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长春航班存防控漏洞、惊出一身冷汗?国航回应

  • M
    Mansong
    现在不会了,国际航班进来一律隔离先
  • 北方一老狼
    看到国航的回复,我就更害怕了。
    该航班共承运国际中转旅客74人,这些旅客在北京入境时全部接受了检疫排查,结果未发现异常;
    该航班所有旅客在登机前均通过了首都机场设在各个流程点的测温仪的体温检测,符合登机条件。

    这里的检疫排查应该不是核酸检测吧?那么那些只要没有发热的病毒携带者,完全可以在接下来的航程里,把国内的人都传染了。
    东莞前一阵有个境外输入的确诊病例,就是从深圳进来的,都回到东莞,并且寄快递,密切接触了三个快递员之后,深圳机场才通知,这个女的检测结果出来了,是确诊。当时这个女的肯定没发烧,要不然也回不到东莞,可是她在机场的检测后来证明她在机场的时候就已经是确诊病例了,只是检测结果出来的晚,没有马上把她隔离。
    那么随着国际上越来越严重的疫情,如果我们的民航只是因为当时体温没有超标就放行,我们国内再次被感染只是时间问题了。
  • 北方一老狼
    国内我们正在放松,各地的书记带头去饭店吃饭,甚至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只戴一个一次性的口罩了。现在我们有些同事已经开始不戴口罩了。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国外进来的人这么乱跑,我们这么长时间的隔离真的就全都白做了。看看现在的意大利、美国,哪个不是开始只有几例病例?我们国家3月22日新增433例确诊病例,应该都是外来输入的吧?问题是有多少没症状的进来了,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人进来后根本就没有隔离,直接接触我们国内的人,然后在机场火车这种大流量的交通工具上再扩散出去,太让人毛骨悚然了。
  • 北方一老狼
    确定吗?
  • 北方一老狼
    好像并不是。

    述评丨上海为什么允许居家隔离? -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http://news.cnwest.com/tianxia/a/2020/03/25/18604123.html

    “都什么时候了,为什么不能坚持就地集中隔离,非要搞居家隔离?”

    “别指望所有人都是遵纪守法好孩子!有这么多人看着吗?如何保证他们隔离期间不偷跑出门乱窜?”

    “北京已经出现了居家隔离不严导致的关联病例,能否对小区其他的住户有点责任心?”

    这些话,来自这些天市民和网友的来信和评论,类似的观点还有不少,相信代表了不少市民的想法。上海为什么不搞“一刀切”,把所有入境者集中隔离?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暂时还做不到,因为目前还没有那么多资源。

    今年3月22日,上海海关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过一组数据:上海目前每天国际进港航班约55架次,入境人员约1万多人。看到这个数据,可能有些网友又要“炸”了:为什么还让这么多飞机、这么多人从上海入境?

    其实,在缩减航班上,上海已经做了很大努力。据官方信息,上海作为国内最大的入境口岸,2017年就已经有了136条国际航线,每个航线有多少飞机往返呢?仅上海至东京这一条线,平均每天就多达28班。由此可以推算上海口岸每天的航班总量。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又在全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当我们千方百计争取更多国际航班起降上海的时候,作为上海人,我们大都享受过其中的红利。理所当然地,我们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只享受利益,不履行义务,相信大家也会看不起自己。每天入境仅55架次,对于一个国际大都市,对于一座国际航运中心,其实已经少得可怜。

    也许有人还是会坚持:什么都要视情而定,现在全球疫情大暴发,有的国家已经封城、封国了,我们为什么还要一直敞开大门?

    来看看每天入境的这1万多人主要是些什么人吧。他们中,大多是身在国外的上海人和中国留学生,部分是从国外返沪复工的外籍人员等。将心比心,自己的亲人和孩子如果在国外,你会不会担心,会不会希望他们回来?如果这扇门关闭了,又会是怎样的失望?

