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翻《老张的哲学》看到这段都觉得老舍神……

  • r
    redemption
    中华民族是古劲而勇敢的。何以见得?于饭馆证之:一进饭馆,迎面火焰三尺,油星乱溅,肥如判官,恶似煞神的厨役,持着直径尺二,柄长三尺的大铁勺,酱醋油盐,鸡鱼鸭肉,与唾星烟灰蝇屎猪毛,一视同仁的下手。煎炒的时候,摇着油锅,三尺高的火焰往锅上扑来,耍个珍珠倒卷帘。勺儿盛着肉片,用腕一衬,长长的舌头从空中把肉片接住,尝尝滋味的浓淡。尝试之后,把肉片又吐到锅里,向着炒锅猛虎扑食般的打两个喷嚏。火候既足,勺儿和铁锅撞的山响,二里之外叫馋鬼听着垂涎一丈。这是入饭馆的第一关。走进几步几个年高站堂的,一个一句:“老爷来啦!老爷来啦!”然后年青的挑着尖嗓几声“看座呀!”接着一阵拍拍的掸鞋灰,邦邦的开汽水,嗖嗖的飞手巾把,嗡嗡的赶苍蝇(饭馆的苍蝇是冬夏常青的。)咕噜咕噜的扩充范围的漱口。这是第二关。主客坐齐,不点菜饭,先唱“二黄”。胡琴不管高低,嗓子无论好坏,有人唱就有人叫好,有人叫好就有人再唱。只管嗓子受用,不管别人耳鼓受伤。这是第三关。二黄唱罢,点酒要菜,价码小的吃着有益也不点,价钱大的,吃了泻肚也非要不可。酒要外买老字号的原封,茶要泡好镇在冰箱里。冬天要吃脆瓜绿豆,夏天讲要隔岁的炸黏糕。酒菜上来,先猜拳行令,迎面一掌,声如狮吼,入口三歪,气贯长虹。请客的酒菜屡进,唯恐不足;作客的酒到盅干,烂醉如泥。这是第四关。押阵的烧鸭或焖鸡上来,饭碗举起不知往哪里送,羹匙倒拿,斜着往眉毛上插。然后一阵恶心,几阵呕吐。吃的时候并没尝出什么滋味,吐的时候却节节品着回甘。“仁丹”灌下,扶上洋车,风儿一吹,渐渐清醒,又复哼哼着:“先帝爷,黄骠马,”以备晚上再会。此是第五关。有此五关而居然落锁,驰骋如入无人之地,此之谓“食而有勇!”‘美满的交际于健全的胃口之上’。当然是不易的格言。


    太你妈生动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初中,立马被这段描写震撼了

    [本帖最后由 redemption 于 2011-9-22 17:22 编辑]
  • r
    redemption
    讨厌陪吃桌饭的人可能更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