理。这些人入朝是大员,不做官返乡也是影响力极大的豪强。唐太宗要编氏族志一个就是管理需要,一个就是要做抵抗。阉割掉地方士族的能量的是平民上来的武则天。最后把他们一锅端的是黄巢集团,自那以后就没什么真正的豪门郡望了。
    均田制下就靠着国家提供土地,小农自给自足加课税。隋唐时一般人吃不起盐,把它吊起来吃饭时看一看。
  • 千年忧伤
    隋唐拼命的大索貌阅拼命扩户,适婚年龄不娶不嫁会有惩罚。就是巴不得拆得越散越好,古代多一户就意味着多一份税收一份兵源。
  • 千年忧伤
    杜甫《忆昔》怎么讲的,安史后过得比开元滋润的大概也就宦官跟牙兵牙将了。

    [本帖最后由 千年忧伤 于 2019-2-1 14:07 编辑]
  • s
    seek
    我的意思是要有度。
    不够散会威胁中央,尾大不掉。
    太散了,就散沙化,无法拱卫中央。
  • 千年忧伤
    府兵制下越散兵源越多,即使后面均田制瓦解,兵府里没什么兵了,换成募兵也问题不大。唐主要还是好边功,中央和边境军力极其悬殊,外重內轻酿成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