    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开放、创新、包容是她一贯的品格。什么是品格?就是不因事因时而变的特质。在最难的时刻,依然坚持本心,这才体现品格的可贵。上海品格,是上海的竞争力,是上海的金字招牌。

    话说远了,回到原先的话题上来。为什么不将入境人员全部集中隔离?因为每天1万多人入境,以隔离14天为一个周期计算,至少需要15万个房间或床位,这是一个简单的乘法。

    问题是,这么多房间和床位哪里来?要知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是有严格标准的,除了要确保单人单间,还要有新风系统,具备基本的生活设施,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此外,集中隔离场点还要与集中居民区相对隔离,距离500米以上,同时不得在医疗机构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

    按照这样的标准,目前,上海可用于集中隔离的房间就非常有限了。这还没考虑要额外安排多少防控人员,投入多少防控资源。

    所以,上海为什么不学天津、重庆、陕西、山东?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是上海,无论疫期还是非疫期,都是国内最大的入境口岸,每天入境人数相当于北京+广州+青岛。这么多人,唯有通过区分重点国家和非重点国家,实现闭环管理,精准防控,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令人欣慰的是,近日,上海又升级了防控标准,所有入境上海的人员都必须100%进行核酸检测,这意味着上海口岸防控实现了9个100%:来自或途经重点国家(地区),实施100%登临检疫、100%健康卡查验、100%测温、100%隔离14天;来自非重点国家(地区),实施100%登临检疫、100%健康卡查验、100%测温、100%流调;除集中隔离人员外,居家隔离和非重点国家(地区)人员也进行100%核酸检测。

    在此基础上,居家隔离措施也进一步升级,公安民警协助社区进行居家隔离管控,隔离人员必须“一人一户”或“一家一户”。这些要求比国家卫健委对居家隔离的标准更严。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上海的居家隔离措施就已经受过检验,专人监督、门磁报警等多种手段,人防加技防,被证实安全有效。如今随着措施升级,安全系数再一次得到提升。

    有人也许会问,说得再多,能保证万无一失吗?的确不能,这世界上其实并没有万无一失的存在。就像法律再严格,也会有为非作歹之人一样。但是,只要管控措施到位,防得住99%,就算出现1%的疏漏,也可以迅速应对化解。

    这才是上海允许居家隔离的底气。

  • S
    SeanChen
    境外回来直接在机场转机去别的城市的怎么操作? iOS fly ~
  • M
    Mansong
    回复6#北方一老狼


    你说的对,看到上海朋友发朋友圈了,他们楼上就有回来在家隔离的
  • r
    ryantaotao
    国航的回复并没有解释漏洞的问题,直接混合了国外回来的和国内的人,然后国内的人直接到达目的地解散,这个就是漏洞啊HiPDA·NG
  • 北方一老狼
    该航班共承运国际中转旅客74人,这些旅客在北京入境时全部接受了检疫排查,结果未发现异常;
    该航班所有旅客在登机前均通过了首都机场设在各个流程点的测温仪的体温检测,符合登机条件。

    就是经过所谓的检疫排查(估计连检测结果都没出来,深圳机场进来那个确诊病例回到东莞快递都邮了三个了,机场才检测出她是确诊,这时候才通知东莞去找这个女人,在这之前,她就和国内的人混在一起),结果未发现异常的就可以和国内的混合在一起,发往目的地。
  • 北方一老狼
    即日起,首都机场全部国际及来自港澳台地区进港航班,均停靠首都机场处置专区。旅客经由海关进行测温等检疫排查,边检办理入境手续,非中转旅客在专属休息区等候摆渡车前往新国展旅客接驳区;中转旅客在办理完中转手续后,再前往专属休息区候机。

    转乘当日出港航班的中转旅客,在处置专区办理中转手续后,会有专用车辆直接将旅客送至后续航班登机。
  • z
    zhouyuan521
    我来成都航班国行,里面有10多个人也是国外转机回来的。还有2个英国的,我听到他们聊天。落地成都他们先下进行隔离。然后是普通乘客
  • 北方一老狼
    18号那个乘客听到一名旅客说自己是从多伦多飞回来的,昨天晚上12点多到的北京,今天转机去长春。
    根据广州机场检测出来结果的时间判断,根本就没有等检测结果出来。


