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有Tger发帖问如何欣赏诗歌,絮叨两句,顺便整理思路

  • a
    aaafffei
    本来这个话题应该发文史区,但是文史区的兄弟们大多都是讨论些专门题目,这种泛泛的牢骚之论还是发在水区效果好点。

    前几天有个帖子问,除了死记硬背之外,如何欣赏诗歌?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想说清楚就会是一个大题目。本人虽然粗鄙,但是本着水区人人都可吹牛比的精神,还是可以絮叨两句,另外可以整理下自己的思路。一边写一边发,打字速度慢,各位见谅。

    这个问题捣到根子上,其实是三个问题:

    1,语言是什么?
    2,诗歌是什么?
    3,为什么我们要靠“死记硬背”来“欣赏”诗歌?

    需要说明的是,本人对外国诗歌研究基本为0,所以讨论范围仅仅限于中文环境。

    --------------------------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语言是什么?

    圣经中有一个巴别塔的故事,其实很能说明问题。上帝创造了不同的语言给不同的族群,使他们难以互相交流,修建通天的巴别塔的工程自然也就无疾而终了。语言这种由人类自创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对于人类思考方式的外化表述。不同国家的狗,犬吠声都是差不多的,而不同国家的人,语言却千差万别。这千差万别的语言里面,包含了构词和语法两大问题,也可以说是两大秘密。

    1,先说说构词,人类语言中的词汇有两大来源,一是对于事物的符号化表述,二是对其他表述的翻译。就第一个来源来说,世界上不同语言是大相径庭的,比如说太阳,它是亘古就存在的事物,各个语言都有单独的词汇来表述之。而对于中文,日这个字本身就包含了太阳的意象,而由此派生出来的其他字,比如旦,阳,就是对于这种意象的延伸。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注意这些意象,但是它确实是客观存在于中文里的秘密。

    这些意象不光承载了客体本身的含义,而且也承载了人们对于这个客体的想象和期许。因此,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对于构词的模糊化应用。还是以日为例,刘向在《说苑》里面写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这里面的日出之阳,就用来比喻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万象更新,属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在人身上的模糊应用,或者叫投射。这种投射,便是诗歌的基础之一。

    2,再说说语法,打个比方说,如果词汇是水,那么语法就是河道,规定了水的结构和走向。拿小孩子举例,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脑子里是一坨糨糊,等到学会了语言,脑子里的回沟(河道)才能渐渐清晰,才能真正形成思维,拥有心智。这个社会上没有学过语言而心智健全的人,起码我是没有见过,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语言是思考,智慧的前提,其实是不为过的。

    而这个前提的构成,往往是依赖于语法的。不同语言的语法,提供了不同的思维模式,或者说,提供了发展不同思维模式的前提。母语是中文的人,思维模式往往会遵循或者传承前代中文使用者留下来的遗产(或者糟粕),从书本,传说甚至是街谈巷议中,发展自己的心智。这有点像大学选专业,一旦选定,以后的路基本上就定下来了。上帝为你开一扇门的时候,就关闭了其他的窗户。

    前面提到了遗产的传承,这不仅仅是语言的延续,发展,更是对于民族(共同语言)的知识,智慧,经验的提炼和延续。而这些遗产,构成了诗歌的另一个基础。

    TBC,大家轻喷。
  • 莫天苍
    写的这么教科书式很难叫人下咽的,楼主你是做老师的么
  • a
    aaafffei
    我说我是搞IT的你信么?
  • a
    aaafffei
    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什么是诗歌?

    在第一个问题里面已经提到,诗歌的来源是语言的模糊化意象,以及民族的语言积淀(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来源,这里恕不一一列举)。那么什么才是诗歌呢?

    这个问题其实不能正面回答,或者说不能下定义。这有点像道,可道之道,究竟不是常道,能说出口的对诗歌的定义,必然就是错的。我只能按照对于中文诗歌的经验来说,诗要做到的任务是对语言的超越,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人们对于事物的表述,形成了词汇和语言。但是在可以表述的事物之外,往往存在着许多其他的暧昧难明的事物或感情。对于这些,你用现有的语言很难得到一个满意的表述,这个时候就需要诗歌的帮忙。

    比如美女,郭德纲总是说最美的美女是“一想之美”,也就是说只能存在于想象中,而很难具象化,或者说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女人。对于这种男人都不陌生的感觉,诗歌怎么描述的呢,容我引一首李白的《清平调》做例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虽然是赞杨妃,但是想来用于赞美任何男人的梦中情人也都是合适的。这首诗通篇没有描述美女是个什么模样,而是在前两句用了意象来烘托,后两句用了典故来升华,从头到尾不着痕迹,但是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完成了对于语言的超越和升华。
  • a
    akii
    顶一下楼主,请继续
  • q
    qxch
    lz继续,观点很有意思。
  • a
    aaafffei
    继续写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靠“死记硬背”来“欣赏”诗歌?