    袁某与3月23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7行程一致,为密切接触者。
    3月20日,袁某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乘坐TG350航班(座位号43F)经泰国曼谷转乘TG668航班(座位号为54G),于21日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采样送检后,转送至集中隔离点观察,等候转机。
    3月22日,检测结果为新冠病毒核酸阴性。
    3月23日,新冠病毒核酸两次复核结果均为阳性,即转运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3月24日,CT检查显示右肺多发炎症,经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l
    lanwater
    这么做没问题。原来国内各地也是这么做的。只能隔离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没有隔离病患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不可能100%无风险。 iOS fly ~
  • a
    alpha87
    回来的都是大爷,哈哈
  • z
    zhaodaola
    哎,半个多月前,北京回来,飞机上一大半都是拿护照的,国航垃圾,最早的航班取消了,然后合并一个航班,我开始值机的时候3个座位中间不能值机,等我上飞机一看,全满的,就留后面3排作为隔离空间。听边上人说,各种国家转机的,大部分还是米兰转机来的,中间发餐食,我右后方的大叔开始好像还在说这个时候敢吃的人要给点个赞了,结果过几分钟后回头看到他在吃东西了,飞机上估计至少有十几个人在吃东西。中间量体温,先开了排风让大家脱了大衣,吹吹风。量到我边上,我瞄一眼cc手里的小册子,上面写了至少10来个座位号,这些都是体温偏高的,然后cc让这些人再吹吹风,又量了一次,然后对其中一个人说了几句话,后面又去量了几次,吓得那个座位后面的乘客都要站起来了。下飞机的时候,居然让海外转机的人先下飞机,然后全挤在过道上,我边上也是海外的,还没健康码,挤了好久了,才陆续下了飞机。然后轮到国内乘客,一大波人挤在一辆接驳车,到了航站楼,通道架了几台红外体温测量仪,陆续走过去,然后查验健康码,就地解散了。

    回家担心受怕过两周,哎
  • 伫听
    让你们有钱人坐飞机。
  • S
    SeanChen
    回复19#zhaodaola
    看起来东航也是一样,国内航班取消一半多,搞得飞机上一飞机的人,下飞机的时候有一二十个先下飞机,不知道那里飞回来的。卧槽。 iOS fly ~
  • w
    wakaoo
    早就说了,整个防御网就是个大筛子,全是漏洞

    要保命还是要靠自己 iOS fly ~
  • a
    apex100
    不停航就不可能有100%无输入感染风险,因为以现有防控手段入境人流量根本无法控制
  • 北方一老狼
    问题是本来国内已经完全消灭了,基本已经没有了。现在国际机场像筛子一样,我们这么多的努力,这么大的损失,眼看就要没用了。只要是从国外进来的全都隔离很难吗?就算是隔离条件不够,因为集中隔离场点还要与集中居民区相对隔离,距离500米以上,因为没有这么多符合条件的宾馆,用普通宾馆去隔离不行吗?再怎么不够条件,也比放到社会上让这些人自己到处跑更好吧?

    这个逻辑就好像是普通饭店不能达到卫生标准,能达到标准的饭店太少不能满足所有的人一起吃饭,于是干脆就不做饭了,让大家直接吃生的食物一样荒唐可笑。
  • 北方一老狼
    只要进来的,自费隔离14天之后再放出去,基本可以杜绝大部分确诊病例进入了。现在是只测量体温,很多确诊病例直接在国内的公共交通上与大量的国内人口接触。等回到家了,机场才通知社区,这个人是确诊病例(就像东莞那个女的),这还算是好的,要是机场连检测都没做,回去传染多少人都不知道。
  • a
    apex100
    关键人太多了,全部集中隔离14天对入境城市压力太大,如果航班不停航不缩减很难坚持下去的
  • 速度七十迈
    漏洞很大。传染性那么强。潜伏期
  • q
    quechua
    我家小区3月初开始已经有近期境外返沪居家隔离接近40余户了,眼瞅着全副武装的社区工作人员进出小区各栋楼的频率越来越高。
    这周开始陆陆续续安装磁封,以前全特么是凭自觉。
    上海应该搞个方仓隔离酒店,一律核酸加隔离。小尾巴~
  • q
    qinghe1987
    说实话。北京真是乱的一塌糊涂。阿联酋都能从北京转上海。我都没明白,北京不是没国际航班了吗?
  • b
    battie
    那福北人关了俩月,能当普通国人对待吗?小尾巴~
  • g
    gongfulong
    东北人不靠谱,出了名的 来自西部世界
  • 北方一老狼
    入境这点压力能有多大?压力再大,难道还能比新冠病毒在国内再泛滥起来,十多亿人一起停工、停课的压力更大?就因为现在隔离这几十万人的压力太大,就让以后十几亿人去隔离?
  • a
    apex100
    你倒是说得轻松,隔离几十万人……一个城市才多少人?上哪找那么多空置隔离设施和服务人员医务人员?防控程度严格是必须的,但应该从减少不必要的入境航班人数这个源头入手,而不是简单要求地方政府无限增加投入,人力物力资源是有限度的,任何事情要考虑可行性,不是网上想当然敲键盘就能搞定。
  • a
    apex100
    你搞错了,武汉方舱隔离对象是确诊患者不是疑似,所以一个大空间的建筑就行,入境隔离是单独隔离观察需要有一人一间的设施,上海的快捷酒店度假村已经征用几十家了
  • 北方一老狼
    中国会不会爆发二次疫情呢?从现在情况看,非常危险,中国一系列的政府组合让二次疫情爆发的概率越来越高。



    一、 各自为政的入境隔离政策

    中国各地的入境隔离政策,都是当地制订执行的。上海市卫建委就可以规定谁是重点国家,谁不是重点国家。

    而上海市卫建委的标准是各国公布的病例数。这个标准对发达国家有效,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根本连检测能力都很弱,检测数非常少,这个公布数字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非重点地区,上海一直到3月22日,才要测核酸,之前都是体温一量,流行病一调查就过了。

    上海、广州……入境口岸都放走了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广州的传染病例,就是广州当时认定的非重点国家,体温正常,自由活动,在广州传播病毒的。

    各自为政还有一个问题,是口岸对自己城市管理的好一点,对转机转车管理的送。

    陕西发现一个病例是广州入境的,一个病例是上海入境的,甘肃发现一个病例是上海入境的,青岛发现一个病例是北京入境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邢台下车的病例,他从沈阳入境,先坐飞机从沈阳飞到北京,然后从北京坐火车到邢台被找到,带下火车。

    期间在北京停留了整整一天,在北京机场、火车站,出租车上活动。

    而北京的防疫对这个人一无所知。

    就是说,由于口岸入境隔离失败,没有做到全部人员入境就地隔离,而是放走了一批非重点国家的。

    对所有转机转车的自由放纵,允许其乘坐飞机高铁出租车。

    造成了疫情在中国二次爆发的源头传染源。

    二、 健康码互认的隐患

    为了加快省际人员流动,国家要求各地互认健康码,只要是低风险地区健康码是绿色,就不用隔离了。

    这个措施本来没有问题,但是因为口岸管理不严格,让非重点国家的无症状感染者自由行动,让所有国家转机转车的无症状感染者自由行动。

    这就造成了健康码不健康的问题。

    一个人在上海有健康码,是健康的,但是他要去济南,只要是乘坐高铁、飞机、出租车、公交车,他就有机会同转机、转车、乘坐出租车、公交车的境外病毒携带者同行。

    如果在交通工具上被感染,这个持有健康码,不用隔离,自由行动的人,就会成为超级传染者。

    一直到他发病入院以前,整个潜伏期,他可以在承认健康码互认的城市中自由传播。

    如果健康码不互认,这个人到了济南还是要隔离14天,就会在隔离期暴露,病毒就传播不开。

    所以,交通工具传播和健康码互认制度是中国疫情二次爆发的扩大器。

    三、 摘口罩,外出吃饭的问题

    对于新冠病毒来说,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而且它的传染力非常强大。

    由于在入境检疫漏了传染源,又靠交通工具感染和健康码互认把传染源感染的国内人员大量引入城市。

    这个时候,以口罩、不聚集为重要防御点的城市扩散防御,就很重要了。

    如果,所有人戴口罩,不聚餐。那么发病的就是境外病毒携带者,交通工具被传染的绿色码中国人,以及他们的亲密接触者。

    一个城市引入10个传染源,最后传播数量级可能就是几十个,几百个,发现后可以控制,是个问题,但是问题不大。

    而目前一些地区在提倡摘口罩聚餐,那就会引发大量的本地社区传播,类似于2019年12月的武汉。

    摘口罩,大量聚集的城市,也引入10个传染源,等到发现的时候,就是传播几千个,几万个,已经到了不封城不能控制传播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就不是一个武汉加油了,而是全国多个城市要一起加油。

    所以,口罩和堂食,是一个城市小规模爆发和大规模爆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