    对于各位TGer,如果一个美女图,大家肯定不用别人教怎么欣赏的,恐怕保存球种的已经络绎不绝了。这是人的天性,对于美好的事物,人们拥有自发的欣赏和追逐能力。古代的人,对于诗歌也是如此,诗风鼎盛的唐朝,胡儿也能唱《琵琶行》,到了宋朝,当红的名妓可以为了获得一首柳屯田晏小山的词而发疯。这说明,并非是诗歌不美,而是我们自身变得不能欣赏了,换言之,就是欣赏的土壤——语言和教育变了。一首七律可能古代的蒙童也能朗朗成诵,而现代的高才生则需要死记硬背,困难不亚于学习外语,原因也就使在这里。

    淮南淮北不可能同时产柑橘,现代中国人的白话文环境和教育也很让古代的诗词变得愈发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一般来说,语言是向前发展的,现代中国人不懂古文,正如现代欧洲人不懂拉丁文,这是时代的趋势。但是对于诗歌来说,或者对于那些希望超越语言的诗人来说,这无疑是个灾难。文言文的言简意赅,直指本体的风格,最适合诗人的发挥,因为想象的空间大,留白的地方多。而现代的白话文,用不好听的话说就是啰里巴嗦,10个字能说清的事情非要100个字。当然,这对于普及教育或许是个好事,但是对于诗人或者欣赏诗歌来说,则是灾难性的。

    发了这么多牢骚,还是应该回到正题上,对于愿意欣赏诗歌的人,功夫不应该仅仅下在诗歌上。古人云,功夫在诗外,这话今天不仅对诗人有用,而且对于欣赏诗歌的人也有用。只有有心找回那个土壤,才能欣赏到上面美丽的花,否则死记硬背的话,还不如去学学外语,起码简历上还能写一笔。

    End
  • a
    aaafffei
    谢谢,我喷完了,欢迎回喷。
  • l
    lonesomer
    其实我在过去TG的某个帖子中提过一个观点,即“有限制才能产生好的作品。”

    中文古诗(唐诗)于格律、平仄要求甚严,所以佳作纷呈。词的限制相对小了,质量反而就不如诗了。至现代诗,全然没有限制,则异象乱生,不成体统。
  • a
    aaafffei
    这么说也有道理,没有限制的语言,自然是驳杂不纯,难出精品。
  • 莫天苍
    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于寄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 a
    aaafffei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以往的格律技巧都玩尽了,只能放松格律寻觅新的技巧。
  • l
    lonesomer
    我认为语言没有向前向后发展的说法,要说就是向简便、随意发展。

    我记得有科幻文章提到将来的世界通行语言就是大量现在的英语单词中文单词或者其他语言单词拼杂而成。我觉得有理,并且预计这种语言的语法将更接近汉语,即语法结构不求严谨,只求表意方便。

    语言如是,则以语言为载体的文艺形式也逃脱不了这种规律。
  • a
    aaafffei
    现在已经往这个趋势发展了,为道日损阿,唉。
  • b
    bigwizard
    诗歌是用来诵读的,所以,一定要出声的读。

    现代诗也有不错的,但需要心境相合。
  • a
    aaafffei
    主要是考朱子集注考坏了吧。
  • 莫天苍
    那这说明格式对文章好坏的影响很小,所以你再想想今天出不了好诗好词是因为今人不学格律的问题么
  • l
    lonesomer
    恰恰相反,八股文相较于格律诗来要求宽松了不知道多少,更因为取题问题,所以终成恶名。
    现在题材不是问题了,但是诗词文章的质量只见恶化,那更说明了我的观点啊。
  • 莫天苍
    我也没说题材对诗词文章的质量影响很大啊,原因我上面都说了。